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思三章】玄思切

时间:2019-12-19 10:48:4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题记

  

  一、我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思考这些问题并不是哲学家的专利。夜深人静时,它们也会悄悄敲击普通人思想的门扉,令人不时叩问人生的真谛。认识你自己。古希腊神庙石柱上那条著名的神谕,这时候也许悄然而至。众神早已云散,叮嘱言犹在耳,认识你自己成了我们解开人生之谜的关键。

  

  不妨这样自问:从呱呱坠地来到世上,到两眼一闭撒手而去,在这个由生到死的过程中,人是靠什么由幼小而壮大的呢?不难发现,靠的就是食物,汲取其营养,积聚其精华。那么,食物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来自于地上生存的植物和动物。动植物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孩子般天真地一路追问下去,就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竟是关于人类永恒的深奥话题。

  

  正像有人曾经表达过的那样:平凡孕育伟大,至繁寓于至简。生命也是如此。无论生命现象多么复杂、多么神奇,都必须从最常见、最简单的现象入手才能理解。众所周知,人所赖以生存的五谷杂粮,归根结底是植物在阳光、空气、水分的共同作用下,从土壤里汲取养分而形成的。至于禽肉蛋奶,又是动物通过消化吸收植物的有益成分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人的食物最终是来自于泥土,来自于大地。人既然是依靠食物而生长、壮大,那么也就不妨说:人来自于泥土,来自于大地。

  

  现代科学表明:构成人血肉之躯的,除了大部分的水分,就是从土壤中辗转吸收过来的铁、钙、碳、磷等元素。人体火化后留下来的,不就是这样一些矿物质吗?这与一抔泥土何异!难怪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抟黄土造人的传说了。《圣经》中,上帝也曾指着人说: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旧约创世纪》第三章)。这就不仅指出了我们人类的来历,而且也揭示了我们人类的归宿。古代神话里关于泥土造人的传说,尽管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版本,但其基本情节又何其相似!因为它们都基于同样的事实:人来自泥土,来自大地!

  

  大地母亲——是谁第一次这样深情地呼唤?这一定是聪明睿智的人在诗情奔涌的时刻脱口而出的感悟。我们后人再重复使用这几个字,就可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无关疼痒的比喻了。有人更进一步说:不要因为石头不会说话就以为它没有生命,实际上石头是‘死’的生命,生命则是活的石头。在荒古之时地球也不过是块巨大的石头,生命正是从石头变来的。(严春友《沙粒中的宇宙》,载《散文》1989年第6期。)这正应了那句老话:石破天惊!

  

  我是谁,这还用问吗?我是山脚一块丑陋的石,我是足下一抔黄色的土;我是小溪淙淙流淌的水,我是枝头淡淡飘香的花;窗外那一缕闪着金光的朝霞是我,林间那一阵凄濛迷离的小雨是我。岭头白云悠悠,飘然不群,洒脱自在,那是我;山腰微风煦煦,温馨入怀,沁人心脾,那也是我。我是你昨夜诅咒的暴风雪,我是你今朝惊喜的金太阳;我渺小如一粒微尘,我壮大如五岳横空;我是茫茫苍苍无边无际的云天,我是浩浩渺渺无始无终的时光;我是一首震古烁今的诗,我是一支唱彻天宇的歌;我的生命是电光石火的一瞬,我的人生是天长地久的永恒。我挟裹宇宙,充满空间;我继往开来,独步古今。我无所不在,我无时不有。世间的每件事物都是我生命存在的另一种状态。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恍惚惚之中,我进入了一种物我一体的境界,我在世界万物中迷失了自己。揉一揉眼睛,拧一拧大腿,还好,自己还在。这就是我,我有相对稳定的相貌和性格,我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感情,我不同于任何其他人——正像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我也是独一无二的。我把自己从混沌的世界中剥离出来,从此,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善恶美丑、智愚贤不肖在我心中有了明确的定位。这正是一个人从童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但是,人的麻烦也正在这里,一旦这些观念形成,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便也牢不可破了。自我意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利避害,保护既得利益,难以割舍名利。针对这种情况,宗教界提出了施舍的观念,提倡人们要勇于舍弃小我,回归大我,乃至达到无我的境界。

  

  如果说拥有自我是一个人从童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那么,舍弃自我就是一个人从成熟走向成功的妙门。一切优秀的艺术家在创造的过程中都能够做到舍弃自我,随心走入艺术境界。演员正是通过幻想、联想和想像,设身处地地把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观众也是通过幻想、联想和想像,仿佛身临其境,与演员一起浪生悲欢。作家创作同样需要挣脱小我,回归大我,直逼无我的境界,方能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效果。炉火纯青这个词,原本指道家练丹成功的火候;出神入化这个词,与佛家不无关系,指精神、意识出窍——挣脱自我束缚,进入了幻化出来的境界。中国古代不少作家与宗教有着很深的渊源,非佛即道,其原因正在于宗教可以使人消除我执,达到无我的艺术境界。

  

  不仅艺术家要舍弃自我才能取得成功,一切成功人士无不如此。文天祥、谭嗣同,本来都有生存的希望,可他们勇于舍弃自我,甘愿放弃荣华富贵,以死证明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的崇高价值。梁衡先生写了《大有大无周恩来》,把成功的政治家周恩来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形像描绘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人们如果处处有个小我在,为一己私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那么任何时候也干不成大事。舍弃小我才能成就事业,舍弃自我才能成就大业,获得最大的幸福。

  

  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类的生命是无限的;有形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无形的生命是无限的。自我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一个成年人如果没有自我意识,那么他就永远会像一个儿童那样天真、幼稚、单纯;一个成年人如果凡事都从自我的利益出发,那么他将是一个自私、猥琐的小人。穿越千年的时间隧道,先哲那洪钟大吕般的声音仍沉稳刚健地回响在历史的天空: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

  

  二、病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可见,生灾害病也属人之常情。古人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沧海桑田虽几多变幻,世故人情却古今一辙。生而为人,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非愁即病,现代人也常常如此。愁从何来?来自于不明白自我的真面目,不知道人乃是大自然的骄子。病自何得?得自于跟大自然的疏远与隔离,不知大地一草一木皆是药石。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很多现代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白天为了一己私利,向大自然挑战,砍伐林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夜晚则蜷缩在钢筋水泥铸成的笼子里,面对流光溢彩的四壁,或洋洋自得,或对影长愁,虽锦衣玉食,却百无聊赖,骨子里多的是与自然母亲隔绝的孤独与苦闷,缺乏的是天人合一的融洽与自适。他们眼睛紧紧盯着的是金钱、地位、名誉,却很少注视明净的蓝天、亮丽的朝霞,很少静听鸟儿的吟唱、花儿的低语。这也难怪,因为色彩缤纷的霓红灯遮掩了明亮的月光,五花八门的广告牌使闪烁的群星黯然失色,名与利的极大诱惑淹没了人的心智。人在现代科技所创造的曼妙声色中迷失了自己。

  

  可以这样说,一方面,现代文明带给人很多视听新感受,极大地满足了人的口腹之欲,让人沉浸其中,乐而忘返;另一方面,这些物欲与诱惑又蒙蔽了人的耳目,使人身心分离,烦忧交加,人完全成了诱惑的奴隶。长此以往,人焉能不病?

  

  人生了病,该怎么办呢?按照中医的说法,需要用药物祛邪扶正,让肌体组织功能恢复正常。那么,药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到中药铺里一看就会发现,那一排排药柜的小方格子里,用作药物的全部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然材料,而非按照化学原理由人工合成。比如,水蛭、蛴螬、地鳖等,属于动物类——当然是它们的干尸;朱砂、滑石、芒硝等,属于矿物类;芍药、白术、柴胡、桔梗、川芎、黄芪等,属于植物类。这些直接来自大自然的药物经过漂洗、烘炒、蒸煮、煎熬,如法炮制成剂,就可以医治病体了。病人正是吸取了这些药中的有关成份才使身体逐渐复元的。

  

  如果再探究一下摄取这些药物有益成分的方式,那么也许会发现更大的奥妙。就中医来讲,口服,是通过胃肠消化吸收;外敷,是利用皮肤接触吸收。这是中医常见的用药方式。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人发现,动听的音乐也可以治疗疾病,优美的风景也可以治疗疾病。于是,风光秀丽的景色、优美和谐的音乐相继投入临床使用。其实,眼、耳、鼻、舌、身、意,哪一种感官不可以用来治病呢?比如,能不能利用呼吸通过肺来治病?可以想像:既然肺可以使毒气散布全身,致人死命,那么肺为什么就不能吸纳药物有益气味治病呢?再大胆一点,利用心——意念来调治疾病是否可行呢?望梅止渴,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条件反射。产生条件反射的前提是人对那种事物的特性必须了解。望梅止渴是人对梅子味酸的特性了解之后才会出现的。现在如果人了解了药物的特性,那么在提到该药物时完全也会产生像望梅止渴那样的效应。

  

  更进一步说,假如我们能更多地接触大自然,了解自然界中那些植物和矿物质的特性,那么完全会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即已取其精华、得其滋养了。有副对联这样写道:水从竹边流出冷,风从花下过来香。吟咏之间,我们就仿佛感受到了清凉祛火的竹子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说到底,人的疾病与人的心理活动(即意念)关系密切。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开篇即说: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说的就是精神方面的问题。内心虚静,不让物欲塞满精神空间,那么体内真气就会畅通无阻;精神内守,不对身外的名利驰骛追逐,那么疾病对人就无机可乘。因此,疾病的问题关键在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想什么和怎样想,决定着他的身体状况。医家有种说法,叫做治病不治命。为什么?就因为尽管医生可以用药物治好疾病,但造成病人生病的原因并没有根除,所以疾病可以被一时治好,却不能保证过后不再复发。要想不再犯病,必须清除致病的原因,而不是仅仅吃点药去纠偏进补。

  

  有病需要用药,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乍看属于天经地义,其实里面有不少误区。药能治病,也能致病。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不管大病小病,一旦头疼发热,便忙去看医生、跑药店,如临大敌、如履薄冰,求医问药忙个不停。事实上,有些小灾小病完全不必那么慌张。且不说庸医误人带来的麻烦,也不说患者花钱买药自讨苦吃,单是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就令人担忧。首先,药物对体内的良性细胞具有杀伤作用。是药都有毒,不毒不治病。也就是说,药物在治某种疾病的同时,对于正常的组织也有破坏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明显,有时则比较隐蔽,当时虽无明显感受,实际上留下了潜在的隐患,经常使用这种药物肯定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类医疗事故在现实中不乏其例。其次,药物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人体本来是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综合平衡系统,有着自我完善的功能。有小病而不用药,人体当能在三两天内利用体内自我完善的机制,不但消除了疾病,而且还能培养人体内的抗病能力。而一旦用药物这种外力来帮助体内各项指标达到平衡,那就会打破体内原有的综合平衡机制,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第三,药物能使体内抗药性增加,不利于身体健康。用药就好像是吸食鸦片,上瘾之后就必须逐渐增加剂量,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体内抗药性增加对人的健康是有害无益的。总之,对于疾病,人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能不用药就尽量不用,实在需要用药时一定要慎用。

  

  现代文明使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给人类战胜疾病增强了信心。然而,人类同时发现,疾病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些奇病、怪病、不治之症相继出现,这就仿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似的,正统的道总是难以降服邪恶的魔。其实,生活在私欲膨胀中的现代人很难明白:境由心造,魔由心生;灭却心头火,世界自清凉。只有去恶向善,心行正直,胸怀广阔,悦纳万物,才能远离疾病,常葆健康。

  

  三、心

  

  现代人向大自然挑战,仿佛挑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环境在不断恶化,人类的健康正受到极大威胁。现代人多病,病又多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那么,心为何物?

  

  从生理学意义上来说,心在人的胸腔中部偏左,呈圆锥形,具有推动体内血液循环的功能。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心又指的是大脑,因为只有大脑才具有记忆、思考、知觉、感觉等功能。

  

  不过,心还有另外一种含义,那就是意识,或者说是精神,我们通常又把它叫做心灵、心思、心神等。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雨果说过: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心灵。《六祖坛经》上也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可见人的心灵是无比广大的。明代大儒王阳明又曾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即是说,天下万物都在人的心中。《传习录》中就有这样一段公案: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干?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段话本来不难理解,却又常常被人误解。王阳明认为:天下万物都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没有逃逸于人心(意识)之外的事物。有人却把同归于寂的寂字错误地理解为无,大概取其寂灭之意。于是全句的意思就变成了你未看这花时,这花与你的心都归于无(没有)了。论者往往据此以为,王阳明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十足的唯心主义者(参看任继愈编著的《中国哲学史》一书》)。王阳明确实是唯心主义者,但这里的寂字却被曲解了。寂,应为寂静的意思。那么,心与花同归于寂静,这是种什么状态呢?原来,人必须起心动念才能感知事物,否则,即使事物近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

  

  王阳明的唯心主义把人心的作用夸大到不合适的程度,当然是不恰当的,但细想起来又不无道理。对于人类来说,意识确实是十分重要的,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人有感情和意识等精神活动。人固然是靠食物才活着,但又绝非仅仅是靠食物才活着。人更多地是靠精神(理想、信念、意志、勇气等)决定着自身生存状态的。人若无情,与草木何异?那些因事故而失去记忆、不能思想、没有感情的病人,现在不是被称为植物人吗?然而,这有情的人类,又常常为自己的情识所困扰,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那么,人类心灵痛苦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根源就在于人和自然的分离,不似原来那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是相对于自然界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我们平时说的得意,即是客观现实与自己的心思保持了一致,客观现实体现了自己的心意,也即是说达到了心物相融的状态。正像古人说的那样: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语)这时就不仅能以我观物,而且也能以物观我,物我为一,物我两忘。这种状态何其洒脱,何其自在!而所谓的失意,即是心物分离的状态。客观现实是那样,人的愿望偏偏是这样,于是便觉处处荆棘,处处碰壁。痛苦,便也由此而生。人在痛苦中跋涉得久了,便像无家可归的孩子,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到哪里去,只觉得前路茫茫,若有所失。哲学——宗教也是一种哲学——便是人类寻找家园的活动。也正是在这点上,宗教成为人类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

  

  说起宗教,人们往往把它和迷信相提并论。诚然,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总是伴有一些神秘的说教和现象,但不能据此就以为宗教是迷信。就迷信二字的本意来说,无非是指盲目的相信。只要是对那些尚未认识的事物盲目相信了,信得入迷了,就可以称之为迷信。从这一点上来说,现代科学同样可以制造迷信,不惟宗教如此。不是有许多人至今还不通晓量子力学吗?不是有许多人至今还不了解相对论吗?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相信相对论之类的主流科学而菲薄宗教呢?因为现代科学更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视听之娱,而宗教就难免被人斥之为无用的说教了。因此,对科学的迷信,只是人们急功近利的偏见,对宗教的贬斥,则是人们浅薄鄙俗的表现。

  

  宗教被人贬斥的另一个原因是误解。有人一听到上帝这个词,马上会认为是无稽之谈:世界上哪有什么上帝啊!其实这是对基督教的误解。我们不妨听听著名学者赵鑫珊的论断:我可不认为有个人格化了的上帝存在。按我的定义,上帝就是大自然本身,两者是一回事。(参阅赵鑫珊:《在科隆乡下》,载《八小时以外》1994年第4期)。上帝是大自然的别称,说上帝创造了人类,与说大自然孕育演化出了人类,这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也有人一听说道家的清静无为,不免惊讶地说:哇,大家都清静无为了、毫无做为了,那么人们还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社会还要不要发展和进步?这又是一大误解。我们还是来听听耕云先生是怎么讲的吧:有为而不执著有为才是无为;无为而执著无为就是有为。(语出耕云先生《安祥集》)

  

  可见,所谓无为并不在于人们是否做了些什么,而在于做事(或者不做事)时毫无个人私欲掺杂其中,即要顺其自然,随缘任运。还有人一听说佛家让人断欲、无欲就感到可笑可悲:人活着就要有向往、有追求,怎么可能无理想、无希望呢?果真没有了理想与追求,社会还怎么进步?这也是对佛法的误解。欲望是柄双刃剑,既可以斩杀贫穷落后,又能够伤害人类自身。人类的发展进步来自于欲望,但同时战争杀伐也来于欲望。人类的很多灾难都是欲望惹的祸。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佛家才认为:热不必除,而热恼须除,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穷愁要遣,心常在安乐窝中。(洪应明《菜根谭》)这就告诉人们:尽管炎热不一定消除,但只要消除了对炎热的苦恼,岂不就恰似在清凉台上?尽管贫穷不能摆脱,但只要摆脱了对贫穷的愁怨,心里还不就安然自在,快快乐乐了?所以佛家又告诉我们:利欲炽燃,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静,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航登彼岸。一念之差,境界顿殊。欲望为祸之深,由此可见一斑。佛法千言万语,总在一个心字。其实,所有的宗教关注的都是人类的心灵生活,宗教正是医治人类心病的一贴灵丹妙药。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强调为人要宽容,其依据就是认为人的心灵无比广阔。现代科技的发展又极大地拓展了人的心灵空间,借助于现代高科技,心灵的眼睛在宏观上看得更高更远,在微观上看得更深更细。——可以这样说,人的心灵与宇宙间的事物是有着一一对应关系的。只有尚未被人感知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被人感知的事物。有人可能会怀疑,人类小小的头脑何以会容纳得了那么多信息?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人有脑细胞140多亿个,常人用到的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还有大量的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显然,人的潜能巨大,不可思议。更何况人的大脑就好比是一面镜子,红来显红,绿来显绿,只不过,大脑这面镜子除显示功能外,还具有储存(记忆)、分析、推理、综合等功能。只要我们努力开发人脑的潜能,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就一定会有天空般的博大胸怀。

  

  正是通过自己的心灵,人与无边无际的宇宙全息相应。

  赞                          (散文编辑:可儿)

推荐访问:玄思 什么叫玄思 玄思的解释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