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主题活动考察报告

时间:2020-10-15 09:09:4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PAGE

PAGE 1

杭州湾跨海大桥主题活动考察报告

——平湖市乍浦镇第二小学六年级:胡娇娇(组长) 沈祎震 赵兵燕

宋海东 杨哲峰 朱颐萍 杨涟兵

指导老师:郭秀中 陶健松 潘猛擘

研究背景

桥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设施,它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从古老的石板桥、拱桥到现代的跨海大桥,可以说桥的演变史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古今中外风格迥异的桥梁,给人们生活增添了色彩,塑造了灿烂的桥文化,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今天,在我们自己的家乡要建造举世瞩目的跨海大桥,让我们乍浦人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看到梦想即将变成现实,我们心潮澎湃、万分激动,期望着能走近大桥,探究大桥,利用大桥资源进行实践学习,并以我们的学习来为大家揭开跨海大桥的神秘面纱。

二、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发现

在2006年6月份,学校科技组提出了去考察跨海大桥的设想,这一信息在各班级中传达后,立刻引起很多同学的兴趣,纷纷报名要求参与活动,在坚持自愿的原则下,科技组最后确定了40位科技骨干参与考察活动。这次的考察主要访问了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湾跨海大桥1标段合同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副主任吴墀忠,吴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安排会议室播放有关大桥建造情况的视频资料让我们观看,随后又认真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还带领同学参观了大桥北堍的建设情况,这次活动让我们对大桥的建设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考察结束后,我和另外几位同学总觉得对大桥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还有很多疑惑没有得到解释,于是决定成立研究小组开展专题的研究,依靠小组合作和老师的帮助解决我们的疑惑,把大桥的有关情况详细地介绍给大家。

(二)确定研究内容,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

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课题组7位同学根据研究主题提出了很多想要解决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了4个研究的小课题。然后又自主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研究内容。

◢第1组(赵兵燕、宋海东)——建造跨海大桥的意义

研究问题:为什么要建造跨海大桥?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2组(胡娇娇、朱颐萍)——桥的概况

研究问题:桥的目的地?全长多少?开工和竣工日期?造价多少?投资方是谁?设计者是谁?参与建造的单位有哪些?大桥与其它大桥比有什么特色?

◢第3组(杨哲峰、沈祎震)——大桥的建造方法

研究问题:建造跨海大桥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需要什么材料?怎样造桥墩?横梁的制作和安装方法?造跨海大桥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第4组(杨涟兵)——安全生产工作和质量监控

研究问题:这么浩大的工程,怎样确保安全生产?如何保证大桥质量?

(三)实践解决问题

1、再次进行实地考察,采访。

06年11月10日,我们课题组7位同学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再次来到大桥北岸的工地,找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1标段合同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再次采访吴墀忠副主任和办公室的其他工程技术人员。我们根据采访提纲,让这里的叔叔重点为我们解释一些疑难问题,如海面下几十米深的桥墩是怎样建造的?重二千多吨的横梁是如何安装的?怎样确保桥梁和桥墩不出现裂缝等?我们通过与工程师叔叔面对面的交流来获取建造大桥的相关情况。

在知道了一些造桥方法后,我们又很想看看大桥的实际建造情况,吴叔叔很快答应了我们的要求。我们戴上安全帽,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工程师,在工作人员王叔叔的陪同下,我们终于走上了向往已久的大桥建设平台,看到了如巨龙般伸向大海的大桥和一些高大的建筑设备,大桥建设者正在用现代科技和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使天堑变通途。通过参观,我们从中感受到人类的伟大,现代科技的魅力,体会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

2、上网查找资料。

我们还登陆了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网站)

/hangzhouwan/index1.htm等网站寻找资料。

/gq/index.asp嘉兴港区网站。

3、查阅有关书籍。

查阅了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编写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书籍了解。

(四)整理资料,总结成果。

1、建造跨海大桥的意义。

? ?杭州湾位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对于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重大的战略意义。

?(1)直接促进宁波、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杭州、绍兴、台州、舟山、温州等地的发展,并对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工程建设将使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台州、嘉兴这些地区的发展如虎添翼,为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腾飞注入新的活力,为全省整体综合实力的提高发挥更大作用。大桥工程尚未建成,杭州湾两岸的慈溪市、余姚市、嘉兴的海盐县、乍浦港区已涌动“大桥经济”。在对新区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首期开发已呈现轰轰烈烈场面,投资商已在这里纷纷落户。

(2)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我省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在新世纪新阶段,宁波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跃。就必须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走向国际化。大桥的建设,将大大缩短浙东南沿海与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120公里左右),使我省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以更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融入国际大都市经济圈。这对于辐射我省广大腹地,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吸引外资,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深远的积极作用。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将为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

(3)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大桥建设将进一步密切嘉兴、宁波、绍兴、台州等城市的联系,促进我省杭州湾城市连绵带和沿海对外开放扇面的形成,从而将这一区域提升为以上海为龙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桥建设对周边县市的城市化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慈溪、海盐、嘉兴港区等地瞄准这一千载难缝的战略机遇,已有科学的规划设想,大力吸引人口、产业的集聚,促进新区新城的崛起,特别是嘉兴港区已再度扩大开发规模,由原来的5平方公里扩展到54平方公里 ,06年又成立了滨海新区,开发面积达到217平方公里,并计划建设滨海新城,力争通过15年努力再造一个经济新嘉兴。

(4)作为我国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桥,突破了杭州湾的瓶颈,优化了国道主干线的路网布局,改变了宁波交通末端状况,有利于实施环杭州湾区域发展战略网,大大提升了宁波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大桥建设有利于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宁波、舟山深水良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也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

由此可见,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2、大桥的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县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原计划大桥主体工程2003年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2009年通车,现在预计基本能提前1年实现,即07年全线贯通,08年通车。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每小时100公里,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投资方分别是: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45%;杭州宋城集团有限公司17.3%;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12.83%;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9.26%;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7.4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余姚市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

参与设计的单位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测设计院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3家单位。监理有厦门市路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工程监理部等9家单位。建造单位有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

大桥的主要特色是:?(1)桥景结合是本工程的一大闪光点。大桥在设计中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总体布置原则。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体上看线形优美、生动活泼。从侧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该平台在施工期间,将作为海上作业人员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测量、通信、海事监控平台。大桥建成后,这一海中平台则是一个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2)科技含量之高是本工程的一大特色。科技含量之高首先体现在施工工艺上。建设者坚持尊重科学,依靠专家,广泛开展技术咨询和交流活动。根据专家意见提出了施工决定设计,采取预制化、工厂化、大型化、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的施工方案,突破了长期来设计决定施工的理念。预制吊装的最大构件为长70米、宽16米、高4米、重2180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最长的构件为长度84米、直径1.6米的超长钢管桩,这种构件可称得上是举世无双。为了减轻海水中氯离子对大桥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保证大桥100年的寿命,设计者专门研制了一整套防治海水腐蚀的有效方案。这些可见大桥工程的科技含量之高。

杭州湾跨海大桥将是一座"数字化大桥"。科研单位将利用硬件及接口技术、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图像图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数学、有限元技术、力学等多学科,建立一套大桥设计、建设及养管的科学评价体系,整座大桥将设置中央监视系统,平均每1公里就有1对监视器。这样,不仅大桥可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而且大桥"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在实时掌握中。目前,本项目已向交通部申报17项大桥工程关键性科研立项项目,在国内桥梁界也是少见的。

3、大桥的建造方法

建造跨海大桥的过程:勘察、设计、论证、再设计、建造。

据初步核定,大桥共需要钢材76.9万吨,水泥129.1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

(1)如何造桥墩?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建造桥墩,是难度非常高的工作。那么工程师们是怎样建造的呢?

陆地预制。在陆地上采用混凝土制作,过程基本和普通桥墩方法相同。制成后,再利用专门的吊船运到海上。墩身安装一般分为墩身出运——运输船运到海上进行安装——支接湿接头模板——浇筑湿接头混凝土4个过程。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第一。

海上现做。在海上把钢套箱插入海底,把海水隔开,再用抽水机抽出内部的水和泥沙浆,然后将扎好的钢筋笼放入(钢筋笼的连接采用套接技术),再往里面倒入混凝土进行浇注。每个桥墩打入海底的立柱有6到7根,立柱完成后,再用钢筋混凝土将立柱连接起来,做成一个大的平台(桥墩)。据了解,每个立柱伸入海底约70—90米,长度相等于5个6层楼,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陆地上的立柱制造又有新的方法,一般只需要打入一个长约20米的钢套,然后钻孔抽出泥浆,管子下面边钻边放入一种固化材料,将洞四周封住(根据不同土层样本随时化验,调整固化剂配料),到达需要深度后再下钢筋笼浇注混凝土。

(2)横梁的制作和安装。

横梁的制作也分为二种:现场浇筑和预先制作。现场浇筑采用移动模架整体现浇施工,完成一段后再移动模架制作另一段。预制好的横梁一般主要是运输和安装工作,先要用车从预制场运输到船上(运输最长横梁的车子有640个车轮),然后通过整孔预制架设和梁上走梁整孔预制架设方法安装到桥墩。据了解,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的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一。

?(3)工程的最大难度。?

 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在自然条件方面,受风、流、潮、气的影响比较大。风:受台风、热带风暴影响较大,小气候易产生龙卷风。流:平均流速2.39m/s,实测最大流速5?m/s以上。潮:潮流紊乱,冲刷严重。南岸滩涂地下50米深处有浅层气分布,对大桥基础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复杂,一年的有效工作日不足200天。当气候影响严重时,一般主要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4、安全生产措施和质量监控

(1)大桥指挥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立足主动。

(2)开展“百日安全生产”竞赛,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要求,身体力行,用竞赛激发职工参与热情。

(3)严格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安全精细管理制度。

(4)加强安全管理培训,提高技能和安全保护意识。

(5)设立安全生产特别奖,实现安全无事故目标。

(6)建造跨海大桥的材料由国家直供。每个工序、隐蔽的工程都要拍照。监控由国家专门成立质量检查部门,统一控制,各施工单位成立监理公司,监督建造过程中的每个工序,确保大桥质量。

三、研究过程中的亮点、体验、感受。

(1)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增长了我们的课外知识,感受了课外学习的乐趣。一直在学校上课的我们,总认为知识都是来自书本,在学校才能学习到知识。其实很多东西书本是解释不清楚的,只有实际亲身体验才能清楚。看到高高的桥梁,伸向无际的大海,真是感慨万千。而这种感觉读教材、看图片是远远体会不到的,通过考察,让我们感受了现代科技的魅力,劳动者的力量,对“人定胜天”意义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2)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胆子,学到了与人交往的方法,特别是怎样与陌生人交往。我们体会到只要大胆、礼貌,与人沟通还是很容易的。其实造桥的这些叔叔很喜欢我们小朋友,对我们的采访很热心,能耐心地为我们解答问题,远没有想象中的困难。所以以后与他人交往我们感到并不可怕,只要大胆、礼貌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3)改变了我们的学习观。通过这次考察活动,我们体会到知识的获取是多途径的。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我们要多途径去获得知识,培养我们的能力。学习可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询问有经验的人,可以依托网络,可以查询课外相关书籍等,特别是网络,方便简单,效率高,将逐渐成为我们课外学习的好帮手,我们更加懂得怎样去学习了。

(4)让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习,实现了资源共享。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确定了主课题,又分了小课题,研究内容丰富,如果依托个人的力量,那么困难很大。现在合作研究,我们的方法多了,同学的特长也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有同学电脑水平高,就让他重点帮助到网络上找资料,组长组织能力强,就让她帮助收集同学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最后,通过各组的研究,使我们知道了大桥建造的整体情况,实现了资源共享。

最后,我们要衷心感谢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湾跨海大桥1标段合同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全体工程师,我们的辅导员郭老师、陶老师、潘老师。

2006、11

推荐访问:考察报告 杭州 跨海大桥 考察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主题活动考察报告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