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研究

时间:2023-05-04 19:20:2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对构建国际新秩序所作出的理论创新,“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引领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实践创新,它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的价值归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它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二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得到统一。

一、“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和实践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1.坚持基建先行,促进互联互通。要把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为各国互联互通、合作共建疏通渠道。共建基础设施由有意愿参与、与中国经贸合作密切、积极性高的东道主国家提出,然后按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内外对接”的思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原则,在现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盡快实现互联互通,对于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关键区域,做好国家战略规划,与相关国家积极交流实现政策衔接,使这些先期加入的国家获得较大的利益并成为样板和示范,吸引其他国家主动参与到共建基础设施的进程中来。此外对于共建基础设施的资金问题,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率低,资金不能完全由中国政府提供,而应由各国密切合作共同投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合理的合作机制。

2.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民意相通。为了加强与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民心互通,我国在2017年制定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这是“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因此,要以此为行动指南,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原则来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积极落实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年度执行计划、谅解备忘录等政府间文件,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化发展。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充分调动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创造能够符合共建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传播古丝绸之路和平、包容精神的文化精品,同时利用各种新兴网络媒体手段,通过电影、音乐、演出等方式,向共建国家传播中国声音,让各国政府和民间力量了解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图以及取得的实质性成就,以切实的利益吸引各国政府和民间力量主动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通过与沿线国家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意相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

3.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网上丝绸之路”。在信息化时代,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构建“网上丝绸之路”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互联网普及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应利用互联网优势来促进“网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首先,我国政府应牵头统筹各方力量,通过政策指导和政策优惠,调动企业参与“网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着力改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实现网上互联互通,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载体。其次,以第三方支付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进行商贸往来时,电子商务拥有更多切实可见的优点。一方面,商家容易以便捷的方式联系到有相关消费需求的客户,卖家和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流;另一方面,虽然网上进行商贸往来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但网上交易有迹可查,相关的保障措施可以让买卖双方放心交易。而以支付宝为核心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手段,不仅可以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快捷的支付方式,也能为国内外商品的自由流通提供信用担保,我们可以将它在国内的成功实践经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最后,各国政府应加快完善互联网法律体系,同时要构建维护互联网安全环境的国际法律和公约,为“网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加快构建网络责任命运共同体,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4.完善制度建设,保障“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差异较大,都期望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来实现本国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沿线国家之间必然会有各种利益冲突和摩擦,这势必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和发展前景。所以完善制度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诉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要在现有国际制度和已经建立的“一带一路”制度框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具体来说,首先遵循积极引导、逐步推广的原则来推动“一带一路”制度建设。政府可以在“一带一路”接受度高的国家推动以议题设定、项目执行等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的实施,在试验成功的前提下逐步推动正式制度的建设进程。其次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总结出来的项目清单进行梳理,对在实践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有关制度设计的成果制度化,形成规范的制度规则。最后以已建立起来并在“一带一路”实践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的经济制度为引领,推动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生态制度等各个领域制度的建立,逐步把“一带一路”制度建设向多层次、规范化不断推进,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和保障。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哺“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我国顺应国际背景提出的突破人类发展困境的理论创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价值归宿。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推进和引领“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落地生根,为“一带一路”倡议打下牢固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实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反哺作用。

1.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落地生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必须要借助国家顶层进行宣传和讲解,同时也得依靠学者和民间力量进行传播。首先,应在国家战略层面树立“议题管理”思维,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议题,进行价值观传播。这是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进行传播并赢得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对中国提出的国际治理方式理解和认可的主要方式。利用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的实际贡献,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梦就是世界梦,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贡献就越大,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的成果,共同推动实现人类文明的复兴。其次,因为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战略意图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且主要是通过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的讲话和官方媒体进行宣传的,这种宣传难以让世界人民产生情感共鸣。所以要借助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与世界学者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交流研究,促使外界的学术领域真正地了解和认同,从而达到很好的国际认同效果。此外,还要借助一些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力量进行宣传。企业和民间组织接触到的是各国的人民群众,这比官方媒体的宣传更能激起群众的情感共鸣和认同。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良好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2.推动文明互鉴,实现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之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优势,不同文明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在相互竞争中互学互鉴、共同发展,推动不同文明之间实现碰撞和融合。但由于经济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悬殊,西方文明至今一直占据强势和主导地位,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价值观输出并进行和平演变,使得一些落后国家的文明被边缘化,甚至消失。我国主张在尊重各国文明差异性的基础上与各国文明和平共存、交流互鉴,反对文明优劣论与文明冲突论。在中华文明“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积极向沿线国家传播中华文明中包含的开放包容、友好和平的精神,让沿线国家和人民能够更深切地了解到,我国倡导的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国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存,这样世界各国才能认识到中国的文明理念,增强各个国家人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加深与沿线各国的友好关系。只有各民族文明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互鉴、包容共存、共同繁荣,才能真正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使“一带一路”成为超越文明对抗、实现人心相通的信任之路。

3.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国际旧秩序虽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并没有给予合理的关切和足够的重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经常受损,南北之间的发展鸿沟愈来愈大。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地要求各国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我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需要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例如在国与国的交往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冷战思维和强权意识,寻求最大的利益交汇点并尊重各国的核心利益,走对话而不对抗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道路。在遇到利益冲突与摩擦时,用对话协商的和平方法解决争端,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此外,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伙伴关系,以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来推进与各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减少阻力。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双艳珍

推荐访问:共同体 命运 人类 关系 建设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