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思维浅析城市中的景观设计

时间:2023-04-26 19:30:1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广阔的自然背景。因此,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要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用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给予景观设计以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人居环境学;景观设计;系统

Tak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systems thinking in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Abstract: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where the human live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existence in space. It is the intermediary contac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e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as well as specific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natural broad background. Therefore, in the design of city landscap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o achieve real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e should fi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ings with the method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theory and give the landscape design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ory.

Key words: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Landscape design;system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与环境最密切、最具体的物质交换与情感交流的地理空间。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这个新的世纪里,建筑学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人类的能力已经发展到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之上。尤其是近些年来,人口急剧增加,资源日益短缺,污染加重,人居环境不断的恶化。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人们对于人居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过程中,人居环境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建筑师又如何作出自己的贡献呢?现在许多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大多是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者忽略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的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望,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出更符合人类理性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于环境的设计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城市人居环境景观是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以物质元素构成的景观体系,是居民、发展商和城市共同关注的对象,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一种外在参照,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居住区的环境景观是人们户内活动空间的延续和补充,是供人们休憩的场所,也是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最好办法;环境景观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理应满足人们生活的一般要求,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师应多考虑心理和情趣的景观要求;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还应表达物质景观的历史或文化底蕴;场所的地域特征、典故等,将赋予景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我们在设计城市人居环境景观的过程中,应该用人居环境的科学方法论去思考,在这里我们就应该了解它的含义和核心。

一、人居环境科学

1993年,吴良镛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倡议。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是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者是某个侧面。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 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 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 居住氛围。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方法论。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正如道萨迪亚斯所指出的,人类聚居就是“我们的生活系统”。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因为城市仅仅是人类聚居中的一个要素,所以城市规划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与建筑、地景等学科同步思考。根据我国当前情况,在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实践中,要将三种融合贯通综合的进行设计。

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它的融合与发展离不开多种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要借助各种相邻学科的渗透和扩展,来创造性的解决实际中繁杂的问题。我们应视为一种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使其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同样也会得到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城市人居环境景观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随之都带来一些许多环境的问题,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性,但是纵观我们城市整体的发展,城市景观与建筑仍然显得不协调。景观设计没有呼应居住区的整体设计风格,硬质景观同绿化等软质景观不协调。因为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的造园方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方法。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还停留在以前传统的模式,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等不能很好地沟通与协调,通常是先规划好房子,再做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筑风格与景观特色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能给人一种自然、舒适、融洽的感觉。由此看来,我们的设计师们不能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把房子像种树一样种进去,而应用建筑去巧妙分隔和围合空间,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中。

三、案例分析——南京城市环境景观设计

南京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与建设以“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特色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现代化江滨城市”为指导思想。

对于南京这座人口众多、土地稀缺、人工与自然的矛盾相当突出的城市来说,有机整合的理念尤为重要。城市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南京所具有的“水”和“绿”等自然景观要素,通过对其进行增量改质和空间组织,以恢复人工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同时交通要实现立体化、除地下、空中和地面交通外,还要开通水路,体现烟雨秦淮的风雅。所有的电线要入地,即“净空”;所有的地下管道要统一部署,综合利用。

城市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坚持方便人、服务人、取悦人的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城市景观河建筑形式的塑造、从人的感知和情感的立场出发,研究人的尺度、人的视点、视角与建筑物实际尺度的关系。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纽约的区划规法就规定,每10平方米的广场必须配备一个座椅,每15平方米的广场需要种植一颗乔木,于细微处体现对人的关怀。南京的市民广场也可参考这种做法。在环境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人的全面发展,塑造独特的南京人的个性。

在园林绿化上,重视街道绿化和居民区绿化;与市区内众多的河湖水面、公园、山林绿地紧密结合,形成城市绿化系统,而且还把近郊的风景区和山林绿化带延伸融入市区,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

四、如何进行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 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 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 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4.1 注重环境景观的文化性,体现地方特征

崇尚历史、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随着历史文化等主题的不断升温,设计师们不再机械的照搬西方园林模式,甚至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通过建筑和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与地狱特色。如青岛的“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的“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的城市布局体现了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的“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4.2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要求设计者必须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 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 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4.3 强化生态设计的理念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生态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人类的持续。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有了对社会和土地的责任感,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选择生态设计。所以,从本质上讲,生态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结语

21世纪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的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付诸实际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如古人所说“天人合一”。

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 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2]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

[3]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曹林娣.静读园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浅析 景观设计 人居环境 思维 科学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