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棋自然》书籍结构与开本设计新探

时间:2023-05-10 08:10:3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莱比锡一年一度“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标准提及优秀的书籍设计能将书籍内容主题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而且强调超越,有创造性。再次注重印刷、装订的品质。在为中国象棋所做的这一套文化商品设计中,我们将“标准”定义为书卷气和服务性。《顺棋自然》是一套为中国象棋增添附加价值的书籍设计。单纯的图文排版已不能完全囊括书籍的设计,书籍的整体设计概念在加强,书籍的材料,开本,结构作为书籍设计的设计五感之中“触觉” 、“视觉”的发光点,已愈来愈为设计师跟阅读者所关注。如何在表现书籍设计的书卷气和服务性之中善用合适的材质、开本、结构成为我们着力思考研究的地方。

关 键 词:书卷气 服务性 材质 结构

作为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到难以忽略的象棋文化,以往的研究不是没有,也不是不够深入。但是如何将象棋文化用书籍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何把中国象棋更好地以书籍的形式包装推广出去,如何不失书味且又不单单是一本平面的书,这一切都成为等待我们解决的课题。

一、书籍的书卷气和服务性

书是一种商品,它必须要推向市场,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而它作为特殊的精神商品却又不仅仅是等待交易的消耗品,可以说书之所以为书,是因为它必须具备“书卷气”这种特殊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感受,只能依靠悟性来认识。回到观点最初,书籍作为商品,如果缺乏其应当具备的“服务性”,又怎样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作为商品,它必须服务于书的主题本身,必须服务于存在潜在购买可能的受众群体。

(一)《顺棋自然》书籍设计的服务性

服务性,之所以先谈到它,是因为书籍设计是以服务读者为本,当然不同于纯艺术。因而在《顺棋自然》书籍设计中,我们所强调的服务性专注于两个方面:服务于中国象棋,服务于读者心理。

1、服务于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作为传统文化产品一直以来流行范围有限,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其走向国际,我们在做《顺棋自然》这本书的时候从来不认为我们只是单纯做一本书,我们的构思甚至可以简单一点说是为中国象棋做一套成功的“包装”设计。《顺棋自然》作为一本介绍中国象棋文化的书籍绝不仅仅是一本单纯做外包装的艺术品,它是构成书的包括开本、封面,扉页等等在内的书的整体,和与内容相关的主题产品,以及衍生产品的综合设计,是一本拥有复合生命体的象棋书。

2、服务于读者心理

在服务于读者这一层面,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受众定位,我们清晰明了地将眼光锁定于18-30岁之间的青年,他们的年龄跨度不算小,对于吸引到的人我们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对象棋略知皮毛似懂非懂的人,另一类便是年对中国象棋通晓一二的的消费群。因而综合上述,《顺棋自然》身兼的角色便有“推广设计” 、“礼品书”于一体的两重角色了。

我刻意强调“读者心理”,着眼点于“心理” ,在《顺棋自然》的设计中,我刻意突出设计满足的不只是消费,不只是充当物质性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它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试想,若不是读者于翻阅把玩之中被书本的材料触动,被开本结构的巧思打动,被图形文字的融合所吸引,书籍即使有花了多大的力气介绍象棋,它的服务性也根本谈不上。

(二)《顺棋自然》书籍设计的书卷气

书卷气,它是书籍作为精神商品所必须体现的文化内涵,也是其区别于其它商品的独有的特征,“顺棋自然”书籍作为东方主题的作品,与西方设计艺术追求外在的视觉冲击力不同,书卷气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感受,是具体形象所传递的信息之外的感知,是追求内在心灵的气韵,它只能靠悟性来认识,因而在设计中我们调动一切设计元素,让读者的视线随“气”游动,让读者的精神专注,在静观内守的“目游”中达到“书卷气”的传递。(日本,杉浦康平有云“一本书就是一个生命体,它是流动的”。)这种流动在我看来是书卷气的流动,是读者阅读之中的内心涌动。

中国象棋是我们所熟知的东方产品,它历经千年历史悠久。而其一贯给大家的印象感受已根深蒂固,我们可以对棋子进行解析设计,但我们基调定位不能为了变化而设计,我们追求的仍然是质朴、天然。我们的设计是在格子里跳舞,让没有过多关注中国象棋的青年一代来了解,让热爱中国象棋的人更为钟意。

材料、开本以及结构成为我在为使书卷气以及服务性得以体现中着力研究论证的地方。

二、通过材料结构体现“顺棋自然”书籍的书卷气和服务性

(一)书籍设计的材料之美

我们明白器物之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材料之美,材料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而现代书籍装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材料化。因为不同特质的材料诠释不同的产品,材质本身就蕴含着拓展创意设计的巨大潜力。

1、材料及其质感的效应

拿起书籍的时候,我们会用手触摸,用眼阅读,上下左右,前后翻阅,书与读者之间产生的交流,不仅是因为书页上文字信息的传达,还因为它是构成书籍的材料及其质感的传递。书籍材料的质感可引起读者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平滑的、粗糙的、柔软的、坚硬的,这对于书籍设计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书籍作为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文化商品只有通过读者的视觉,触觉等感官效应,在阅读的过程中才成为书。

《顺棋自然》书籍在设计之初,制作以前我们就明确:利用质朴的麻布来作为材料。麻布是以亚麻,黄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在材质构成中,材料和质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可以说它的粗糙质感是我们选作印制材料的原因之一。因为粗糙所带来的质感美,使得材料不仅仅停留在质感表现上,它使作品增添了除文字信息传递之外新的精神内涵,使作品真正具备内在力量。布面质感(如图2-1,图2-2所示)。

而谈及它的粗糙质地我不得不提的便是触觉材质感和视觉材质感,它是产品设计中屡见不鲜的词汇,在《顺棋自然》书籍设计中我却从这两个词汇中获益匪浅。

因为质感属于触觉和视觉的范畴。触觉材质感是人们通过手和皮肤触及材料而感知的材料表面特征,是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觉。视觉材质感是靠视觉来感知的材料表面特征,是材料被视觉感受后经大脑综合处理产生的一种对材料表面特征的感觉和印象。我们的材质研究出发点本就是人的心理感受,在翻阅《顺棋自然》书籍时,读者通过触觉,视觉材质感所接收到的信息,对于加深他们同书本之间的交流对话也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如吕敬人大师所说,书籍设计“五感”乃是完美的书籍形态所当具备,那么《顺棋自然》书籍中,麻布的运用变凸显了“触感” 、以及整个阅读过程中最为直接的“视感”的适宜运用。

2、工艺制作的附加价值

当然,材料必须依附于工艺才能完成功能的形态,书籍是一个相对静止的载体,但它又是一个动态的传媒,依赖读者的眼视、手触、心读,领受信息品味意蕴,才能成为打动心灵的生命体。

在工艺制作中我们借鉴了已有的装帧形式以及制作工艺。选用线装作为装帧形式,对于强度适中的质朴麻布,我们选用了丝网印刷工艺,它属于孔板印刷的范畴,孔板印刷是指印版的图文部分可透过胶漆油墨印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印刷时胶漆或油墨在刮板的挤压下从版面通孔部分漏印在承印物上。

工艺是书籍外在美的形成条件,借助于各种工艺,美才得以实现。在以往的装帧同制作工艺中我们把三样形式“打包”到了一起:麻布,丝网印刷,线装。物不能独一而立。材料的品性、工艺的程序,技术的操作,劳动的组织结合方能凸显工艺的魅力。(如图2-3,图2-4所示)。

3、材料与工艺的结合构成了“浓浓的书卷气”

作为一本书,书卷气的具备本身就毋庸置疑,单在《顺棋自然》书籍设计之中我们把它始终作为一种标准来衡量跟检验设计,因为如今的“文化消费热”使得书籍出版作品参差不齐,很多书籍已经沦为纯消费品,愈来愈失去其该有的文化意蕴。在设计实践中,在《顺棋自然》书籍设计中,书籍装帧材质的质感、肌理、纹样以及三者之间组成的关系,使得这样一种书卷气流动蔓延开来,完成了材料、工艺的角色扮演。书籍印制完毕,装订最终效果(如图2-5,2-6所示)。

日本学者有称:20世纪是视觉时代,21世纪是触觉时代。21世纪的设计重视的是触觉、重量、温度、柔硬等感官作用。麻布的视觉、触觉,质感加上丝网印制的结合,以期获得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书籍设计的结构之巧

1、中国象棋的书籍设计及其定位

《顺棋自然》书籍的设计从一开始我们就明确不是纯做一本“棋谱类”的图文排版,它必须由始至终体现其内涵,简言之就是我们书籍装帧一定要围绕中国象棋来做,我们的这套文化商品就是要为中国象棋做一套包装设计。

我们不同于传统书籍设计的便是首先要进行商品的定位和消费者的定位,中国象棋作为传统文化产品,它的古朴,文化感不能在设计之中脱离,它的使用价值体现在它的观赏把玩之中。它的消费人群我将其划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国象棋似懂非懂的年轻人;一类是懂得中国象棋,尝试发现古物新意的消费人群。

2、由开本及函套的设计一览书籍设计的结构

(1)开本设计

我们要做的工作首先在结构上展开:主体书的开本尺寸是200毫米×270毫米。

《顺棋自然》主体书是一本以插图为主、文字为辅的介绍中国象棋文化的书籍,因此,就象棋类别来看,它是以欣赏收藏为主的珍藏型书籍,开本设计上首先寻求同函套结合的古朴雅致。就这一点而言,在设计之中开本设计尺寸应当同函套的设计结合起来。

其二,就书籍内容来看,开本比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在书籍装帧中,合适的开本比例让人第一眼就能感受到特有的韵味。

第三,就书籍材料而言,材料的制约是影响开本设计的一大因素。

麻布的运用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它在印刷方式上确实制约了我们,然而换个角度去看,合理得开发利用劣势何尝不能成为一种优势?

(2)函套设计

整本书用古线装的方式装订而成,棋盒本身就是作为书籍的函套而设计。

函套的设计首先是为了容纳和保护书籍。然而,《顺棋自然》书籍的函套并不单纯是为了保护而设计,它充当的甚至是一个礼品包装盒的角色,230mm×290mm×80mm的函套,是可开式的盒子。左边是镂雕的“中国象棋”logo的运用,盒子右边有三个隔断。左边用来放置书籍,右边放置32个棋子,一个布面棋盘,以及两本“顺棋自然”纪念册,合上便是一整套可赠予他人的“中国象棋”礼品书了,作为函套的这个盒子设计在左侧面还凹刻的“顺棋自然”字样,作为书籍的书脊而设计(如图2-7,2-8所示)。

①、材料和工艺的结合

函套运用木制结构,发挥其古朴的风貌,配合以质朴的麻布。在工艺上,运用镂雕形式,将logo直接运用于木盒正面,清晰明了,质朴美观,且有意味(如图2-9所示)。

②、结构的巧妙

函套棋盒的巧妙我们可从一细节处略览一二,翻到盒子的左侧面,我们可看见凹刻的“顺棋自然”字样,读者即刻明白盒子的“函套“角色。然而打开,左面为书籍,右边各放置有棋子,棋盒,以及记事本。内容涵盖之丰富让人会心之余考虑要不要赠一套予人。

就单本《顺棋自然》而言,我们始终寻求一种区别于平面的魅力,显而易见,空间感同层次感是着力之处,除平面排版方式的别具一格,以及布料工艺的采用,我们对书籍进行了线装的装订方式,线装布书的装订着实煞费苦心,这种通过附加麻线进行线装的方式使“顺棋自然”书籍的气质流露更为适宜。

③、同主题内容的协调

函套之所以美或者巧,我认为并不是说造型足够庞大或是木料足够厚重,函套的设计我们始终从主题“中国象棋“本身出发。

中国象棋是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产品,为契合它的文化内涵,我们的盒子以长方体造型出场,厚重大气,盒子正面为镂雕“中国象棋”logo纹样,盒子内部搁置以求满足下棋者的需要,精简而不繁缛,棋盒函套以及书脊(如图2-10,2-11所示)。

然而如果棋盒仅仅是一个棋盒,它似乎少了我还为它叙文记事的意义,在设计盒子时,我们又必须从书籍本身的意义出发,它为保护书籍而生,它须充当一个函套的角色,而为了突出其扮演的另外一个角色,我们在棋盒左侧雕刻“顺棋自然”纹样,书脊顺势而生。

结束语

我不能认同我们仅仅做了一套概念设计。《顺棋自然》书籍的设计倒不如可认作是我们对中国象棋进行的一次包装设计,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明白将要完成的是一套文化商品,它既是商品又是艺术品,我们的设计要为中国象棋增添附加值。我们的初衷就是如何将中国象棋推广得更为具体,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让懂得中国象棋的人同设计者的交流更深入,让情感超越人文,设计触及内心。

参考文献

[1] 李宏 苏娜 周淼.现代材质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8

[2] 曹琳.书籍装帧与版面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 [美] 凯瑟琳·费希尔.平面设计材料表现与特殊效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

[4] 吕敬人.书艺问道(中青新世纪高等院校设计教材).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0

[5] 杨梦桾.书装设计速查手册/创意小百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2

[6] 日本排版设计研究会.书籍杂志编排设计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6

[7] [英] 安德鲁·哈斯拉姆.书籍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8

[8] 钱钰.产品的材料质感研究.广东包装与设计杂志社,2008.6

[9] 吕敬人.书戏—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家40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5

[10] 日本排版设计研究会.书籍杂志编排设计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6

推荐访问:开本 自然 书籍 结构 设计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