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牌坊【东陂圣旨牌坊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0-01-07 10:36:3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在古代,牌坊是崇高荣誉和权威的象征,是历代朝政为表彰显宦节妇、功臣世家而建,树牌坊是彰德行、沐皇恩,流芳百世之举。古代牌坊分三等,分别为御赐牌坊、恩荣牌坊和圣旨牌坊,御赐牌坊为皇帝下诏,国库出资建造,恩荣牌坊为皇帝下诏,地方出资建造,圣旨牌坊为皇帝恩准,地方家族出资建造。

  

  古镇东陂的牌坊是一座圣旨牌坊,为镇上单氏家族所建。

  

  东陂于明末立镇,当时镇上居住的主要有谢、关、单三大望族。据东陂单家族谱记载:单姓始祖单伯聪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58年)迁居东陂......七世祖单兴诗(1799——1879)字思正,号藻林,道光乙由拔贡,壬辰顺天举人,乙未科进士,钦点户部主事,升山西司员外郎,浙江司郎中,临江府知府......。据说单兴诗为官清正,政绩昭著,深得朝中器重,百姓拥戴。清光绪皇帝为彰表其功德,诰封其妻室子孙,并恩准其在家乡筑建圣旨牌坊,单晚年归隐故里,他一生为官清廉,积蓄不丰,未能在她有生之年建好圣旨牌坊,临终前托付副室汪氏完成夙愿。单兴诗娶妻三房,原配廖氏、侧室赵氏均比单早逝,单逝世后,家中之事均由汪氏操持。汪氏,人称三二奶,她与丈夫一样,与人为善,好做善事,在镇上口碑甚佳,在家族中威望极高。单家族谱记载:三二奶(汪氏)勤俭治家,好善乐施,十修家谱,重建祠堂,尊崇祭祀,善于蓄积......。为实现丈夫的的遗嘱,她勤俭持家,累积钱财。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三二奶见建筑牌坊的积蓄已够,便征得族人同意,决定倾尽家中积蓄,立建圣旨牌坊。

  

  圣旨牌坊始建于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竣工,历时两年多。牌坊立建在东陂石板街口南端,座南向北,横跨石板街。牌坊属四柱三孔楼牌式样,分顶层、头层、和底座,青石雕刻,雕工精致,宏伟壮观。顶层是八仙神游图,为镂空浮雕,只见铁拐李手柱拐杖、张果老倒骑驴、曹国舅拍着云板、何仙姑手持莲花、篮采和挽着花篮、吕洞宾持剑拂尘、汉钟离手摇棕扇、韩湘子口吹横笛,众仙神态各一,惟妙惟肖。顶端雕着莲花和葫芦,夕阳西照,祥光闪耀。头层四根一尺八寸见方、6尺高的雕花石柱,东西两端各托住一条鳄鱼,鳄鱼口衔着横梁,中间两柱镶一块1尺厚的大块青石板,青石板两面竖刻2尺大小的圣旨阴文正楷大字,大字两侧镂空浮雕双龙戏珠,玲珑剔透、栩栩如生。两端小孔镶嵌石板并横刻正楷阴文,北面右刻章龙、左刻昭凤,南面右刻重贤、左刻纳良,字体遒劲刚健,字四周刻鱼虫花鸟浮雕。牌坊底为四柱莲花托底石座,每个底座足有20多吨重,南北长6尺,东西宽3尺,高3尺,中间三孔道,中空1丈3尺,与石板街的宽度一致。底座上面分别竖四根长3尺、宽2尺、高9尺的滚花浮雕石柱,四根石柱顶端横架三节成一线的横梁,横梁宽约3尺,两端装饰卷浪浮雕,中间刻有中华民国二年建魏碑体文字。整个牌坊高2丈许,宽3丈5尺,南北纵向6尺,占地面积220尺。

  

  筑建东陂牌坊用的青石源于离东陂2公里外的坳仔大塝岭,从石场至牌坊建址,一段是古驿道,一段时田埂泥路,既无水路,又无车路,偌重的石墩、石柱要运下来谈何容易!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祖辈的聪明才智:他们先把古驿道和田埂泥路平整、填实,加宽加固,然后在路面上铺一层稀泥,面上横放碗口大小的圆形硬木,把石墩、石柱、石坯套放在圆木面上,靠人力推、拉、撬慢慢滚动而前。据说运一块大石坯或石墩到牌坊建址处,往往要两、三天,足见当时筑建牌坊的艰辛!

  

  一座牌坊,就是一段历史;一座牌坊,就是一个故事!牌坊不仅是一种装饰和模式语言,也承载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埋藏一段段后者的历史,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东陂圣旨牌坊背后有着单兴诗清廉为政、政绩屡屡的辉煌过去,也有着三二奶勤俭持家、苦心经营的辛酸故事,由此,它又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勤政廉政、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精神。东陂圣旨牌坊集雕刻、绘画、书法于一体,是一件国内罕见的雕刻艺术品,也是岭南建筑的精品。

  

  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样一件艺术精品,却在文革期间被人为毁坏。东陂圣旨牌坊不复存在,我们尤记的是牌坊背后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和故事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东陂圣旨牌坊的精神永存!期待这件艺术精品得以重建现。

  

  (阿松于2014/7/22)

  

  

  赞                          (散文编辑:可儿)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