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反比例函数复习课

时间:2020-11-21 11:33:0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说课稿《 - 反比例函数复习课》 -

课题:反比例函数复习课

一、说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是在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部教学内容后,对第

十七章“反比例函数”进行全面复习的第 1 节.

对本章的复习计划用 3 课时,第 1 课时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第 2

课时是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第 3 课时是反馈与测试.

反比例函数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要章节,也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期末阶

段对反比例函数的系统复习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本章复习的第 1 节课,不仅要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全面复习, 而且还要涉及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综合问题,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过程,加深对函数内涵以及

变化与对应思想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严谨的科

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巩固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

综合问题,以及探索类问题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第三部分说教法、学法.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学生积极的、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

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解题方法的及时总结和归纳,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四、说教学设计

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复习回顾,巩固练习,感悟与收获和布置作

业.

上课之后,老师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今天复习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并板书课题.

0

第 1 个环节,复习与回顾.(一)复习回顾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还有哪两个表现形式?

y

k (k 0) , xy

k , y kx 1 .

x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反比例函数 y k (k 0) 的图象是双曲线;

x

(2)当 k 0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

大而减小;

(3)当 k 0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

大而增大 .

【教学活动】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在练习本上画出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草图,一

个 k 为正,一个 k 为负,老师板书第 1 问的结果 : “ y k (k 0) , xy k , y kx 1 ”.

x

【设计意图】作为复习课的第一个环节, 复习回顾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是首要任务,让学生画草图, 不仅是对函数图象知识的复习, 而且提醒学生解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时常常要画出图象,直观的进行分析 .

(二)巩固练习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

 ”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

第 2 个环节是巩固练习,问题的设计将围绕以下四个板块来进行,分别是基础篇,提高篇,拓展篇,探索篇

基础篇

第 1 个板块“基础篇” ,安排了以下五个题目 .

下列各点中,不在反比例函数y8 的图象上

x

的是( )

(A)(- 4,- 4) (B)(2,- 4) (C)

(- 2,4) (D)(1,- 8)

2. 反比例函数 y m 3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x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1

3. 在反比例函数 y

m 2 的图象的每一支上, y 随

x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1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x

( )

A)图象经过( - 1,- 1) (B)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 C )当 x

1 时, 0 y 1

( D)当 x 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m2

1

5. 若点 A( 1, y1 ) 、B(2, y2 ) 、C (3, y3 ) 都在反比例函数 y

x

(m 为常数)的图象上,则

y1 、 y2 、 y3的大小关系

.

【教学活动】 前三个题一组,后两个题一组,学生回答并讲解以上问题,每一组练

习后,进行解题方法总结,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必要的补充.

【设计意图】 这是 5 个基础题目,目的是直接考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

质.第 1 题是对 xy k 的应用,强调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乘就是比例

系数 k 的值;第 2、 3 题中的比例系数都是多项式的形式,考察比例系数的正负与函数

所在象限、函数的增减性的关系.第二组练习中第

4 题的 C、D 选项和第 5 题的分析是

难点,提醒学生借助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进行分析和解答, 有时候还可以借助特殊值法进行求解.

提高篇

第 2 个板块“提高篇” ,安排了以下两个题目 .

如图 1,反比例函数 y1 kx 与一次函数 y2 ax b 的

交点为 A(a,3)、B(-3,-1),y则 y1 y2 时,自变量 x

A

2

B

O x

的取值范围是 .

y

A

O x

B

2. 如图 2,反比例函数 y

k1 ( x 0) 与一次函数 y k2 x b

x

的交点为 A(1,6)、B(m,2),不等式

解集是 .



k1

(k2 x b) 0

x

【教学活动】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师生交流 .

【设计意图】这是两个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 考察学生根据函数图象,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图所示,

第 1 题分 4 种情况,第 2 题分 3 种情况.第 2 题中求不等式的解集相当于“求反比例函数值小于一次函数值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这一点要分析清楚.

试讲的时侯,课件上没有画出用来分情况的虚线和编号,学生分析、理解起来有困

难,后来加上以后,发现效果很好.请看该教学环节的教学视频片段.

拓展篇

第 3 个板块“拓展篇” ,安排了以下五个题目 .

如图 1, 点 A 在双曲线 y 3x 的图象上, AB⊥x

轴于 B, AC⊥ y 轴于 C,则矩形 ABOC 的面积

为 .

如图 2, 点 A 在双曲线 y kx 上,AB⊥x 轴于 B,

且△ AOB 的面积为 2,则 k= .

3

y

y

B x

y

y

y

C

A

O

B A

O

A

A B

O B x

A

O C

x C

B

x

O D C x

图 4

图 5

如图 3, 点 A 在双曲线 y 2x 的图象上, AB⊥y

轴于 B,点 C 是 x 轴上一个动点,则△ ABC 的面积



4. 如图



4,





A、C



在双曲线



y



2 的图象上,原

x

点 O 在 AC 上, AB⊥x 轴于 B,则△ ABC 的面积

为 .

如图 5,点 A 在双曲线 y 1 上,点 B 在双曲线

x

3 上,且 AB∥x 轴,点 C、D 在 x 轴上,若四边形

x

ABCD 的面积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

【教学活动】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总结解题方法 .

【设计意图】复习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 第 1 题和第 2 题学生能够直接说出答案,

解题方法的给出,起到一个总结和强调的作用;第

3 题和第 4 题都是动态问题,解法较

多,其中第 3 题还为本节最后一个探究题的解答做了一个铺垫;

第 5 题与前 4 个类型不

同,呈现的是两个反比例函数构成的矩形面积问题.

探索篇

第 4 个板块“探索篇” ,安排了以下两个题目 . 这是第 1 个题 .

1. 反比例函数 y

1 的图象与矩形 ABCO 的边 AB、 BC 相交于 E、F 两点,点 A、

C 在坐标轴上 .

x

y

y

y

F B

C F B

C F B

C

4

M

E

E

E

x

O

O

A

x

O

A

x

(1)如图①,若 BE=AE,则四边形 OEBF 的面积等于 __________.

2)如图②,若 BE=2AE,则四边形 OEBF 的

面积等于 __________.

3)如图③,若 BE=nAE,则四边形 OEBF 的

面积等于 __________.

【教学活动】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老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最后让学生讲解,必要时老师作补充.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中考改编题,涉及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三角形、矩形等

知识,由点 E 是 AB 的中点、三等分点,到一般的 n 等分点,题目的设计体现了探索性、

综合性的特点, 既是对学生解决探索类综合问题能力的考察, 同时也是对这一能力的培

养.

这个题目的难点在于画出辅助线,如图所示有两种画法,一是连接 OB,二是过点

E 向 y 轴作垂线.三个问题由特殊到一般,解答思路完全一样.从上课情况来看,学生

对该题目的解答充满了好奇心,对发现的解法充满了成就感.

【教书育人】

解决了第 1 个问题后,给学生呈现一段话,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勇于探索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

在学习中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就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在人生道路上,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 勇于探索,我们往往就能创造奇迹, 成就梦想!

希望我们都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带着这个精神去解决第 2 个问题.

(1)探究新知

如图 1,已知△ ABC 和△ ABD 的面积相等,试判断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结论应用

5

①如图 2,点 M、N 在反比例函数 y

k (k 0) 的图象上,

x

过点 M 作 ME ⊥y 轴,过点 N 作 NF ⊥x 轴,垂足分别是 E、F. 试证明: MN ∥EF;②若①中的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点 M 、N 的位置,

如图

3 所示,请判断

y

M

y

MN 与 EF 是否平行 .

E

N

FE

M

O

O x

C

D

F x

N

图 图

A B

第 2 题是一道综合性解答题,选自《 2012 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与检测》 .【教学活动】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老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给学生提

供必要的帮助,找一名程度好的学生表述解答过程,老师板书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 考察并培养学生解决探究性、操作性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 1)问的解答过程如屏幕所示,这是一个板书的内容.当时试讲的时候,有一

个学生在证明出 CE=DF 后直接得出 AB∥CD,他的理由是 “两条平行线间的

距离相等”,这显然是搞错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讨论后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第( 1)问的结论其实有两个, 如屏幕所示, 要分析清楚,同时强调这是解决下面问题的重要依据.

在解决“结论应用”中的第①问时,需要添加辅助线,以构造和图 1 类似的图形单

元,再设出点 M 、N 的坐标,利用问题( 1)中的结论进行解答. “拓展篇”中第 3

题的解答对该题有帮助,要让学生对比分析.

最难的是“结论应用”中的第②问,弄清楚“①中的其它条件不变”的意思,正确

画出图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题很好的体现了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

这个题目的解答还是有难度的, 特别是最后一问,课后有学生到办公室问,主要是

点 N 在第三象限后,画图和表达三角形的面积时遇到了困难.借助对这类综合性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还是有益的.

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问题的设计,还要注意数学方法的提炼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三)感悟与收获

第 3 个教学环节是感悟与收获.

【教学活动】 让学生自我小结,回顾相关知识,交流解题经验和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材 60 页复习题 17 第 2、 3、 5 题 .

选做题:教材 61 页“拓广探索 ”第 10 题.

第 4 个教学环节是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

【板书设计说明】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有条理、规范的板书,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精选试题、板块化练习,及时进行解题方法总结,让学生积极参与对题目的分析和解答,是本节课的教学特点.

教师精选试题, 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 有助于学生迅速构建知识的体系, 夯实基础 .

学生积极参与, 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 有助于学生真正享受探索的乐趣, 提高能力 .

7

  • 下载文档
  • 收藏
  • 0

推荐访问:说课稿 反比例 函数 复习 说课稿反比例函数复习课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