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教学设计

时间:2020-10-27 09:23:0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乡愁

余光中

一、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 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 ,四篇课文都具有抒情性强 ,形象鲜明 ,想象丰 富,语言优美的特点 ,充分体现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我想突破以往 学生学诗懵懂的状态 ,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 ,让学生对诗歌赏析的 方法了然于心 ,同时让学生在学诗的基础上尝试写诗 ,让他们明白其实 诗歌离我们并不遥远 ,以培养学生学诗写诗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析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本诗深刻的主题 ,独创的意象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更为深沉的爱国情怀 ,感

受诗歌的情感美。

三、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 ,通过意象走入意境。

2、学以致用 ,自如想象 ,创设新意象。

四、教学过程

活动 1【导入】乡愁

(课前 3 分钟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创设氛围。音乐可以打开 情感大门,课前我们听了《我的中国心》 ,在铿锵有力 ,激情澎湃的乐曲 声中 ,同学们感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涌动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 一样亲,留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这是一种爱国的情感在胸 中涌动。是啊 ,歌曲能激起人的情感 ,那么诗歌同样能够激发人的情感 , 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余光中的《乡愁》 。

活动 2【讲授】作者简介

一起走进余光中。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 福建永春 , 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 ,已出版诗集、 散文、评论和 译著 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 《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 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活动 3【讲授】指导朗诵。

1、同学们自由地放声朗读。

2、明确感情基调、语速。

 (深沉中略带哀伤的 ,缓慢的。

 )

3、划分诗的节奏。

4、老师作示范朗读。

 (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 。

5、指名朗读

活动 4【讲授】赏析诗歌 1、在反复读乡愁后 ,你能从每小节中体会到什么样的情感 ?按什么顺 序写的 ?情感有何变化 ?

2、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

(教师引导讲解 :老师在这里要讲一种方法叫托物移情。

 举个例子 ,学生 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 ,看不见 ,摸不着 ,怎么办 ,教师节来临 ,给老师送 上一束康乃馨 ,把对老师的敬爱 ,感激之情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康乃馨 , 在这里康乃馨我们就叫他“意象” 。意象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意象是通 向意境的语境 ,那么 ,什么是意境 ,意是作者个人思想感情 ,境是境界 ,意 境是虚实相生 ,是通过思维勾勒出来的具有立体感的画面形象 ,我们通 过意象就可以走入意境。例如 :

天静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小桥、流水、人家

每当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 ,同学们可能会想到 意境 :

潺潺的流水 ,弯弯的小桥 ,小桥边一户人家 ,周围绿树成荫 ,时不时 , 几声鸟鸣……

(过渡)这么美的境界是怎么出来的 ?是通过这几个字想象出来的 ,这

就是从意象走向意境。诗是简单的 ,但是它展现给我们的意境是宽阔、 宏大而丰富生动的 ,所以 ,我们在读诗的时候 ,要注意一下意象和意境。

 )

3、 这四个鲜明的形象 ,分别承载了诗人人生四个阶段的“乡愁” 。那 么,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一些怎样的“让人忧伤”的故事呢 ?请大家任选

一个小节 ,以这个小节中的意象为核心 ,放飞心灵 ,想象一个合情合理

的“乡愁”故事意境。

(教师示例:

意象:邮票

意境: 他小小年纪 ,便做了流亡学生 ,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 校里有一个取信栏 ,他每天去那里看两次 ,绷着心弦 ,扫视着那一长排 信封的队伍,要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字迹——母亲的写着自己的姓名的 字迹。多次失望之后 ,他收到了一封信 ,比伙食团打牙祭还快活 ,在恭读

了一遍又一遍之后 ,都背熟了。后来 ,他仔细观察了信封上的邮票 ,那上

面还盖着邮戳 一个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 ,母亲就住在那里。他看

也能看见,摸也能摸着 ,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浩浩长江万里 , 他在这头 (上游) ,母亲在那头 (下游)。

 )(展示个别学生写作的意境 )

4、刚才同学们走进意境体会到诗外的唯美画面 ,那是什么样的语言 , 让我们走进这么美的意境中 ?你发现了什么 ? 请大家再默读一遍课文 圈画出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语 ,并让这些意象逐渐清晰起来 ,并变成可 以看得见、摸得着 ,可触可感的立体形象。

 (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 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 )

过渡 :是这些量词和形容词 ,让这些意象变得清晰。这些词都很简单 ,我 们在写作的时候 ,如果写大主题时 ,不一定要用华丽的辞藻 ,不一定要 写大事物 ,喊大口号 ,而是要选择身边的事物 ,以小见大。你看诗歌 ,作者 用了一些“数量词和形容词” ,恰恰反映出作者内心浓郁的乡愁 ,这是 诗歌语言的特点。

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诗歌 ,而赏析诗歌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 ,现在我们 来总结一下 ,赏析诗歌要注意体会它的感情美、意境美、语言美 ,例如 , 我们拿到一首诗歌之后 ,先来品读它的语言美 ,然后找到意象 ,再从意 象走进意境 ,在意境中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更深的感受它的情感。

活动 5【讲授】迁移拓展

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 ,可以是

一句话 ,也可以是多句。

 (展示个别学生的写作 )

这是老师笔下的乡愁 ,我们大声地把乡愁读出来,示例 :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守望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活动 6【讲授】激情抒怀

最后 ,老师有句话要告诉大家 ,将来无论你在何处 ,无论你工作有 多忙 ,千万记住 ,常回家看看 ,因为 ,不能让我们辛劳大半辈子的父母在 年迈的时候仍然要翘首期盼 ,望眼欲穿地等待 ,请同学们记住 ,常回家 看看。

活动 7【讲授】播放歌曲《乡愁四韵》 ,并出示诗词,感受余光中别 样的乡愁。

活动 8【讲授】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

2、创作一首关于“乡愁”的小诗

五、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语言美

赏析 意境美

情感美

《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 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

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

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而且诗歌教学重在朗读, 因此在教学

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

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首先,导入时先播放歌曲 《我的中国心》,渲染爱国氛围,引出新课,进而走进作者, 了解写作背景。

其次,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把 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迸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

 其间的听老师范读课文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 给学生有一个模

仿的标准,对下一环节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 从教学过程看,朗读的形式灵活

多样,有学生的自由朗读,有学生的个人试读,还有听老师范读课文,全班同学的集体朗读。

 学生在这些形式灵活多样的反复朗读中, 由初步感知到逐渐深入感知诗的内容, 领悟诗歌的

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正因为教学中很好地处理了朗读这一环节, 所以为其他教学环节的

师生互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再次,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分组讨论交流, 充分体现 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智慧,小 组成员间各抒己见, 互相交流, 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愁这一抽 象的情感, 我先讲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各指什么?并进行示范指导。

 让学生尝试着找出每 小节的意象, 再借助每一小节的意象走进意境,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描述四个小 节的意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然后, 通过拓展延伸,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其中的仿

写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让学生尝到写诗的动力,初次走进诗歌,学着写诗,感受到诗歌 离我们并不遥远。

最后,激情抒怀,进行情感教育。

不足之处:

1、 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在仿写指导上做得还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仍

需努力探讨并改进。

2、 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

有一种痛入心扉的感受,在这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

3、 虽然这节课已经上完,但留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完善自己,尽量避免这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在 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争取在短时间内 取得更大的进步。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乡愁 下册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教学设计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