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建筑实习考察报告

时间:2020-11-04 09:45:1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平遥建筑实习考察报告

实习名称 :___建筑认识实习 ___ 专 业:___

年级班级 :___

小组成员 :_ _

指导教师 :

2011 年 9 月 21 日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结合所学的知识,理解平遥古城的规划。能从规划的角度看待古城的总平面和 道路交通的分布。而且能从县衙、文庙、镖局等的平面图中找到古代规划的共通 点,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实习地点 : 平遥古城

三、实习时间 :2011 、7、19——2011、7、21

四、正文

( 一 ) 平遥古城简介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地区南部,东连祁县,北接文水,西临汾阳, 南靠沁源,西南与介休接壤,东南与武乡、沁县毗邻,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 汾河 斜贯县境西北。平遥古城位于县境西北的惠济河、柳银河冲积扇尾部,地势平坦开 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柳银河沿城南流过,沟通了整个护城河体 系。平遥是一座具有 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于 1997年 12月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 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2009 年,平遥古城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 古代县城。

平遥旧称“古陶”, 县城附近地区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春秋时代为晋国古 邑,战国时为赵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立郡县,在现文水境内设置平陶 县;西汉时又再现平遥境内置京陵、中都二县;经三国、两晋,北魏时中都县迁往榆 次县境,移平陶县至此地。后因避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改名平遥,并将京陵县并入 平遥,遂成现在的建制,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侵 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 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 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 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 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 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 已的佳地。

(二)平遥古城墙

平遥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南北

长均为1500米,朝向为南偏东10度-15 度,占地约2.25平方公里。东西北三 面城墙基本为直线,“为南面顿缩崛 若龟状”,依中都河蜿蜒而建。平遥

古城墙,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是

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

城墙。城墙周长6161.7米,明清两代

先后有25次维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 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 砖砌排水槽77个,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 4米。城周辟门六道, 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外侧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有 3000个垛口、72座敌

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平遥古城按照相传的“山水朝阳 ,龟

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说法,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 城”。,它卧于汾河东岸,太岳山北麓,突出了长生不老、固若金汤的寓意。传说 古城六座城门各有象征和喻意。南门为龟头,面向中都河,可谓“龟前戏水,山水 朝阳,城之修建,以此为胜”,南门外原有水井两眼,喻为龟之双目 ;北门为龟

尾,是全城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流经此处;东西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 下西门和上东门的外城门向南开,形似龟之三足向前屈伸唯有下东门的外城门径直 向东开。

古代筑城做龟形,概出自远古时期以龟甲卜宅相地的滥觞,加之龟在民间信仰 中为灵物,是长寿永久的象征,以城市附会龟形,取其吉祥之意,已达成一种良好 的愿望。

(三)平遥街巷

平遥古城不仅保存着古老完好

的城墙,而且集古寺庙、古市楼、

古街道、古店铺和古民宅为一体,

构成了一个布局合理、结构完整、

井然有序、气势恢宏的古建筑文物 群。平遥古城的格局以南大街为中 轴,市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 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蜓巷”的道路 网络。据说由城墙和各大街小巷组 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成龟腹甲 文状,将一个构思巧妙、设计严谨、

体形完整的城池,以龟体的形象充 分展现出来。目前城内基本保持着 明清时期的道路格局。城内的公建 亦严格恪守左祖右社、文东武西、 寺观对置的营建布置型制,即左城 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 清虚观、右集福寺的对称布局。城

内原有五十余座庙、寺、观、坛、

庵、殿、楼、台等各类公共建筑,

十余座牌坊将它们相连,秩序井然

的分布于古城之中,形成整座古城

的控制性景观,而统摄全城整体布局的核心是金井市楼。平遥古城内的街道、 商店和民居都保持着传统的布局与风貌。街道呈十字形,商店铺面沿街而建。铺面 结实高大,檐下绘有彩画,房梁上刻有彩雕,古色古香。铺面后的居民宅全是青砖 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整座古城呈现出一派古朴的风貌。

(四)平遥县衙庙宇

这座古县衙,位于平遥城内西南

部之政府街(旧称衙门街),坐北朝 南,南北中轴线200余米,占地面积 26000余平方米。始建年代无考,据 旧县志载,明清时期都曾有过大规模 的增建与改筑,始成后来的规模。衙 门外东有风水楼,南有照壁,衙门内 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仪 门、牌坊、六部房、大堂、宅门、二

堂、内宅等建筑。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尚有土地祠、戏台、粮厅、督捕厅、牢狱

建筑,主从有序,符合封建时代官府衙门前朝后寝的格局特点

平遥城隍庙建于明嘉靖年间,清 同治期间重修。现址中轴线上仅存三 进院,即城隍庙的前殿、大殿和寝宫 西有财神庙,东原有皂君庙。前殿屋 顶全部用蓝黄琉璃瓦覆盖,拼成“方 胜”图案。脊兽造型优美,远远望去, 整个屋顶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平遥文庙建筑原由三大建筑组

合而成,中轴为文庙,坐为东学,右 为西学,后位超山学院。文庙原为四 进院,在中轴线上有棂屋门、大成门、

明伦堂、敬一堂和尊经堂等主体建

筑,东西轮廓对称。庙前有水池、云

路、完全按曲阜孔庙而建。现存的大

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金大定三年

重修。殿前月台宽广,设有石雕钩栏

维护。殿前平面为正方形,宽广各五

间,单檐歇山屋顶。檐下斗拱雄浑硕

大,檐柱微向内倾斜,角柱略高,有

明显的侧角和升起。屋顶、斗拱、墙

身三段尺度和谐,比例优美。大殿平

面布局,用柱方法,斗拱结构等,都

具有宋代建筑遗韵,尤其檐下利用大斜梁代替铺间铺座,更是罕见特例,具有 很

大文物价值,

(五)平遥民居

平遥民居像国内其他许多地区的民居一样,平面布局为严谨规整的四合院形

式。一般的院落包括正房、厢房、倒座、大门、垂花门、影壁等等,由此构成

系列的院落空间。正房位于宅基最后端,左右两端对称,轴线明确。主从有 序。

较为独特的是,平遥民居的正房多为砖拱窑洞,有的宅院厢房甚至倒座也是窑 洞,

而建在正房屋顶上的风水楼或者风水影壁更是别具地方特色。

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 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 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

“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

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 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实则是因 为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 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 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 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 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民居实例之南街8号(附图1、2)

这是平遥城内保存较好的锢窑型四合院之一,内外两进,坐南朝北。宅院由宅 门为起点,随着向内院的行进而逐渐展开。空间组织虽不复杂,但层次丰富,空间 性质也不断由“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转化,属于典型的平遥四合院院落制 式。倒座五开间,屋顶为内向单坡顶,正中开间较小,为大门通道。门洞上建一垂 花门式雨搭,比例修长挺拔,与高达封闭的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进院东西厢房 各开三间,均为木构单开门。二进院的过厅为五开间窑洞,但两端开间过窄,西侧 有一通向内院的通道。过厅中轴线上设有一垂花门,左右隔墙上各有一影壁,上部 建檐,下有须弥座,正中设一小土地祠,权作门卫之用。过厅在面向内院一侧建有 披檐,沿东院墙设有楼梯,通达过厅屋顶。二进院两厢为木构三件,内向单坡顶。

 正房为五开间锢窑,东侧稍间为储藏空间,西侧是通往后街的门道。窑前有精美木 披檐,雀替上以透雕形式雕有戏文故事。过厅与正房披檐下均设有排水管,同时在 地面的相应位置铺设石板,以防被雨水侵蚀。披檐前东西两侧各有一部可上正房窑 顶的楼梯。窑顶的中轴线上建有一座风水影壁,一方面弥补了正房比两厢略矮的不 足,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屋主趋急禳凶的心理需求。 (六)平遥票号

票号又叫票庄、汇票庄,是为

适应县际间贸易的发展所产生的

一种专门性的商业金融信贷机构,

它骑着调剂不同地区间资金调拨,

促进商品流通的作用。在平遥各票

号中最为著名的是日升昌票号。日

升昌分号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包办

全国各地的公私汇款。清咸丰,同

治为鼎盛时期,光绪年间已经在在

外设立分号40余处。因此,日升

昌曾以“天下第一” “汇通天下”

而闻名。到清末民初,随着现代银行的兴起,票号逐渐被取代。辛亥革命爆发 后,经营了 100多年的票号也随清政府的灭亡而纷纷倒闭。

票号实例之日升昌(附图3)

日升昌总号铺面建于清咸丰

年间,位于平遥城内西大街南侧。

 院落坐南朝北,南北长68米,东 西宽21米,建筑面积1300余平 方米。临街铺面面阔五间,中间 是通道,两边为柜台。铺面沿街 安厚木板门,台基高筑,气势壮

观。屋檐下施彩画,悬挂店名牌

匾。铺面内共有三进院落,院屋

第一进东西两侧各有柜房两间。

二进为职员住处和客房,东西各 三间。正面为中厅三间,为进行汇兑业务的场所。在中前檐的双柱上,挂了一 幅精彩的对联,表明了日升昌业务的繁荣兴旺 : “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 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中厅上建有楼房,作仓储使用。紧靠中厅南檐接出半坡顶 平房三间,中间为走道,两侧各有一小套间。最后一进是贵宾及高级职员住处。除 正院三进外,东侧另有较窄的跨院,有廊道通往南端后门,内设厨房、马厩、马倌 住处及其它附属用房等。整个院落建筑布局考究,功能合理,墙高宅深,饶有气 势。为安全起见,外墙之上都架有铁丝天网,网上有响铃,临街前后大门一关,可 谓万无一失。

五、总结 平遥古城不但有完整的古城墙,城内还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道路结构和整体 布局,而且保存着大面积的民居建筑群和传统街巷景观,这些遗产共同构成了平遥 古城的整体特色和综合价值。作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是全民族的珍品,是 最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对平遥建筑的考察,我们深深地领略了古代建筑的精细与 宏伟,中国古代建筑的风采,提高了我们对如何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的认识,对我 们以后学习城市规划,保护历史文化,继而发扬历史传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推荐访问:考察报告 平遥 实习 考察报告 平遥建筑实习考察报告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