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人【赫哲之旅】

时间:2020-03-19 10:21:4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那是二00八年六月十五日,我和二哥、二嫂一行七人驱车前往街津口。我们从青龙山出发,六月的骄阳还没有抖落林翳间草木上的露珠,在高低起伏的白色路面上面包车像一只毛毛虫,大约行驶四十分钟,我们便到了。

  

  我们的面包车没有在其他地方停留,径直开往钓鱼台的上脚下,山南是七十度的陡坡,我们拾级而上,倒还不太费力,当攀登到山顶时早已大汗淋漓了。最活泼当属十二岁的女儿,曾随舞蹈班来过,很自然,很兴奋的跑在前面,快看!前面就是吊桥。我寻声过去,便一眼望见吊桥,连着孤零零的石崖,早已退却的江水并不使人在吊桥上心惊胆寒。石崖上有一座亭子,想必就是钓鱼台了。

  

  我们便在吊桥、亭边临江拍照,正遇到一个旅游团。

  

  赫哲水,赫哲山,三山环绕一水弯。最是地杰人灵处,不亚塞北小江南。一个十七八岁的导游小姑娘身着黄色的赫哲服站在钓鱼台的亭边,用清脆的嗓音和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述着赫哲族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我望着这夏日的江水和江水中翠绿的小岛,环顾着这完达山的余脉,似乎从拾级而上踏过吊桥的瞬间,思绪连同浩淼的江水一起起伏,淹没由近而远,由远而近的挂着中国国旗的游船的马达声中。当我思考着赫哲村由来的时候,导游小姑娘背对江水侧身指着北侧石级下的一尊手持钓鱼杆的老人石像作解说:相传许多年前,这里荒芜人烟,有一位老人来到这里,看到这里有山有水,便决定在这里定居,以打鱼为生。老人的名字叫‘垓津口’,‘垓’就是街的意思,后来就叫‘街津口’了。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寻去,真找到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

  

  赫哲渔村如今经过精雕细琢,经不起小家碧玉,失去了原始的古朴,现代文明正在掠夺这里的原始底蕴。渔村不是那时的渔村了,鲜鱼不是那时的鲜鱼了,风景不是那时的风景了。赫哲人也用现代思维了。自然景观有了人文因素。那哨所和中国界碑是永远不变的。游船上的飘扬的五星红旗是那样的神圣不可侵犯。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之旅 赫哲 德惠赫哲 德惠市长赫哲妻子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