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 说课稿_冀教版

时间:2020-11-13 10:57:1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说课设计

课题:《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

(一)说教材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从观察饼干盒的主题情境入手,结合上一课时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的过程,然后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感悟新知识并形成知识表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

1.知识与技能: 能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准确辨认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判断观察的方位,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观察物体的经验,但是抽象思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在本课采取了“情境引导——合作探索——自主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儿童的思维最容易产生好奇心,本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观察两个饼干盒的情境,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产生疑问的同时,充分的去思考,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①观察饼干盒。本环节我最大限度的使用了教材中的主题情境,首先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了解了正面、侧面和上面这三个观察角度,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际观察长方体盒子,在学生有了实际的观察经验之后,再回到课件出示的主题情境图中,判断每个小朋友的观察结果分别是什么。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②观察长方体。在初步掌握观察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自己带来的长方体盒子,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图形,通过猜一猜了解到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形状完全相同。这一环节的学习仍然是在小组内完成的,让学生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在交流中学习,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长方体,观察到的图形可能不同,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

③观察正方体和球。

有了观察长方体的过程,学生再观察正方体和球就容易的多,所以,我先让学生去猜测推理从不同方位观察正方体和球可能有什么样的结果,并让学生说出猜测的理由是什么,然后才让他们在小组内实际观察确认,学生会由于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而产生极大的满足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巩固拓展,实践新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几道难度依次增加的题目,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操作,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4.达标反馈。学习中的及时反馈非常重要,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让学生自我反馈,自我纠正。在这里我设计了将平面图与对应的立体图形连线的题目,将本课所学知识做了一个综合考察,然后又通过涂色的操作形式,发展学生空间推理能力。最后通过文字挖空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理论进行总结归纳。

5.课堂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及时整理本课的学习内容,形成比较牢固的知识表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6.布置作业。

(五)说教学反思

(见教学设计中教学反思)

四、资料链接

蜜蜂与数学家

人们把蜂房誉为自然界的奇异的建筑。

 华罗庚对蜂房作过十分形象的描绘:“如果把蜜峰放大为人体的大小,蜂箱就成为一个二十公顷的密集市镇。当一道微弱的光线从这个市镇的一边射来时,人们可以看到是一排排五十层高的建筑物。在每一排建筑物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簿墙围成的成千上万个正六角形的蜂房。”

大约在公元300年左右,古希腊数学家帕波斯在其编写的《数学汇编》一书中对蜂房的结构,作过精彩的描写:“蜂房是由许许多多的正六棱柱,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地排列,蹭没有一点空隙……蜜蜂凭着自己本能的智慧选择了正六边形,因为使用同样多的原材料,正六边形具有最大的面积,从而可贮藏更多的蜂蜜。”进一步的观察发现,每个正六角形的蜂房的底部,都是由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的。用初等数学可以证明,蜂房那样的尖顶六棱柱是在相同容积下,最省原材料的结构。这样构成的整体,“刚性”较好。这恰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统一性。

 蜜蜂是怎样会造出这样的角度来的呢? 帕波斯认为是出于一种“几何的深谋远虑”,其实这只是动物的一种本能。

 对于蜜蜂的数学才华,不由得我们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推荐访问:说课稿 正方体 长方体 上册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