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历史”再消亡(二) 历史上的消亡民族

时间:2020-01-14 10:31:4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莫让“历史”再消亡(二)

时间荏苒日月如梭掐指算来我迁居至济南,已有三十几个年头了。济南已成为了我半个故乡。随着时间飞逝,我已经完全融入到这座城市之中,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济南人。

济南是座举世闻名的古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现在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单层古塔四门塔,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等。

济南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唐代著名诗人曾在这里写下了“济南名士多”的佳句。济南自然风光秀丽,自古素有“泉城”之美誉。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这些泉,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区泉群,誉称72名泉。趵突泉为72名泉之首,泉水分三股而淌。

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西南是明代建筑“观澜亭”,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立木牌楼,横额上书“洞天福地”、“蓬山旧迹”。清高宗乾隆南下游览,观趵突泉后大为兴奋,当即题“游湍”二字,并封此泉为“天下第一泉”,留记《趵突泉游记》石刻碑文。

小时候我读过《老残游记》,老残笔下的济南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地印象。他赞美济南的优美诗句至今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那时在我的印象中,济南的泉水色彩斑斓水波荡漾,清澈冷冽的泉涌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的胜色美景魂牵梦绕般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俊美秀丽的山清冽旖旎的水,绚丽多彩美不胜收,令我无限地痴迷眷恋和向往。 如今它们已从我读过的书本中走到了现实,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我爱那碧波荡漾的湖光山色,我爱那曲径回廊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我爱那绿树成荫庙宇佛光的神秘虚幻。济南是一座千年古城,处处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色彩。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人着世人的目光。

由于我对济南有着深厚的情感,自然对它的历史发展也倍感兴趣,特别是对济南古代建筑更怀有一种深厚难舍地情感。研究古代建筑也是我们探究济南历史发展一种最直观的方法。丰富厚重的古建筑群蕴藏着千百年历史发展的奥秘。

它们充分反映出济南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体现它们的传统风貌、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古代建筑是城市内涵的外在表现,它作为看得见的历史为城市增添了厚重感。

但是遗憾地是随着城市的扩建,一些承载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已经在人们的视线里完全消失。其中不乏具有典型时代风貌和历史价值的优秀建筑。当我们再次翻阅这些沧桑斑驳的老照片目睹它们当年风采时,仍然能够感受到它们的风姿容貌是如此令人震撼。

最为典型的是济南老火车站,它是20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费舍尔设计建造的。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世界上唯一一座哥特式火车站。清华、同济等大学的教科书,将其作为经典建筑进行研究,是我国一处享誉世界的著名地标。

济南老火车站是一座典型的德式建筑,它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传递给旅人一种笃实稳重的良好感觉。钟楼立面的螺旋排列的长窗,售票厅下檐开出的三角形和半圆形上下交错的小天窗等既为建筑群增添了曲线美,又增加了室内的光亮度。墙角是参差的方形花岗岩石块,门外高高的基座台阶,棕褐围栏使这座洋式老车站既有玲珑剔透感又有厚重坚实的恒久性,建筑师按照使用功能组织空间,主次分明形象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济南老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1992年被拆除。老站钟楼上的从1908年就开始转动的机械钟,在转动80多年后,终于停止了转动。当菲舍尔的儿子听到老火车站被彻底毁掉的消息后,气得老泪纵横。历史总是毁于那些不懂得真正价值的人手里,着实让人惋惜。

再如,铭新池它是老济南原始形式的澡堂,位于济南市经二路纬三路路口,1933年建成,1996年拆除。“水清人和,一尘不染”是当时人们对它的赞誉,据说,铭新池鼎盛时期,每天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

山东商业银行办公楼始建于1919年,21世纪初被拆除,它是济南老城区年代较早的欧式建筑,也是泉城路最后一幢欧式建筑。

济南天主教方济各会仁慈堂位于济南市花园路,建于1935年,2002年被拆除。它最早为济南天主教方济各会仁慈堂。

济南宏济堂总店位于济南市泉城路中部,建于1916年,1996年被拆除。它是老城内较早的老字号建筑。准提庵大殿,位于卫巷北首是一座有价值的宗教建筑。但宗教建筑并不是准提庵的唯一身份,清代末年,创办的济南第一家素菜馆——心佛斋素菜馆就开设于此,后成为享誉省城的老字号。2006年10月被拆除。此时,据它始建之时已是601年。

位于芙蓉巷中的卫生镶牙馆,它是济南近代第一个西医牙科诊所所在地,也是老城区中最早出现的欧式风格建筑之一。卫生镶牙馆创建于1882年,创办人是临清人张巽辰。别看其铺面不大,它在济南的医药卫生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12月5日该建筑被实施拆除。

济南隆祥布店位于济南市泉城路西首,建于1935年,1993年被拆除。隆祥布店是一个有着200年历史的老字号,也是全国赫赫有名的祥字号企业中最早的商铺。

毁掉古建筑就是毁掉历史!一座古建筑一旦毁掉它就永远不复存在了。看到这些宝贵的历史印记在逐渐消失,真令我们痛心疾首扼腕哀叹!值得庆幸地是,后来由于人们认识到这些古代建筑的重要历史意义,一部分古建筑还是被幸运地保留了下来。

例如:永长街位于济南市市中区泺源回民小区,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这条街上从南至北依次分布着清真南大寺、清真女寺、清真北大寺三座清真寺,历来被老济南们所津津乐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要想真正了解这三座清真寺,我们可以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济南回族的发展历史。元朝时期,济南的回族已经逐渐形成规模,距今已有700

多年的历史。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历来靠近清真寺居住。据史料记载:原城内礼拜寺于1295年从历山顶迁往泺源门西的济南西关。回族群众就逐渐开始在此定居,所居街名称“回

几巷”,明朝改称“礼拜寺巷”。清末民初更名为永长街。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附“济南城厢图”中标注有永长街,沿用至今。

清真南大寺1295年由历山顶乌满喇巷迁入西关,当时称礼拜寺。始建时“聊建殿楹”规模不大,住持教务的满喇名艾迪。1436年(明正统元年)陈礼任礼拜寺掌教,市地拓基,修建院墙,增建礼殿,南大寺始具规模。1494年(明弘治七年)陈玺任掌教,又扩建大殿,建南北讲堂。南大寺始具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特色,并成为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体。后经明嘉靖、万历、清嘉庆、道光、同治以及民国初年多次修缮,逐臻完美。

位于永长街北首的清真北大寺,是全国著名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历经沧桑,几经兴衰。据修寺碑文记载:"清真寺坊于前明弘治,乾隆初年寺师金君玉连倡修北清真寺。"至嘉庆、道光、光绪及民国初年均有修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清真北大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完整,风格独具,坐西朝东。由低到高拾级而上,主体建筑格式均为中国宫殿式古典建筑形式,同时还体现了阿拉伯建筑艺术特色,与庭院内的古柏,古碑相映生辉,浑然一体,给人以幽深肃穆之感。这条古老的永长街,短短200米左右的距离内,南有南大寺,北有北大寺,中间有清真女寺,三座清真寺一字排开,形成了这一街三寺的独特景观!这些建筑精美而又庄严肃穆古老寺院,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和演变,越发历久弥香。

再如,护城河城门桥,在济南众多桥梁中,颇值一提的是护城河上的数十座桥,尤其是7座城门桥,这些桥梁成为旧时进出济南内外城的必经通道,也见证了无数城市发展风云变迁的历史时刻。

双忠祠街小街乍看并不起眼,但均列入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双忠泉和不匮泉都藏身这条窄窄的小街里。双忠祠街两侧的建筑大都保留古建筑的风格.曲水亭街是泉城济南一条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特色老街。曲水亭街连接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北靠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府学文庙。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与曲水亭街相依,一边是青砖黛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

明成化二年(1466年),德王朱见潾修建德王府,王府共有四门,南为端礼门,东为体仁门,西为导义门,而依照元、明时的惯例,王府的北门一般叫做厚载门,“厚载”一词见《易经》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街在厚载门之外,清代称厚载门街,后又讹传为后宰门街。

后宰门街是一处风水宝地,附近有百花洲、曲水亭街、珍池、珍珠泉等景观。以前,珍珠泉水流入后宰门街东头的珍池,珍池水又从后宰门街南侧的民居中穿墙越户,注入西头的曲水亭街的溪流中。明清以来主要作为商业街,店铺林立,拥有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其中最为有名的非九华楼饭庄、同元楼饭庄、远兴斋酱园和庆育药店四大名店莫属。

沿着曲水亭街转个弯,就到了后宰门街。站在这两条街的街口望去,两街风情各异:曲水亭街垂柳依依,泉水潺潺,人们坐在泉水畔品茶纳凉;一眼望去,并不宽敞的后宰门街两侧均是旧时建筑,稀稀寥寥的游客撑着伞走在骄阳直晒的石板路上真如在画中游,颇有一番仙风道骨诗情画意的韵味。

芙蓉街是一条济南特色的老街。位于济南市中心,南临济南泉城路。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而得名,街位于珍珠泉群之中,邻近历代两大府衙和贡院、府文庙及古城主干道。金、明、清时是文人墨客饮酒赋诗之地,清代诗人董芸曾寓居"芙蓉馆"。

承载济南千百年历史的这些古代建筑群,记录着济南沧桑厚重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参观浏览这些艺术瑰宝文化遗产,仿佛我们在接受祖先的一次教诲和祈祷,聆听祖先对我们的嘱托和希望。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华夏后裔不要再因为自己的无知与短视,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奇珍异宝毁于我们的手中! 臧琪滢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