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成祖朱棣的民本思想

时间:2023-04-13 15:50:0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大有成就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因此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而他本人所提倡和发展的民本思想,更应该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本文关于朱棣的民本思想,主要从他的“以民为本”和“重农”思想两大部分展开论述,“重农”又下分为“宽赋”,“赈贷”,“抑奇巧”等思想,以便对其“民本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朱棣;民本思想;思考借鉴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一项宝贵的精神遗产,它所倡导的“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等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略论明成祖朱棣的民本思想”作为本文研究的题目,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于对明成祖朱棣的钦佩和喜爱,想深入了解有关他的民本思想方面。其次,“民本思想”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后,关于朱棣研究的成果比较丰富,在学术论著方面,晁中臣《明成祖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毛佩琦《永乐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等等,对朱棣的一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学术论文方面,赵红《论明成祖的海防政策在山东的实践》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腾新才《朱棣的性格特征与蒙古战争刍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等等,而关于朱棣的“民本思想”,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空缺,较多的人从大的方面来关注整个封建社会中的民本思想,或者是研究朱棣父皇朱元璋的民本思想,关于朱棣“民本思想”方面,还无人研究,这是一项研究空白。其实朱棣的民本思想也很值得研究。所以我将对朱棣的民本思想作深入的探讨。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1](p105)《明史·成祖本纪》中的这段评论生动地概括了朱棣的一生。明成祖朱棣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期间经济富庶、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永乐盛世”。而这一切和他的“民本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朱棣的“民本思想”包括“以民为本”和“重农”两个方面,下面将对这两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以民为本

(一)朱棣“以民为本”思想的内容

明成祖说:“民者,国之根本也。”[2](p1210)百姓是一个封建国家的基础、根本,唯有巩固这个根本,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朱棣认为“人君一衣一食,皆取之于民。”[3](p135)充分地认识到了百姓的重要性和统治阶级对百姓的依赖性,肯定了他们在封建国家中的重要地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4]《尚书·五子之歌》)因此朱棣才会感慨道:“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5](p104)即“农力于稼穑,毋后赋税;工专于技艺,毋作淫巧;商勤于生理,毋为游荡。贫富相邻,邻里相恤……相安相乐,有无穷之福。”[5](p127)

(二)践行“以民为本”的思想

明成祖为了实现“斯民小康”的蓝图,也就是践行“以民为本”的思想,朱棣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之道,即首先是要获取民心,得到百姓的信任与拥护。“洪武三十五年(1402)七月,朱棣对兵部大臣说道:‘朕初举义旅清君侧之恶罪,止奸臣数人而已。故将士人入城之日,市不易肆,军民安堵。今为众所推戴,嗣承大统,罪人皆已伏诛,嘉与万方同乐。至治比闻在京军民,犹有未喻朕心者,谓有复行诛戮之意,转相扇惑,何其愚也!吾为天下之民皆吾赤子,岂有害之之心,且帝王刑法岂当滥及无罪尔。’”[6](p134)朱棣认为妖言惑众者是非常愚蠢的,从进入京城后,有罪的人都已被惩治,而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子女,从来没有加害他们的心思,只是希望百姓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朱棣认为“要想获取民心,使百姓归顺,就必须得知道百姓所厌恶的劳役,使农业不失其时,适当的减轻赋税劳役,这样下去,教化通行而风俗美,民心就会归顺”[2](p1211)其次是要安民养民,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未食则先思其饥也,未衣则先思其寒也”。[2](p1210)即百姓没有食物时,能够担心他们会挨饿,没有衣服的时候,担心他们会寒冷,也就是要做到体恤百姓。朱棣曾说道:“治天下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治一方者以一方之心为心。朕居君位,夙夜念虑,未尝忘民。每思饮食衣服百物之奉皆出民力,民或有寒不得衣,饥不得食,劳不得息,朕何忍独安尔。”[6](p123)由此看来,朱棣作为一位封建帝王,能够懂得体恤民情,爱惜民力,知道百姓的重要性和统治阶层对他们的依赖性,知道也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统治,实现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二、重农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社会,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民是国家的主体。但靖难之役后,一片遭受战争摧残的破败景象摆在了朱棣面前,大量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这严重影响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明成祖生于乱世,又亲自经历过战争,深知重农的重要性,也深知农事的艰难,他曾说道:“国以农为本,人之劳莫如农。三时耕获,力殚形瘵。旱暵水溢,岁则寡收。”[2](p2147)因此,朱棣十分关心农业,把重农作为其恤民思想的主要部分。通过体恤民情,关心百姓,重视农业来恢复、发展明朝的经济,最终实现国富民强,以此来巩固统治。因此,明成祖朱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恢复和发展生产。

(一)宽赋

靖难之役后,人心思定,并且急需要恢复萧条的经济,因此,朱棣即位后就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宽赋即减免赋税就是其中之一。“永乐元年(1403)十月,户部尚书郁新等向皇帝报告道湖广省的夏税已经超过交租期几个月了还未交足,要求责罚。而朱棣说道:‘赋税是有定额的,但百姓收获的粮食数量不同,田地的亩数也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作为父母官,应当体会百姓的艰难,虽然向他们收取租税,不应当急于责罚百姓,急于责罚一定会有损百姓。’”[6](p123)“永乐四年(1406)二月,四川等地田地荒芜二千六百七十余项,请求蠲免当地租税。朱棣对户部大臣说道:‘田地之所以荒芜是因为百姓损耗过多,假如再向他们征收赋税,百姓损耗的就更多,土地也就荒芜的更多。因此可免除百姓的租税,等到百姓繁衍生息,大量土地就会被开辟出来,赋税也就会因此充欲起来。’”[6](p141)“永乐七年(1409)十二月,安邑县上奏由于当地百姓逃跑,以致无人耕种土地,田地荒芜,但还依然征税并由里甲承担,朱棣知道后对户部尚书夏吉原说道:‘百姓有了土地才会上交租税,既然已经逃跑,放弃了土地,租税也就没法上交了。假如令里甲代替上交租税,一定会致使里甲破产,破产后也会逃走,这样一来,上交的租税就更不足了。’”[6](p139)因此,朱棣随即下令停止征税,并令其他地方有此现象的也停止征税。

当发生自然灾害时,明成祖更是积极应对,给与减免赋税。“山西猗氏县因连续几年旱涝,导致粮食欠收,百姓生活困难。朱棣得知后,认为田地有恒定的租税,农业才会安定,租税才会定期照额上交,官员只知道科敛征税。百姓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怎么会说连年旱涝,衣服粮食等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没有,又哪里会上交赋税。”[6](p141)“永乐十二年(1414)十一月,苏松嘉湖杭五郡发生水灾,苏州、苏江等五个府的官员请求征收一半的税。朱棣对户部尚书夏原吉等说道:‘民田被水无收未有以赈之,又可徵税耶。’于是下令免除这五府的税收。”[6](p142)

朱棣减免赋税的措施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使遭受战争创伤和自然灾害的百姓重新安定下来,从而使残破的农业生产能够迅速恢复发展,这是朱棣重农的表现之一。

(二)赈贷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尽管明成祖孜孜不倦,希望“斯民小康”,但实际情況还是灾荒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常有发生,因此,及时赈济受灾百姓,关系着大明的统治能否长久,所以朱棣非常重视赈贷。“永乐三年(1405)六月,朱棣命户部尚书夏原吉,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等去赈济苏松嘉湖饥民。朱棣对此事感慨道:‘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四个府的百姓连年遭受水患,现在旧的谷物已经没有,新的粮食还没收获,老人小孩正面临着填不饱肚子的情况,朕与爱卿等又怎么能够只管自己的享受呢?’因此命令这四个府迅速开仓赈济。[6](p146)朱棣希望大臣们能够理解体会他自己那份忧民之心。

朱棣经常告诫地方官,发生水灾、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时要及时上报朝廷,“一切民间利害,有当建革者速具以闻”[6](p146)不许隐瞒和坐视不理,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永乐十二年(1414)二月,从陕西传来消息,凤翔陇州的百姓正闹饥荒,朱棣得知后对户部大臣说道:‘水旱灾害是世间常有的事,国家大规模地储蓄粮食的作用,正是为了能够防备不时之需,当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救济百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朕多次下诏告诫官员要体恤百姓,现在百姓闹饥荒竟然坐视不管,于是下令严惩这些官员。’”[6](p150)“永乐十六年(1418)七月,朱棣下诏严厉斥陕西布政司按察司,说道:‘陕西所属的几个郡县已经连续几年颗粒无收了,致使饿殍遍野。你们担任方牧却坐视不理,你们有此重罪又怎么能够逃避,急速命令开仓赈济,有耽误的必诛不宥。’”[6](p151)由此看来,朱棣对赈济的实施是很认真的。

当地方上发生自然灾害时,一般是先上奏,得到敕谕后然后在赈济灾民,明成祖认为这样往来会耽误时日,有时灾害来得很猛,就不能在按常规来奏报,否则就会带来很大的损失。“朱棣即位当年,北京刑部尚书郭资等报告,真定枣强县百姓刚刚有了土地安置下来,却蝗、旱灾害不断,流离失所者甚多,请求核实以便赈济。朱棣知道后感慨道:‘民困如此,济之当如救焚,拯溺少缓即无及矣。今遣人核实展转往复非两月不得,民命迫于旦夕,其可乎?’于是命令户部迅速派遣官员赈济。”[6](p144)关于“预备仓”方面,朱棣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永乐二十年(1422)三月,直隶、开州、徐州、高邑、灵寿、栾城等州百姓因灾荒流离失所,好多甚至饿死,朱棣知道后叹道:‘君以民立国,古人所以致雍熙之世……皇考置预备仓,出内帑易粟储之以赈饥荒,此诚良法。然有司必至饥民嗷嗷始达于朝,又必待命下乃赈之,其馁死者已不逮矣。其令有司今后遇饥荒急迫,即验实发仓赈之而后奏闻可也。’”[6](p152)即如果遇到灾荒急迫,由地方官验实后即可开仓赈济,然后上奏。

如果遇到严重的灾荒时,明成祖还会派朝中大臣亲自前往赈济。“永乐二年(1404),苏州和淞江两府发大水,灾情严重,朱棣派遣太子少师姚广孝前往赈济。临走前,朱棣对他说道:‘不可为国惜费,盖散财得民仁者之政。’”[6](p145)

朱棣曾经对大臣们说道自己之所以会大力赈济的原因,“国家储蓄粮食,一方面是为了供养国家,另一方面是为了赈济百姓,因此,丰收时国家就大量储蓄粮食,遇到饥荒则开仓赈济。有田地有百姓,还担心什!隋开皇年间发生大旱,饿殍遍野,但是,隋文帝不肯开仓赈济,任凭饥民到处流徙。隋亡后,统计隋朝年间存储的粮食,可供养国家百姓五六十年,储存的粮食虽多,但民心不稳固,炀帝无道,最终隋朝灭亡,前车之鉴,以后如果遇到水旱灾害,百姓受饥,应当立即开仓赈济。”[6](p147)即国家储蓄粮食,是为了在灾害发生后赈济百姓。朱棣借鉴隋文帝、炀帝的教训,大力开仓赈济,使百姓能够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有了一定的粮食保证。所以,即使永乐年间灾荒较多,但大都能够得到及时赈济,没有对百姓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坏。

(三)抑奇巧

明成祖统治期间国力强大,各地都会不断地献上祥瑞,以此来表明天下太平,国运昌盛。例如嘉禾、麒麟、某处降了甘露等。所以,“祥瑞”一方面使皇帝骄傲自满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也变成了官员巴结皇帝的一种方式。明成祖朱棣是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他开创了一个永乐盛世,但面对自己的丰功伟绩时,他不骄傲,不妄自尊大,因此,在面对“祥瑞”时,能够以务实的态度看待,在多种多样的“祥瑞”中,嘉禾、瑞麦等物明成祖最为重视,因为这意味着丰收,老百姓就可以丰衣足食,“永乐四年(1406)四月,南阳献瑞麦,朱棣对礼部说:‘比郡县屡奏祥瑞,独比为丰年之兆。’于是让供奉于宗庙。”[7](p83)而对于那些奇巧之物,朱棣完全是另一种态度,看的很轻淡或者是拒绝接受。“永乐二年(1404)七月,礼部尚书李至刚奏,今岁山东郡县野蚕成茧,缫丝来进,请率百官贺。上曰:‘野蚕成茧亦常事,不足贺。’”[6](p156)朱棣认为野蚕成茧是很平常的事,没什么值得庆贺。反而他觉得“使山东之地野蚕尽茧,足以被其一方,而未能遍及天下,朕之心犹未安也。朕为天下父母一饮一食未尝忘之,若天下之民皆饱暖而无饥寒,此可为朕贺矣。”[6](p156)他认为天下百姓都丰衣足食时,才值得庆贺。“永乐七年(1409)三月,交阯国进献白象,泰宁侯陈圭率文武百官上奏请求庆贺。但朱棣对大臣说道:‘卿等但尽心为国为民以副朕望,白象世常有者勿贺。’”[6](p157)“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榜葛剌国王赛弗丁进贡麒麟,礼部上奏请求庆贺。朱棣感慨道:‘海宇清宁远人向化,贡献方物斯皆天与,祖宗之佑卿等,但当夙夜竭心辅治,以惠天下。天下既安虽无麒麟不害,为治其免贺。’”[6](p159)这些在朱棣看来都与太平没什么关系,不足为意。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国富民强,老百姓生活能够安定。

明成祖朱棣的民本思想以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诸多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时,全国人口约五千一二百万口,每年的税粮大约三千一二百万石,每年比洪武年间多征收约三百多万石税粮。所以,史书上多次提到朱棣朝时“赋入盈羡”的记录。”[8](p468)“永乐二年(1404),户部报告广西桂林府所属全州,储备粮食四万三千八百八十余石,因为存放的时间久,部分粮食已经腐烂”[2](p493)“永乐十年(1412),四川按察司副使周南,重庆府所属涪州并长寿县,见积仓粮五万余石,每岁所发不过五百余石,约可支百年。”[2](p1593)《明史》中这样描述永乐朝是:“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廩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9](p1895)真有点像“斯民小康”的情景了!

三、朱棣“民本思想”形成的原因

明成祖朱棣的“民本三、思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民本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0](《孟子·尽心下》)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1](《荀子·襄公》)等民本思想对历代统治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昭宣中兴”到“光武中兴”,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从“永乐盛世”到“仁宣之治”等,这些有所成就的皇帝大都遵循了这一民本思想。因此,正是这些帝王足够的重视百姓,把民看作国家的根本,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使百姓丰衣足食,他们才能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繁荣景象。这对拥有雄心壮志的朱棣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明成祖曾说道:“国之本在民”[6](p126)国家的根本在于百姓,百姓对于巩固统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当然会非常看重。

(二)继承和发展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朱棣继承和发展了朱元璋的民本思想,朱元璋时时告诫子孙要爱民、恤民,“太祖吴元年(1367)十一月朱元璋去圜丘祭天地,世子朱标跟随从行。太祖让朱标亲自访问农民,观看百姓的住房和饮食器用。回来时,朱棣对他说道:‘你知道农民的辛劳吗?农民每天待在田地里,双手不离开耒耜,一年到头辛勤劳动,不能够休息。但他们居住的是破旧的茅草屋,穿的是粗布麻衣,吃的是菜羹粝饭,但国家经费都是靠他们维持,所以一定要让你知道。”[12](p193)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为子孙作出榜样。太祖经常对大臣们说道:“声色之害甚于鸩毒,创业之君,为子孙所承式,尤不可不谨。”[13](p3928)因此,朱元璋的重民思想肯定会对朱棣有所影响。

(三)由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的

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使刚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的国家又一次遭受重创,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等,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另外,当时普遍认为朱棣是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的江山,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为了获得百姓的支持与拥护,朱棣势必要践行“民本思想”。

小结

关于明成祖朱棣的“民本思想”,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着手认识。一方面,明成祖朱棣作为一位封建帝王,他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封建统治,因此,“民本思想”也是为此服务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朱棣有这种“民本思想”也是很可贵的。他使百姓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使社会各方面发展起来,做到了国富民强,从这一方面来说,又是值得肯定的。总体来说,明成祖朱棣的“民本思想”应该给予肯定,值得后人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7《成祖三》,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4月第1版,第105页。

[2]《明太宗实录》,卷92,永乐七年五月庚寅,第1210页。

[3]《明通鉴》卷14,纪14,明成祖永乐二年六月,第135页。

[4]《尚书·五子之歌》。

[5]余继登撰,《典故纪闻》卷6,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04页。

[6]《皇明宝训·明太宗宝训》卷2《安民》,第134页。

[7]廷玉等撰,《明史》卷7《成祖二》,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4月第1版,第83页。

[8]晁中臣著,《明成祖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第468页。

[9](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78《食货二》,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4月第1版,第1895页。

[10]《孟子·尽心下》。

[11]《荀子·襄公》。

[12](清)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卷14《开国规模》,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版,第193页。

[1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36《詹同传》,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版,第3928页。

推荐访问:民本 略论 思想 明成祖朱棣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