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曹刿论战》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时间:2023-06-02 19:30:1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曹刿论战》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下册的一篇必读文言文,该课文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鲁庄公十年,全文二百二十二字。课文通过对曹刿谈论战的准备,指挥战争过程的记叙,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政治条件,抓住战机是指挥战争的关键。其实,通过对《曹刿论战》的仔细品读和对相关内容的深入挖掘,使我们深深感到,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不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言精品,它还从另一个视角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些难得的历史信息。下面笔者结合《曹刿论战》的具体内容谈其中所蕴含的几点信息。

信息一:《曹刿论战》隐含着“春秋无义战”的历史背景

读《曹刿论战》知道,文章开篇的十个字,“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就简单明了的交代了交战的时间、对象、性质及鲁庄公的态度,但对战争发生的背景、起因都只字未谈。事实上,通过《曹刿论战》交代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我们就已经读懂了《曹刿论战》中齐鲁两国发生在长勺之战的历史背景。这个历史背景正处在我国奴隶社会走向解体、封建社会尚未确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礼坏乐崩”的大变革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兼并是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根据编年体史书《春秋》的记载,在春秋(前722年——前481年)的242年里。各诸侯国之间发生各种战争多达448次,先后有52个诸侯国被灭。《曹刿论战》中谈论的齐、鲁两国长勺之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当时的齐国和鲁国都在今山东境内,齐国都城在今山东临淄东北,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齐国当时是大国强国,鲁是小国弱国。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齐国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这就是齐鲁两国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之战的直接起因。正因为春秋时期的战争频发,而这些战争又多是诸侯国之间为掠夺土地和人口进行的相互攻伐、兼并之战,所以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对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整体战争进行了全面概括了,即“春秋无义战”。

信息二:《曹刿论战》彰显了春秋前期鲁国仍以“刑”统民的社会原则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引发了社会关系的激烈变革。面对社会的大变革,不同的思想家都从各自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治国方案。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就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辅民”;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提出了“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理念;以及后来到战国时期出现的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主张建立起“兼爱”、“非攻”、“尚贤”的理想社会、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建立的“尚法而不尚贤”、“以法治国”的法治国家。但通过《曹刿论战》记述的曹刿战前与庄公的三次对话,即“(刿)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以看出,当时曹刿所处的鲁国依然固守着西周以来以“刑”统民的治国原则。因为自西周以来,统治者一直根据两条原则管理社会,即“礼”和“刑”。礼是不成文的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是有条文的约束,专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民众(人民)的行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这一时期管理社会的最精典概括。

信息三:《曹刿论战》留下了“取信于民”、“后发制人”等宝贵的军事谋略思想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战前主动为国分忧的精神、论战时与庄公对话取信于民的作战思想,特别是长勺之战进攻前针对齐师而提出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鼓竭”的军事谋略,以及长勺之战进行时“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的严谨指挥风格,都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军事思想。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对曹刿指挥的长勺之战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长勺之战曹刿“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可见,曹刿在《曹刿论战》中体现出来的战争胜利要取信于民的军事思想,以及在长勺之战中所采取的军事谋略,特别是长勺战例都成了中国后世“后发制人”等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

总之,《曹刿论战》一文,不论是从文章的写作手法上,还是在题材内容的选择角度,都不愧为是一篇文思俱佳的名篇文言文,笔者只是从新课改倡导的学科整合角度,带着历史的视野与思维对其进行了简单的解读,适当与否还望同仁斧正。

(责任编辑:张华伟)

推荐访问:论战 语文课 浅谈 蕴含 历史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