浅谈企业内部审计

时间:2023-05-24 16:05:1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控制活动,通过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也逐步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成为众多企业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内部审计 控制 管理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防止错弊的产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也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表现。内部审计的作用随着内部审计的内容、范围、职能的演变逐渐增强,内部审计既要对部门、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促使其合法合规,又要对部门、单位的领导负责,促进其加强经营管理。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一)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发现经济活动财务资料的误差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能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投资人基于真实的财务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也有利于政府对资金市场的监控,促使各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内部审计通过对财产物资和财务资料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可以有效及时地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显现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报告,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合理评价经营业绩,总结经济活动的规律,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和企业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既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还能促进企业制度计划的落实,进而针对经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科学评价经营成果,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决策,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性质认定模糊

西方国家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由来已久,在财产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相分离的模式下,已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审计。但长期以来在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却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产物,是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时至今日,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仍游离与于其整体经营管理之外,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效开展,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内向性服务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定位设定模糊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的帮扶下借助于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一直以来我国内部审计主要侧重于揭露财务会计事项的错误和舞弊行为,对非财务审计事项有关的业务审计、管理审计、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等方面重视不够,不能从整体上对企业经济效益、经济责任等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

(三)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狭窄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起源于行政命令,设立的背景特殊,多数企业的领导人员对内部审计及其独立性本质特征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审计就是查账,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仅局限于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长期以来内部审计突出了“监督”职能,忽视了“服务”职能,内部审计很少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等其他领域,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难以融入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之中。

(四)内部审计作用发挥有限

一直以来我国部分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始终存在,客观上有由于会计人员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企业为了小团体利益因素而导致的,但更多的是因为监管不力、查处不严而造成的,审计的威慑作用在管理中不能充分发挥。根据内部审计独立性原则,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审计一旦离开独立性结果可想而知。

(五)内部审计策略消极被动

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的工作显得较为被动,总是怀着对被审计单位不信任的态度开展工作,在审计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又缺乏良好的沟通,非常容易形成一种对立的局面,于是就有了“防火、防盗、防审计”的说法,审计人员在基层不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要起到为公司管理层服务的作用就成为了空谈。

(六)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审计能否客观、公正及权威。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存在兼职现象。合格的审计人员不仅应具备审计、财务、企业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还应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现阶段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都只掌握了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缺乏审计的实践经验,对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这就大大降低了审计工作的科学、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七)内部审计动向把握不准

一直以来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都是由单位的财会人员兼任,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能胜任审计工作所需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从事会计的人员同时具备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以及计算机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很多企业来讲不太现实,单个企业如果要配备齐全这样的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支付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

(八)内部审计参与决策不够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重要合同的签订、企业的投资决策、资金使用的安排、财务规划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离不开内部审计的支持与服务,但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却未能发挥应有的职责,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管理、参与决策方面的作用未被充分认知或未被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很多时候被排除在决策之外。

三、完善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厘清内部审计的性质

明确内部审计性质的对内部审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改变认为内部审计只有监督性质的片面认识,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服务本单位的作用,要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监督性质,另一方是服务性质。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发挥内部审计代表政府进行监督的作用,还要发挥内部审计维护本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实现企业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市场价值和改进经营活动的目标。

(二)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位

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企业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而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的领导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要形成从领导到企业相关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的氛围,在企业内部积极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实现设定的短期或长期目标的作用。

(三)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

原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曾指出:“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四个字,就是管理、效益。内部审计也有监督,但监督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促进部门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内部审计的范围要由单纯的监督职能向经济监督、评价、鉴证职能发展,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当中。内部审计的职能要从单纯审查财务、经营活动扩展到管理领域,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既要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督查,更要注重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风险因素、预测经济前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四)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要注重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促使企业不断完善间接控制,加强内部调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五)完善内部审计的策略

认真贯彻落实《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制定标准规范的内部审计章程,提升被审单位对审计部门的信任度,双方共同讨论论审计目标、审计内容、计划采取某些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理由,共同解决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的改进行措施,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赢得被审单位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投资效益审计、市场景气状况审计、研究与开发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等审计工作。

(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审工作能否得到重视,内审职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取决于人员的素质,高素质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和审计风险的大小。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内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操作技能、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沟通协调的能力,能较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局面;二要加强内审人员政治素质教育教育,树立内部审计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使其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责任心,高度的事业心、良好的职业素养,激发其爱岗敬业的热情。

(七)把握内部审计的动向

审计人员在知识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精通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应非常熟悉经营管理、工程技术、工艺流程、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目前,在国外已经出现了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外部单位或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实施的新动向,即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外部化、职业化和国际化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动向。企业之所以选择外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业务的主要原因就是它能为企业节约财务预算开支,而且外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服务更规范专业,审计技术先进,能够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优质的内部审计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八)创新内部审计的方法

内部审计的目的就在于协助本单位完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事前审计要比事中、事后审计更能发现问题,因此要企业要积极加强沟通,由被动式的事后审计转为参与式的事前控制,即应将审计工作的重点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尽早参与到事前决策中去,提高审计效果。同时要积极采用引入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改变审计方向,梳理出企业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运用统计抽样、数理统计、数学模型等手段,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采用风险导向等审计技术,有重点地开展经营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促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总之,内部审计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科学组建合理的内部审计结构,促使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服务导向型”转变,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使内部审计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天祥.如何做好内部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8.

[2]秦飞.浅议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管理.现代企业文化.2010.2期.

[3]孙晓辉.孙晓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9.

[4]闫青.试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5]王大友.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6).

作者资料:魏萍(1968-),女,汉族,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副教授。

推荐访问:浅谈 内部审计 企业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