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题

时间:2023-04-26 10:10:1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选择题

1. (原创)著名导演李少红执导的50集电视剧新版《红楼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下图是新版《红楼梦》“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贾府在除夕之夜隆重祭奠先祖的活动剧照。该祭祀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度

2. (原创)据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2010年10月28日电:被誉为“打开秦代历史百科全书”秦简博物馆,正式揭开神秘面纱,面向公众开放。据专家介绍,里耶秦简共计37000余枚,是极为重要的秦代地方官府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被誉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通过这些秦简,我们可以研究秦代

()

①官方文字的基本情况

②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责

③基层组织的设置情况

④秦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

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3.(原创)历史漫画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着历史知识,深受学生喜欢。下列诗文与漫画所反映制度相一致的是()

A.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C.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4. (改编)由于2010年3月《百家讲坛》上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主讲《风雨张居正》、2010年5月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等四大卫视热播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张居正——这位明万历年间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物在国内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据史书记载,张居正升任首辅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5.(原创)下图所示的民主政治的构架形成于()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亚历山大时期

6. (原创)公元216年的春天,来自希腊雅典的商人热卖亚在罗马街头经商时其商品和钱财被一群无赖哄抢,热卖亚立刻向法庭提出控诉。法庭很快将无赖予以严惩。法庭审理此案的依据是 ()

A. 《十二铜表法》

B.罗马万民法

C.雅典城邦法令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7. (改编)下图是2010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履新。请问刘晓明大使所携带的国书应该呈递英国的()

A.首相

B.内阁

C.外交大臣

D.女王陛下

8. (原创)《品读名人: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中说:(隐退后的)华盛顿发现当时的美国邦联政府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正“濒临混乱和毁灭的边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华盛顿等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 发动北美独立战争

B. 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C. 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D. 创立总统否决制

9. (改编)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英国首相由下院选举产生

B. 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 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 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10. (改编)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当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英国人Sir John Tenniel所画的历史漫画《俾斯麦下台》逼真地反映了俾斯麦被辞退时的满腹委屈和牢骚。根据当时德国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内阁成员B.帝国议会

C.联邦议会D.帝国皇帝

11. (原创)史学家高第对近代某列强侵华战争的目的概括道:“务须……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这场侵华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2. (原创)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总数为43 189.4万人。咸丰三年(1853年)起,整个咸、同年间,由于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统计一直停留在2亿3千余万至2亿9千余万的水平上。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B. 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C. 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抢走了户籍册

D. 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13. (改编)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创造了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14. (原创)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经热情的称赞:“中国不是早就被公认为是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材料中列宁所称赞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

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15. (原创)据人民网2009年1月8日电:国民党中央党史展览厅昨日展出许多珍贵史料,包括毛泽东等人的手稿。其中毛泽东任国民党秘书时每月领取120元大洋的决算书也首度曝光。毛泽东领取国民党薪水应该是在 ()

A. 国民大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

16. (改编)“双双草鞋送给红军穿,红球朵朵像呀么像火焰,照到哪里哪里红,星星之火能燎原。” 1927年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到十万余人。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 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

② 土地革命的开展

③ 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的革命道路

④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 (改编)田中正明的《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边升一在该书初版本的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最有力证据是()

A.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8. (原创)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苏武,后人又加了两个——蒋干、共工。依照唯物史观来看,谜底应该选择()A.屈原 B.苏武 C.蒋干D.共工

19. (原创)近年来有一封由张学良手书但是被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密信公布于世:“别来十年,时为思念,兄(周恩来——引者注)当有同感。现日寇已经逐出,实最快心事。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为良所视想者也。”对于“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的正确理解是 ()

A.国共第一次合作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国共重庆和平谈判

D.中苏友好合作

20. (改编)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宣布我的思想已死了呢?”“不断地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于无产阶级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 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

B. 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 指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D. 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21. (原创)十月革命胜利后,英国社会党致电俄国社会民主党:“不列颠社会党向俄国社会民主党致以兄弟般的问候,并衷心地祝贺它在十月初实现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无产阶级革命。” 英国社会党所说的十月革命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不包括()

A.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B.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C.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2. (原创)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必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以下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中不准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

B.政治协商制度仍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C.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地位

23. (原创)下图是1997年7月1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邮票小型张。该邮票的背景画面应该是

()

A. 澳门B. 上海浦东

C.香港D. 深圳

24. (改编)2010年9月16日上午,“江苏台湾周”暨2010(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开幕式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以“合作、创新、共赢”为主题的“江苏台湾周”,是去年在台湾成功举办的“台湾江苏周”活动的重要接续,也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签署生效后,两岸举行的第一个大规模经贸交流活动。对以上台湾和大陆频繁的经济交流活动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5. (原创)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

26. (原创)周恩来总理在谈及某一外交活动时评价道:“这一突破,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往来了。”这一外交活动是()

A.制定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27. (改编)以下是2010~2011年我国开展的一些重大外交活动,其中属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圆满完成维和任务,于2010年5月6日胜利回国

B.2011年3月13日,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实施救援

C.2011年11月11日,胡锦涛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

D.2010年9月,中国参加“和平使命€?010”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演

28. (原创)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我感到毫无疑问的是, 苏联意图入侵土耳其,攫取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峡。除非让苏联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另一次战争就很难避免。我认为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我对哄孩子似地迁就苏联人感到厌倦了。”为此杜鲁门采取的措施是 ()

A. 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全面遏制苏联

B. 发表“铁幕”演说,号召欧洲国家对抗共产主义

C. 提出“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D.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威胁苏联和东欧国家

29. (原创)在《开心辞典》栏目中主持人王小丫出了如下题目:请猜冷战时期某一个国家,该国家符合以下三个特点:“苏联在西半球的第一个基地”、“冷战危机的引爆点”、“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路线”。该题的答案最可能是哪个国家()

A. 越南 B. 德国 C. 古巴D. 朝鲜

30. (改编)“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的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 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

31. (改编)某班学生举办“如何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演讲会。阅读各位同学的发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主题发言一:《中西古代政治文明比较》

中西政治制度都为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文明的昌盛做出了贡献。事实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文明能够长期连续而未发生断裂,与中国古代的君主集权有密切关系。正是强有力的君主集权,维系了帝国的统一与文明的延续……而进入近代以后,西方国家率先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内在的继承关系,有深刻的渊源。

(1) 该同学认为中国古代和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分别有何作用?请你举两例说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内在的继承关系”。

主题发言二:《文明的多样性》

江泽民在建党82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文明自然包括政治文明,社会制度自然包括政治制度。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应该是多样性的,而且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2) 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了哪些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制度?结合英、美、法、德的政体特点概括说明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点。

主题发言三:《以世界眼光看政治文明》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我们不要把那些落后的腐朽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当作中国特色来固守。我们要站在全球化、现代化的高度,用世界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所作所为。要扬弃那些落后的、腐朽的、不合时宜的、与人类文明潮流相违背的东西,与时俱进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是如何站在现代化的高度、与时俱进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的?

(4) 请你对以上发言进行总结陈词(概括出如何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观点即可,不可摘抄原文)。

32. (原创)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武汉、广州、上海、南京等地正在筹划隆重的纪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之一,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专制统治,更在于为中国传统社会划上了句号,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并努力将中国引向实现民主共和的政治现代化目标。……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以历史性的眼光为我们的现代化指明了一条康庄的光明大道——民主共和制度。

——胡波《浅谈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

材料三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初步蓝图。无论是提出“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还是表明欲赶超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都应该实行“开放主义”。这说明孙中山及其建国理念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初绘了蓝图。所以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新华社评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材料四“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金冲及《辛亥革命之历史评价》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政治文明方面“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主要表现。

(2) 据材料一、二并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的理解。

(3) 根据材料三、四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哪些契机?

33. (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的设想……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1993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是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相匹敌的其他国家。”

请回答:

(1) 战后的美国怎样实现了罗斯福提出的设想?杜鲁门的咨文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该意图实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面临“挑战”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 从材料三来看,基辛格认为当今世界呈现出怎样的政治格局?你是否赞同“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的说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A贾府在除夕之夜隆重祭奠先祖体现了尊祖敬宗的观念,这与以父系血缘关系维系统治的西周宗法制有关,A正确。

2. C作为地方政府的官方档案,必须用官方文字书写,①正确;由“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可知②③正确;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中央,地方官府的档案不可能涉及,④错误。

3. B由“考考考皇帝的法宝,分分分我们的命根”可知该制度为科举制度。A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B反映隋唐时期的科举制,C反映了宗法制,D反映了两汉时期的察举制。

4. D内阁制度是在明朝废丞相后设立的,其主要职责是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但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说明了这一时期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实际上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5. B十将军委员会和五百人议事会开始设立于克里斯提尼改革中。

6. B公元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7. D英国国王尽管“统而不治”,但仍是国家元首,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

8. B独立战争胜利之初,松散的邦联制度使美国无力应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订了1787年宪法,加强了中央(联邦)政府的权力;1789年,根据宪法,华盛顿组建了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C从属于B,A、D与题意无关。

9. C英国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A错误;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B错误;法国参议院是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是普选产生,C正确;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各邦国代表组成,D错误。

10.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11. B由“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可知此前中国东南沿海口岸已经打开,由“要与天子本人……要在朝廷宫中”等可知这是列强要求外国公使进入北京。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该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2. B由“1851年”、“南方各省”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无法统计南方(太平天国控制区内)的户籍。

13. D鸦片战争处于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阶段,“协定关税”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甲午中日战争处于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阶段,“在华设厂”就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之一。

14. A由材料中中国由“长期完全停滞”到“政治生活沸腾起来”可知中国发生了重大革命运动。由“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时”可知列宁称赞中国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即1914年前),由此可知答案为A。

15. A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从而毛泽东得以“任国民党秘书”,A正确;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党外合作,不可能“任国民党秘书”,排除C;由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可知B、D错误,可以直接排除。

16. B本题可以采用错误项代入排除法:1927年到1930年夏,中共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③错误。

17. D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历史最可靠的资料,“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属于第一手资料;现场遗迹属于最直接的证据,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是对当时事件的最真实记录,两者相对照符合了史学论证要求,D正确;A、B、C均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其史料价值不如第一手资料;并且A、B、C均属于孤证,“孤证不立”。

18.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共工”较好体现了这一点,D正确。A、B、C都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分析。

19. C由“别来十年”和“现日寇已经逐出”可知写于抗战胜利后,由写给周恩来可知这是指周恩来参加重庆谈判。

20.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结束了无产阶级革命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状况,A正确;B、C、D均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作用。

21. D巴黎公社运动为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D符合题意。

22.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D说法不符合材料和史实,符合题意;由“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必要”可知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3. C由图片中“邓小平”、“1997年”和喜庆的烟花可知这反映香港回归祖国。

24. C本题可以采用错误项代入排除法:材料反映的是海峡两岸经济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与广泛,并没有体现“一国两制”的内容,②错误。

25. D“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就是不承认南京国民政府所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这符合“另起炉灶”的内涵。

26. C中美关系的开始正常化带动了中国与西方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正确;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敌对态度,A、B错误;1972年,中日关系建立外交关系,受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D错误。

27. A维和活动是联合国为了维持特别地区安全与和平而开展的活动,A正确;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应日本政府的请求而实施人道主义救援,B错误;G20峰会是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种对话机制,C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合作促互信 以互信求安全”的新型国际合作组织,D错误。

28. C由“让苏联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可以判断美苏两国由昔日的盟友关系转变为现在的敌对关系;由“我对哄孩子似地迁就苏联人感到厌倦了”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是马歇尔,A错误;发表“铁幕”演说是英国首相丘吉尔,B错误;北约组织建立于1949年,D错误。

29. C古巴是苏联在西半球的第一个基地、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危机的引爆点、古巴不畏惧美国高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路线,满足三个条件的只有古巴,C正确;越南、朝鲜不在西半球,A、D错误;两德统一后,走资本主义道路,B错误。

30. D“巨人林立”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巨人”都面临问题反映出世界格局最终定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1.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作用:维系了帝国的统一与文明的延续。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作用: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渊源。内在继承关系:近代议会制来源于雅典的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近代选举制度来源于雅典的差额选举和比例代表制度;近代司法制度来源于雅典的民众法庭和陪审制度;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如《法国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2)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体特点:英国为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美国为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法国为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德国为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

(3) 法制建设:1999年3月,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民主制度建设: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4) 主要观点:政治文明建设应结合本国政治制度的传统(或政治文明的继承性),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政治文明建设应结合本国的国情,不要照搬别国的模式;政治文明建设应与时俱进,应吸收借鉴人类的一切优秀政治文明的成果。

32. (1) 孙中山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但是并没有照搬美国政治体制,为了维护民主、防止专制,实行了责任内阁制。

(2) 理解: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对新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政治: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创了政治现代化新局面。经济:奖励兴办实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放了人们思想;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对五四爱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

33. (1) 实现设想:政治上,成立了一个美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经济上,建立了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战略意图:建立世界霸权。有利条件: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2) 内部因素:70年代的美国出现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发展缓慢下来。外部因素: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3) 政治格局: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态度:赞同。原因: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然无疑;但从经济上看,当今世界应当是多极化趋势。

推荐访问:必修 复习 检测 历史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