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灵魂深处对话――教学反思

时间:2020-11-08 09:40:5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教师灵魂深处的对话――教学反思

【摘要】本文就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作了肤浅的探究,从教师的思想认识、理论研习到反思的返璞归真作了可行性的分析,对如何提高教学反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反思内涵;理论研究;反思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24-02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对自己教学的审视、梳理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许多教育家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育名家们的至理名言证实了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坚持撰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反思不仅有利于自己的教学,使之认识到教学中的得与失,同时对提高自己在该学科上的研究也大有益处。教学反思其实是教师自己灵魂深处的对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智慧不断地丰富,教学理解厚结而薄发,也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从而找到与众不同的课堂生活创造力。

一、提高认识,拓宽内涵

每位教师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因循守旧仅仅满足于完成课堂教学,很少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教学效果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则是空话连篇。因此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机会和条件。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练习起来。经常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教师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也是教师从教书者的角色走向通往研究者的阶梯。

当今社会,任何一位教师在教学更新的征途上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思维模式和实践水平。如果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把其教学理论与教学有机地相结合,其反思也就越深刻。当然教育理论不是凭空地产生的,它根植于教师最丰富、最朴素、也最深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通过实际的教学才能激活其反思思维,开启其反思智慧,从实际教学中找到与其对话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从教学工作的低层次、浅水平,多重复的樊笼中走出来。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成为一个对自我实不断思索的“反思实践者”只有对教学情境、教学细节进行深刻的关注和细致的观察,才有可能实现对教学进行全面的、深度的反思。通过反思感悟教学的成功之处,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激情与力量,引领教学走向更加辉煌的殿堂。通过反思也可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让自己深知教学是个不断趋向完美的过程,要始终保持质疑问难,从而不断增进进取的恒心与信心。在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习行为是否得到改善来判断反思是否成功、有效、从而提高教学反思水平。教学反思归根结底是教师本身对其的认识程度,只有反思之形,而无反思之神,不能真正从自己的灵魂深处对教学反思有清晰的认识,就难以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

二、研习理论,厚结薄发

许多优秀的教师在总结其专业发展成功经验时,普遍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只能告诉我们“教什么”,而理论知识的学习,则会让我们懂得“怎样去教”。这是许多教师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而获得的。要想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就得研习教学理论。许多教师之所以难以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缺乏的恰恰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认为只要把课上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似乎与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毫无任何关联。殊不知,理论的缺失正是导致教师们不能很好进行反思的重要原因。没有任何教学反思作为基础,任何的反思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空洞乏味。因此在教学之余教师要不断地研习一些与自己所教学科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将点点滴滴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形成理论指导实践的活动,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反思言之有物,而脱离生动的教学实践,闭门造车只能是无源之水。其结果所写的教学反思只能是浅水一潭。因此理论的研习恰恰是教学反思的依据,有了理论的指导才能使教学反思的内容更深刻化。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常常感悟到为何有时教学效果并非十分明显,此时教师可依据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进行反思。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心理上是通过对来自外部世界的输人进行建构,从这种教学观出发,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与中介。为此,应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承担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责任。

构建注意教学观认为教师担负起促进者的角色。把英语教学作为建构意义的过程,要求教师放弃权威主义的角色,转而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教师的职责不再是评判学生应答的正确与否,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仔细倾听学生们建构的不同意义,并鉴别、分析这些意义,以鼓励学生对不同意义展开讨论。教师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学习各自不同的背景和学习经验,尊重、接受学生对学习材料所作的各种解释,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英语文化中人们解释词语和经验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建构理解英语文化的语言基础。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探究态度和自我协调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确定阅读、听说、写作目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领会自己回答问题或阐明观点的思路;探索发散式的各种解释,思考课文对个人的意义根据课文作批判性判断,增进批判思维的意愿反复阅读和重新写作,会反思、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这些教学措施,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持续集中注意力,并容忍失败,坚持探求多种意义,重新组合各种观点,从而对建构意义进行反思性监控,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通过这些理论的指导和在教学实际后的反思会使教师的眼前豁然一亮,感悟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在把握规律中不断超越自己。

  三、走出误区,返璞归真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后的感悟,而现实中许多教师常常把教学反思当作是完成某一硬性任务,是迫不得已必须的情形。把本应充满生机、探究的反思过程视为机械的任务。这样形成的教学反思其实只是一种作秀。其结果所出现的教学反思常常脱离真实情感的的融入,缺乏对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思索,这能是一种形式化的、看点化的的表现。而教学反思是立足于教师自己的情感、智慧、以及根植于自己课堂教学实践,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不断地的批判性思考,以期达到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实现教学效率最优化的一种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自己走出教学反思的误区,如果其反思的内容并非源自自身丰富教学的实践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仅仅是依靠从“复制”到“粘贴”,一味地借鉴他人的成果,最终所形成的教学反思只能是纸张的堆积,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毫无任何的价值。

纵观许多教师的教学反思不难看出,大多数教学反思的内容反映的是个人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改进的措施等方面加以论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二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方面的深层次的反思。常常局限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教学的效果等方面作一些分析,而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却寥寥无几,常常是凭个人的一管之见进行反思的内容,而这样的反思其实是处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对教师的后续教学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对课程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问题进行反思,这能体现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思路。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将自己教学设计上的精当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并反思。这种反思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

除此之外,许多教师常常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往往由于繁忙的教学工作而使其中途搁浅。这种半途而费的态度实在不可取。要想成为名师型的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想,有时这只是惰性的表现。只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万事都能成功。教学反思既可是长篇大论的文章,也可是平时的教学随笔,教育日记,教师可把自己的心灵对话、感悟、困惑变成文字。因为教育理念可以朴实地阐述;教育情感可以诗意地抒发;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教育现象可以激情地体现。只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也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教师的自身发展,教师的教学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促进其不断地成长。因为反思是教师个人成长的觉醒,是教师灵魂深处的对话,是教学智慧的提升;也是教学思想升华的体现。因此教师应深刻地领会教学反思的内涵,用心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把教学反思作为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精神,才能让反思返璞归真,从而走上幸福的研究之路。

推荐访问:教学反思 反思 深处 灵魂 教师灵魂深处对话――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