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的一瞥 [温州一瞥]

时间:2020-01-16 10:54:5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温州一瞥

  

  温州距杭州四百多公里,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一大早驾车出发,赶去温州。

  

  对温州最初的印象,是在很久远的孩童时代。大约是七几年的时候,我刚好十几岁。那时的农场还是兵团建制,我们是黑龙江省第十一建设兵团,兵团里有很多知识青年,她们来自全国各地,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男男女女一大群,分散在各个连队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她们年轻,有朝气,有文化,有见识,带着大都市神秘、高贵的气息,成了我们心目中的男神,女神,也成了遥远的大北方黑土地上一道亮丽多彩的风景线。

  

  其中有个温州青年叫陈明朗,是团部邮电局的邮递员。隐约地记得,他总是骑着一架墨绿色的大自行车,在团部里兜着圈子给各家各户送信。

  

  不知道什么缘由,他和我家建立了很友好的关系,经常来串门,有时会留下来吃饭,我们都叫他陈叔。

  

  陈叔有个手艺——会做衣服。后来听我妈妈说,陈叔的爸爸是个裁缝,曾经语重心长地跟陈叔说:学会裁缝手艺,只要有一把剪刀和一副尺子,就不会挨饿。,陈叔很听话,本本分分地学起了裁缝手艺。

  

  那时,每户人家一家大小身上穿的衣裤,脚上穿的鞋袜几乎都出自当家主妇的一双手。我妈妈的手艺一般,做出来的东西总有些地方不合适,比如袖子上的不端正,裤子的档太长或太短,做成后,总能听到我姥姥的一声叹息,好在小孩子们也不讲究,乐呵呵地穿在身上还挺美的。

  

  我妈常请陈叔到家里来做衣服,陈叔做的衣服不但穿上合身,式样也好看,比如做衣服的口袋,我妈通常是把一块四四方方的布直接缝上去,陈叔会做出一圈花边,或做成一个桃形,这也算那时的一点点时尚了。他还会做中山装,据说中山装很考验一个裁缝的功底,板板正正的领口,四个带翻盖的口袋,局部还带衬里,穿起来笔挺。我爸爸就穿过陈叔做的一套中山装,很气派潇洒。

  

  所以,一说去温州,我脑子里立即闪出了遥远年代的那个苍白清秀的温州知青——陈明朗。如今,陈叔也有六十多岁了,他在温州的哪个角落呢?他一切安好吧?

  

  这样看来,我对温州的认知,也仅仅限于两个字的地名,和三个字的人名而已,而我并未去过那里。

  

  收起遥远的思绪,眼前就是这个春天的早晨,飞奔的汽车和车窗外流动的风景。

  

  春天的早晨,丽日明媚,刚刚苏醒的城市沉浸在透亮的空气中,清新脱俗,神采奕奕。我们穿过高楼林立的的城市中心,跨过城市边缘,眼界渐渐开阔起来。一片一片平整的田地一闪而过,高起的山丘上的茶园被打理得整整齐齐,如梳着精巧发式的美人的头,忽地向后躲去。我悠闲地坐车的后排,零零星星的温州记忆时隐时现。

  

  兵团的知青每年都有探亲假,大多都选择在过年的时候回去。他们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了,把当地出产的葵花子,松子,大豆,木耳,蜂蜜......大包小包地带回城市的家里,那时城市并不富裕,平民百姓人家条件很艰苦,这些北方土产很实在,很实惠,能改善一下当时食品的匮乏的状况。

  

  每个知青,都会和车队的司机师傅搞好关系,这样他们从农场搭车,到最近的鹤岗市火车站就很方便了。我爸是司机,家里就常有知青走动。他们回来时总会带点城市里新奇的玩意儿,比如:上海奶糖,天津的麻花,哈尔滨的香肠......撩拨得我们心里痒痒的,几次三番地在梦里咽口水。而温州的陈叔叔会给我家带回来一大包茶叶。南方的炒青口味清淡,我爸喝惯了的茉莉花茶味道浓郁醇香,那绿茶就不对他的口味,被丢到角落里直至发霉,扔掉了。

  

  再次回过神来——车子开出杭州不久,就有起伏的山脉生长出来,山上的色彩就像油彩泼洒上去的,底色是浅绿的,再叠上一层深绿,再涂抹上几块浅黄,血红的杜鹃花,或不知名的紫色的、白色花朵点缀其间,这幅大自然的随意之笔太美了!让人过目惊叹。

  

  再捋捋温州的脉络——温州地处浙江东南部,是多山的一带。这一路,会路过诸暨、仙居、新昌、台州、乐清。山势渐渐升高,路也愈加蜿蜒曲折。

  

  自八十年代改革开发之初,温州这个地方就天下闻名了,它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温州人吃苦耐劳,智慧精明,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打造,温州成为浙江省区域的中心城市之一。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温州的龙岗镇,据说龙岗镇享有全国小城镇示范镇,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镇......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趁出差之机,时间的空隙,看一看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小镇,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

  

  当山开始一片一片展开在面前的时候,车子就开始穿山洞了,大概穿过了四十多个隧道,最长的有近五公里。我们的车向前行进的时候,偶尔会看见,一列高铁在斜上方划过,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它向利剑一样穿越一层层山脉,跨过一条条江河,到达人们想去的地方。感叹人的力量太伟大了,这样的宏伟工程造福现代,恩泽后世。

  

  我又想起,八十年代中期,兵团已经改为农场,那些来自城市的知青又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城市,温州的陈叔叔也返城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知青时代结束了,他们带给我们这群懵懂少年的绝不仅仅是眼能所见的几件新奇的玩意儿,让我们对外部世界有了向往,对前途有了思考和憧憬,继而转化成改变命运的努力、拼搏和坚持。我的老师当中就有很多知青,一直教到我考上大学。

  

  88年大学毕业之后,我来到了杭州工作,不知道怎样的原因,陈叔知道了这个消息,从温州赶来看我,还是带着一大包当季的青茶。面容不再清秀,沧桑厚实了很多。陈叔说,他做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才到杭州,那么远的路途颠簸,挺让我感动。

  

  而现在,从杭州到温州乘高铁只要两个多小时,开车也只要四个小时,这样的变化太大了,有时都让人感到惊诧!并且这样神奇的变化每天都在上演!

  

  我一路想着心事,思绪穿越在当今和久远的通路里;一路看着风景,一座座青山,一座座城市,自然的,繁华的在眼前交替闪现,一切都蕴含着自然和人类伟大的力量!

  

  路途像缩短了一样,中午时分,我们就到了温州的龙岗镇。

  

  真是名不虚传,繁华的商业街,万达广场,华润万家,这些品牌商城驻扎其间,各种名牌商品云集,人流如织、车流如河,鼎沸兴盛。住宅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显示着当地人较高的生活水准。不愧是全国名镇,第一眼的印象分就打了个高分!印象很深的还有随处可见的庙堂,行善积德成了当地人的日常功课吧?

  

  走进工厂,机器运转,工人忙碌,老板殚精竭虑,筹谋发展。这就是温州人创业、守业的经典模式。一个个这样的企业聚集在这里,成了经济发展高速列车的轨道,支撑着它穿山越岭,飞速向前。

  

  主人介绍,龙岗这个小地方,从五个小渔村到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从农民城到产业城,从产业城再到小城市。先后获得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四张国字号金名片。石破天惊的创举,曾让世界为之震惊。

  

  匆匆忙完工作,我们又走进夜色里的龙岗,酒楼饭庄灯火辉煌,高楼大厦霓虹闪烁,放眼望去,一副大都市的豪迈气派。好客的主人带我们我们品尝了当地特色的海鲜,特色的温州拌面......一大桌精美丰盛的菜肴让我们大饱口福,钦敬主人的热情、有礼。

  

  龙岗只是温州的一角,忙碌的间隙里,匆匆一瞥也只让我们领略了它的点滴风情,至少三十年前与温州的那点缘分能延续到今天,也算了却了我的心愿。

  

  后来,和陈叔叔的联系中断了,在温州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他的生活也一定会美满幸福!

  

  晚风温柔,心情美好,勤劳的人民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也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愿我们的盛世年华绵远流长,我们的人民富足安康。

  

  晚安,温州!晚安,龙岗!

  

  2017年4月15日星期六

  

    赞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