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的新视域解读“历史”概念

时间:2023-05-03 14:15:1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及的“历史”概念。以德国当时喧嚣的理论界为背景,来讨论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历史”概念的特殊意义。从马克思对历史规定的四要素出发理解“历史”。从现实的个人在历史中的活动、与历史的关系来理解“历史”概念。最后通过论述地域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来深入理解“历史”概念。

关键词:历史;四个要素;现实的个人;世界历史性

在1845年到1846年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在建构“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最重要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新唯物主义第一次经典地在该书中被系统的进行了阐述。该书主要是针对当时喧嚣的德国理论界,对其哲学现象进行批判。在新世界观的理论建构过程中,该书给我们提供了准确的思想史定位。

历史唯物主义一直是我们探讨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我们对马克思提及的“历史”概念追问的不够透彻的情况下,也许“历史”概念被我们肤浅的理解了。马克思的“历史”难道就直指社会历史领域吗?或者说是简单的自然唯物主义吗?在我们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语境进行深度思考后,我们便不难发现,马克思的“历史”具有其哲学本体性。不是简单的指社会历史领域,具有哲学总体性新视域的特点。那么“历史”概念是在怎样的理论背景中被提出,是在什么样的视域下被解读就成为了我们破解“历史”概念的关键。

一:新视域的产生

1845年4 月之后的德国思想理论界堪称“热闹非凡”。在1844年底,施蒂納发表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他将人类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我意识的一种发现,并且认为纯意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演变成世界上所有的关系。由于时间的紧凑,《神圣家族》一书没来得及对其进行批判。转年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于是批判施蒂纳的错误理论便被短暂搁置。就在马克思钻研政治经学的这个时期,即1845年6月到10月,德国思想界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

“1845年6月,赫斯发表了《晚近的哲学家》。在该书中批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的本质在经济现实领域中产生了异化。”【1】尤其是在金融和货币中,人们与其原初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同时他还对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在解决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时,回归到意识观念层面思考进行批判。

“同年6月25-28日,《维干德季刊》的第2卷在莱比锡出版,费尔巴哈的《就〈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谈〈基督教的本质〉》在其发表。”【2】在该文中对赫斯的批判进行了反驳,他称自己的哲学并没有忽视个人。

10月16-18日,鲍威尔在该刊发表《路·费尔巴哈的特点》。在该文中他批判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是两个人对超验的东西用不同的名称进行的解读。同时,施蒂纳也在该刊物的第3卷上发表了《施蒂纳的评论家们》,该文章主要是作为对他批判的回应。这就是1845年4月以后德国的思想界的理论动向。

正在钻研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并没有忽视当时喧闹的德国思想理论界。而是尝试站在经济学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德国哲学逻辑,寻求一种新的哲学思想史逻辑。此时的马克思考察历史,不是从抽象思维出发,而是从哲学的现实前提出发。生活中现存的矛盾靠人们的善良,靠人们思想层面的观念是无法解决的,只有跳出哲学的框架,直面现实的生存状况,才可以解决问题。而这种新的哲学思想史逻辑正是要求建立在全面的历史领域中的。马克思在这里还对历史进行了四重规定,对历史发展进行了四要素的解读。

二:历史发展的四要素

首先,“它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即物质资料的生产”【3】这是人的本性,人们在考虑发展历史的时候,一定是先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只有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满足了自己对衣物、食物、住宿、通行等最低的生存条件时,才会思考其他的问题。生产这些可以维持人类生命的所需品,就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起点,这也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前提。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们开始生产生活资料,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条件。在这过程中人们产生的活动,也就是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人们不再是单纯的对自然界直接采用,而是有创造性的进行物质生产。

第二,是满足新需要的再生产。人们不再担忧生存问题时,衣食冷暖得到保障之后,新的需要便由此而产生。想要创造出更好的生存条件,提高物质保障,在生产这些需要时,同时也伴随着新需要的不断产生。循环反复,新需要促进再生产,再生产产生更新的需要。在这样不断的再生产中,人们改变着已有的生存条件与环境,推动着历史不断向前。

第三,“是人口的生产,即种的繁衍。”【4】人类在维持自身生命延续时,同时也肩负着繁育后代的使命。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构成了生产的三个方面。马克思在这里强调,这是生产的三方面,而不是具有时间顺序的三个阶段。从历史的最初,从人类的诞生,这三个方面共存,共同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第四,是生产中产生的社会关系。最早的社会关系是家庭,即夫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家庭关系随着人口的增长,随着需求的增多,也就演变成了从属关系。新的社会关系就是在人们不断产生新需求中所产生的。

三:现实的个人与历史的关系

理解马克思的历史,我们不能忽略从“现实的个人”角度出发谈论历史。无论是人们创造出的全新生存条件,还是可以满足需要的物质资料,这些都是通过人们真实的活动而产生的。显然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是做不到的。人们生活在现存的社会中,在创造新事物时必然要受到使用工具、物质材料、外界环境的制约,所以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同施蒂纳的无条件、绝对的自由人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这种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受物质条件生存状况所制约的人,是肉眼可见的活生生的个体。

具体地说,第一:“现实的人”是实际活动中人。人们为了维持生命的延续,为了满足新需要,就会产生一系列感性的活动。而费尔巴哈忽视了人们产生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就其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将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感性活动称之为物质生产活动。这种物质生产活动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其次,“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体。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人的生产都是在人们的共同活动下完成的。在这样的感性活动中,人与人避免不了要接触交往。随着交往方式的改变,人们需要的增多,因人們的活动而产生出的社会关系就会发生改变。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也就随之变化。它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体现。在这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历史”具有哲学总体性的特点。

第三:“现实的个人”是特定历史的人。这里所说的人不是虚构的或者抽象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的活人,是有实践和劳动的人,是受生产力发展制约的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前提,人们在生产中产生的活动推动着历史。人们在创造历史时,同样也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人与历史共存。人是有特定历史的人。没有人的历史也不复存在。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历史”是具有哲学本体性的。

四:历史与世界历史

马克思指出历史是依次交替的,每一代都是继承前一代的物质条件与环境,

利用已有的金钱、材料、生产力去满足新的需求。在继承旧环境的情况下,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环境。马克思强调正是由于这样的继承与发展,才使得每一代发展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人类历史正逐步从区域历史发展到世界历史。尽管由于地理差异,民族文化差异、宗教种族差异会在历史发展中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但是随着人类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生产方式也越来越完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则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彻底消灭,地域历史也会愈发的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在这里强调,这种世界历史可以用纯粹的经验来证实。

五:结束语

以往旧哲学在面对历史问题上,没有直面现存的社会情况,停留在观念层面,没有看到人们生产的物质资料,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这样一来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便被掩盖了,人们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也便被忽视了。这就会产生这样的局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同历史发展无关联。

马克思新视域下的历史观同以往旧哲学的区别是,马克思的“历史”具有哲学本体性,并非简单的指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从现实的前提和个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阐述历史,这样的历史是在哲学本体的语境中建构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1)

【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1)

【3】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1)

【4】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推荐访问:马克思 视域 解读 概念 历史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