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万名市民文明行携手共建文明城”主题活动倡议书_316

时间:2020-10-22 08:36:2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公文 “万名市民文明行 携手共建文明城”主题活动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建设“生态强市、魅力 XX ”做出的

重大部署, 是为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是增强市民 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XX这座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秀美的生 态之城、厚德包容的人文之城, 更应该早日成为全国知名的文明城市。

 要实现这 个目标,需要每一位工作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的参与支持, 需要全体市民齐心协力、竭尽全力、不懈努力。在此,市文明办向全体市民发出 如下倡议。

1、 积极参与“万名市民文明行,携手共建文明城”主题活动。广大市民作 为城市的主人,要树立“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大力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文明风尚,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带头遵守《市民公 约》和《行为守则》,带头感悟文明、理解文明、倡导文明、实践文明。

2、 自觉投身城市环境秩序治理活动。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广大 市民要自觉参加所在行业、单位、社区的创城宣传、环境清洁、秩序维护、文明 交通引导、城区美化等志愿服务活动,参加治理城市非法“小广告”“牛皮癣” 行动,为建设优美整洁、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身体力行、贡献力量。

3、 培育良好的文明行为。增强文明意识,提高文明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 关键。广大市民要自觉革除不文明陋习,劝阻抵制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写乱 画、乱扔乱倒、乱停乱放、损坏公物、举止不雅、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让公 共场所的公共道德、公序良俗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4、 创造文明畅通的交通秩序。车辆急剧增加,对城市交通带来严峻挑战。

 广大市民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做到文明行车、文明行走,文明礼让,不乱穿马 路,不闯红灯,不乱变道、不乱加塞、不乱鸣笛、不乱强行,严格按照标识标线 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大力倡导车让人, 人让车, 车让车, 人让人,让出文明, 让出安全,让出秩序,让出友爱,让游客和市民出行更方便、城市交通更有序。

5、 友善礼貌接待外来游客。

 作为旅游城市, 你的一言一行都是 XX 的代言人。

 广大市民要热情好客、明礼诚信、团结互助、方便他人,合理安排在景区景点的 休闲娱乐,主动为游客提供车位、座位、就餐场所,用便利服务、微笑服务、文 明服务,充分展示 XX 人讲文明、懂礼仪、重信誉的良好形象,做“文明有礼的

XX 人”。

6、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活方式提出更高要求。

 广大市民要勤俭自强、节约资源、节俭养德,实行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和污染排 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力所能及把社区、居住小区的环境建设好、维护好、管 理好。

市民朋友们,一言一行总关情,携手共创文明城;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 象美十分。让我们携起手来, 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共同营造“创城为我、 创城有我” 的大局意识和浓厚氛围, 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让文明之风根植于 每个市民心中,让文明之花盛开 xx 大地,以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 力量!

为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营造我市清朗网络空间, 我们共同向全市发出 以下倡议:

一、坚持依法办网。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互联网新闻 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互联网法律法规,杜绝新闻敲诈、有偿新闻、有偿删帖等 违法违规行为,不给各类有害信息和违法言论留任何空间。

二、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建设与管理,强化网络运营主 体的政治意识、 道德意识和职业操守, 不发布和传播谣言及虚假信息。

 坚决抵制 低俗色情、 暴力恐怖、网络欺诈、侵权盗版等违法信息, 不以负面炒作获取关注, 杜绝违法违规开展业务。

三、强化行业自律。

 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信息发布, 坚持提供客观、 真实、健康的网络内容产品。强化行业自律,恪守行业规范,不登载违法广告, 对侵犯隐私、侮辱他人、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信息及时删除,不转载、不推送、 不跟风、不炒作。

四、坚守“七条底线”。坚守“七条底线”: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 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 信息真实性底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五、自觉接受监督。

 自觉接受网信部门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

 开设举报电 话、举报邮箱,畅通网络举报渠道,建立全天候举报制度,真诚接受社会监督。

 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认真整改,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推进依法办网、 文明用网。

六、加大正面宣传。以正面鼓劲加油、助力 xx 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 宣传推介 xx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良好的生态,精心策划、深入挖掘,通 过网络媒体全方位、多形式传播展示 xx 新形象。

网络信息大家共享, 依法办网我们有责。

 让我们携起手来, 认真履行社会责 任,积极践行倡议,依法办网,让 xx 网络空间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充沛, 共同引领积极健康、 向善向上的网络文化新风尚, 为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 “三市”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全省宗教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 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坚定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充分 发挥宗教活动场所学习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 引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爱国 爱教、服务社会重要阵地的作用,现倡议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宪法和法 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具体 倡议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进宗教活动场所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是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大团结 的集中体现。宗教活动场所是信教群众过集体宗教生活的场所,也是宗教教职人 员联系、服务信教群众的场所。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是在宗教界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有助于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激发爱国 热情,培养爱国情操,弘扬爱国精神,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增强参与和服务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 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尊重爱护国旗,增强国旗意 识,维护国旗尊严。

(二) 认真组织学习《宪法》、《国旗法》等相关规定,学习国旗知识和礼 仪,学习国旗所承载的英雄先烈事迹,学习国旗所蕴含的爱国和奋斗精神, 深刻 理解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的重要意义。

(三) 有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要升挂国旗,在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和 春节及各宗教重要节日或举行重大庆祝、纪念活动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

(四) 举行升旗仪式时,参加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举止庄重,并可以奏国歌或唱国歌。

(五) 升挂国旗要选择场所适当位置,国旗与宗教标识旗帜同时升挂时,应 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位置。列队举持国旗与宗教标识旗帜行进时, 国旗应当在宗教标识旗帜之前。

(六) 依法正确使用国旗,不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 不得有不尊重国旗的行为。

(七) 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要履行升挂国旗的神圣职责, 接受政府宗

教事务部门的监督检查。

(八)要把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作为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一项 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评价指标。

(九)有条件的宗教团体要升挂国旗,各宗教院校要继续完善和执行升挂国 旗制度。

、宪法和法律法规进宗教活动场所

宪法和法律法规是全国人民的公约,让宪法和法律法规进入宗教活动场所不 仅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社会良好秩序的要求,也是进一步普法,使全省宗教界 和信教群众做到懂法、守法、依法的有效途径。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崇尚 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更加自觉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

(一)宗教活动场所要组织学习《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和 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

(二)宗教活动场所可举办法律讲座和咨询,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同时,有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可聘请有资质的律师作为场所法律顾问, 依法维护 场所合法权益。

(三)宗教活动场所要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规范宗教活 动场所、教职人员、教务活动及财产管理,维护宗教正常秩序,提高教务管理水 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宗教活动场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 现,与各宗教教义教规有许多相近、 相通和契合之处,在全省宗教界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推动宗教道德与中华传统美德的相促相生。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规章制度, 坚持中国化方向, 使之更加符合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

(一)宗教活动场所内应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 供广大宗教界

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

(二)宗教活动场所应通过讲经讲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释和宣传,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三)有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可组织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等相关活动,使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信教群众的日常生活。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

中国宗教根植于中华大地这片沃土,经过千百年发展,中国宗教文化已成为 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引导信教群众积 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家为国、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 德风尚。

(一) 宗教教职人员应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从中汲取营养,融会贯 通,作为讲经讲道的重要内容。

(二) 各宗教院校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重视语文、历史、地理等 课程的学习。

希望全省宗教界积极响应号召,根据各地实际开展活动,坚持中国化方向, 促进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和让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推荐访问:倡议书 倡议书 共建 携手 最新“万名市民文明行携手共建文明城”主题活动倡议书_316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