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仓只拥有一尺厚的未来】北大仓是哪里

时间:2019-11-15 12:47:1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兰:

  

  你知道的,有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几天,我们还没有感受到春意,但这里的农人早早地下了大田。我们挺纳闷的,大地的冻土刚融化一、二寸深,还没有到耕种的时节,他们在干些什么农活?

  

  在腾克镇,在行走的车上远远望去,有的农人提着柳条编的筐子,弯着腰,一边走,一边拾起一块块的东西,它们是土豆?可是路旁的是大豆田,黄豆遗落在田垅里,他们能够把黄豆一粒粒地拾起?或者在挖野菜?可这个时候,除市场上卖的纤细的婆婆丁外,那是塑料大棚培育的,任何室内的野菜还没有产出叶芽呢。出于好奇,我们下了车,走向他们,走近了他们捡起的东西,灰黑色的,那是石头。这时,我们注意到了,有的耕地里,分布着小石块或者小石片,它们或者零散分布于田垅中,或者已集中在地边田头,有的已成小山。农人说,他家的地,最早没有这些石头,不用捡,可近几年,要年年捡了,如果不捡,到播种机耕时会损伤铁犁。

  

  在宝山镇,在路旁,在阳坡,在林地的坡脚,见到了一辆拖拉机,还有一老一少,正挥动铁锹,往车斗里装土,那是黑土,黑黝黝的、油乎乎,肯定是肥土,可以作为花土。这时阿钊想,这爷俩可有经济脑袋呀,这一车花土卖到华北或南方的城市,肯定值不少钱。阿钊下车,问他们,开花土公司呀?但出于阿钊的意料,他们说要挖十几天的黑土,运到自家的地里,盖上一层,种黄豆。年年都挖土盖地当肥吗?少的说,这几年年年挖、年年运、年年给家里的土地盖上薄薄的一层;老的说,他少时不用,他家的地就是黑土地,可现在,已成为灰土地了,还出现了花斑,中间的或者近坡顶的地已成黄土地了,肥力下降了,买化肥种庄稼,不太合算,开耕前也没有什么事做,估且运些黑土给自家的黄土地增点肥力。

  

  在郭恩河乡,一条土路,伸向一片大田,我们的车到达了田边,也遇见了一位农人,他开着拖拉机,给我们让了让道,问我们是干啥的。我们说,地质调查。他说,前面有沟,土路断了,过不去,如果要去,再过几天,要耕地了,他们会把沟里的路修好,就可以过去了,或者现在就在他家地里跑。我们等不起,车开到了沟边,一看有七、八米深,原先填坝形成的土路,已被冲得呲牙咧嘴,十分狰狞。我们的车,挂上四驱,突突地,沿沟边的地里跑,近百米,到了沟的头部,见到新填的沙土,想是这位地主最近修的路,便拐弯过了沟头,再拐弯,尽可能沿垅的方向上坡,突突突,车如在涛里浪尖,漫漫上爬上了山的鞍部,回头一瞥,好大的一块陡坡地呀,再往前头一望,好大的一块陡坡地呀,而其实,这一块地,从东坡升到了山鞍再降向西坡,估计有好几个平方公里。车下西坡,原先觉得易走,可不曾想,不远的地方遇到半米深的冲沟,再遇二、三深的冲沟,再遇更深的冲沟,我们的车只有遇沟躲避,遇沟再躲避,漫漫地变得聪明起来,近坡顶的林边,耕地里的冲沟最少、最浅,车最好走。

  

  阿钊把这三类现象联系在了一起,说这里的土地在变薄中、黑土在变灰中、耕地在侵蚀中。如果土地贫瘠了,土地消失了,不能再种植了,这里的农人还能是农人吗,他们就会沦为生态难民。在沦为生态难民之前,他们有多远的未来?未来是用时间来计量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时间里人拥有未来。但阿钊说,这里农人的未来,是要用空间来计量的,留住的土壤的厚度,就是他们拥有的未来。

  

  土壤有多厚?阿钊所知,这里发育的土壤多为暗棕壤与黑土,富含有机质,是小仙木冰期之后大地回暖,12000年来岩石风化加速,植物繁殖加盛,岩石风化后的矿物质与植物腐朽后的有机质融为一体,才形成的。阿钊所听,这里的土壤,在莫力达瓦设旗的1958年,还有一米多厚呢。阿钊所见,2011年早春,这里的土壤,多数在一尺厚呢。

  

  一尺之下,就是志留纪的变质砂岩、就是石炭纪的花岗岩、就是白垩纪的玄武岩、就是古近纪的砾砂,它们坚硬,它们不含有机质,它们不经风化不能给植物提供任何的养份!把这一尺厚的生长植物的土壤剥去,它们就会赤裸裸地暴露在季风之中,它们就会形成一块块的砾、一粒粒的砂,在风暴中就会飞沙走石,就会形成沙暴,这片土地,也势必形成了只有飞沙走石的石漠、沙漠,没有植物,更没有动物,那是绝对不同于北大荒的荒地。

  

  莫力达瓦,是全国的大豆之乡。成为大豆之乡之前,不说人口稀少的1958,不说大量北京知青、浙江知青和转业军人涌入的1969年,单说改革开放后的,1995年的耕地面积为253404公顷,2005年的耕地面积为459387公顷,十年中耕地面积翻了一翻,滚了一滚,整个旗粮食总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开垦耕地面积的增加。而这一翻、一滚,大片的原始生态系统荡然无存,原生的深埋于黑土之下的坚硬的砾石、黄沙在铁犁与洪水的怒号声中滚出来了,相当于勇敢勤劳的人们打开了潘多拉这一生态的魔盒。

  

  许多公民都感受了北大荒开垦的光辉业绩。有人统计,仅仅是黑龙江垦区,1947年产粮仅仅是480万斤,1995年年产粮达到了100亿斤,相隔48年;2005年产粮一下子突破200亿斤,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还有令人激动的是,2009年产粮达到历史性的300亿斤!从200亿斤增加到300亿斤,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产粮的增加,一方面依据天开垦面积的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深耕技术的应用,耕作深度达到了40厘米,把灰土之下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翻到了作物根系易于触及的浅层。

  

  40厘米,超过了一尺,快触动贫瘠的砂石了。只有一尺厚未来的北大仓,能够换算成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阿钊说,他不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如同毛乌素沙漠的北大荒漠。

  不知道毛乌素沙漠曾经像江南鱼米之乡的——竹

  

  2011-4-11于尼尔基水库宾馆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