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伦理思想

时间:2023-04-13 15:05:0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孔子政治伦理思想是通过对春秋时期连年征战,人民疾苦,礼崩乐坏的现状的深刻反思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责任感理论体系,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一种全面的崭新的构建。孔子在周礼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以仁为基础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文明进程。

关键词:孔子  政治  伦理  思想  为政以德

一、孔子的政治伦理理想产生的原因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是通过对春秋时期连年征战,人民疾苦,礼崩乐坏的现状的深刻反思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责任感理论体系,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一种全面的崭新的构建。孔子在周礼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以仁为基础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孔子的政治思想始终从政治的政与治的主要矛盾出发,抓住了矛盾的两个方面---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认识他们之间的矛盾之后,把问题的关键放在了规范和调解双方矛盾的交接点上。在具体的实施专制统治和治理的过程中,孔子又抓住了各自矛盾的主要方面,去分别的对待。统治的过程中,强调了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在治理过程中,又强调了被统治阶级要重视礼制的规范。这样,统治阶级实行仁政,利于他们的统治;被统治阶级知礼节,而安于统治,这样就达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孔子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位古人所无法比拟的。他的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为中华民族历代王朝政治思想的核心,甚至对整个东方政治理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率先提出了“与民同乐”、“以德治国”等先进政治伦理理念。

孔子以政为德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与民同乐”的大同社会,孔子从仁爱的观点出发,想建立一个和谐的人与人之间互爱的社会,因而主张“克己复礼” ,追求“安人、安百姓” 、使“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孔子不但主张要制民之产,使百姓“不饥不寒”,使鳏寡孤独者都有所养,还要实行宽柔的政策,与百姓同乐,使百姓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保证的同时,还要使他们有精神上的愉悦。他认为,只有百姓不饥不寒,“与民同乐”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可见孔子旨在建立一个有道德的、有法制的理想社会。

二、孔子的“为政以德”政治伦理思想

(1)政者首先正其身的楷模作用

孔子在建立自己的政治指导方针时,把国家统治方式加以道德化,首先要求统治者自己做人要正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表明国家统治者本身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百姓是否服从统治,取决于统治者本人是否正确、公正以及有没有道德感召力。孔子比喻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在孔子时代,有一些诸侯统治者采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以防止臣民犯上作乱。对此孔子明确表示异议:“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严刑峻法只能使百姓因害怕刑杀而不敢做坏事,但不能使人自觉知耻而避免做违法之事,相反地,以道德治理国家,以礼乐教化人民,就可以使人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当然,孔子不是完全不讲刑杀,而是主张德与刑应宽猛相济,重德轻刑。他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说明孔子希望用道德教化来代替刑杀。孔子对于国家统治的理想目标是消除残暴,以善人为邦,从而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的德治社会。

(2)为政者实行仁政要敬德保民、取信于民

为政以德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命题,它是孔子在总结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的德治思想是当时政治理论上的创新,这种理论经过孟子、荀子以及历代儒家传人的不断努力,其内容十分丰富,成了世界古代政治思想中最系统的、最进步的、最文明的政治思想体系。 所以在孔子的德治政治理论中十分重视官德的培养。 他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王朝的统治权,以求得社会的安定。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古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议。”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一个社会的政治是否清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国家行政机构的官吏或官员的道德。官员廉政勤政,遵纪守法,关心大众的疾苦,社会就能清明与谐和;相反,官员贪污腐败,,社会就“无道”而不稳定,

(3)宽猛相济的德法兼治政治手段。

孔子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如何治民,统治阶级历来有德与刑两手,即镇压与教化并用。孔子主张对民要“道(引导)之以德,齐(整齐)之以礼。”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管理民众,民众不但有廉耻而且民心归服,是最高尚的政治。他认为理想的政治应当是免刑、无讼和去掉残暴、免除虐杀。但在现实生活中孔子也不是绝对不要刑。其倾向是重德轻刑,刑只能是不得已而用之。重教化,轻刑罚。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

在讲德治时,孔子也不是完全不要刑。郑国出现许多“盗贼”,聚集在芦苇丛中。执政者太叔发兵攻剿,把人全杀光了。对这伴事,孔子的意见:治事光靠宽大不行,只有严厉也不行。应当是“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德治与法治是当时两种截然不同的相互对立的政治主张。孔子经过比较认为虽然“齐之以刑”能禁止百姓做坏事,但确是出于对“刑”的惧怕,并非出自主体内心的想法,这样并不能使百姓有羞耻心,并不能从根本上禁止;只有“导之以德”才可以让百姓渐渐知耻,由内心深处向善而行走上正路,使“天下归仁”。

(5)见利思义的道德取舍标准

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道德取舍标准。“义”是指社会公利及个人合乎道德的行为标准,“利”是个人私利或小集团的局部利益,因而义与利的关系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对此孔子有两个层次的认识。第一,义与利是相通的,互相包含,“智者利仁”, “因民之利而利之。”是说明仁厚的人应首先满足社会公众利益,然后自己可相应从中获利。因此,孔子并不反对个人获得正当利益,而是反对个人见利忘义,先利后义。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 。“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第二,一个人面临义和利的矛盾冲突时,应该把公利放在第一位,把私利放在第二位,“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而决不可违背公德去追求私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以上两个层次的分析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把仁的道德要求和礼的道德规范具体地深化为义的取舍标准。换言之,统治者要推行德治仁政,在具体行动上就应该先义后利,先着眼于人民百姓的利益和要求,然后才能取得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样的统治行为才是合乎道义的,才会得到百姓的真正支持和拥护。

三、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

孔子以“正君和教民”为目的,以礼教为经纬,以德治为手段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对春秋时期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引申应用,它极大的启发了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以至于在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主导思想。因此,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是以道德文明为主导的对社会政治和人类精神的综合建设,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文明进程。具体来说,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孔子政治思想是把政治生活与道德教化和二为一,使其密不可分,这样就把政治与精神的双重统治权赋予了君主,君主不仅是政治的最高统帅也是精神的最大楷模,出现了中国封建时期君父一体,家国同构的现象,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权威的集中,为中国封建文明的兴盛打下了结实的基础。第二,孔子的政治思想虽然赋予了君主绝对的权威,却同时也给予了臣民一定的民主。他要求君主要爱民,他的行为也受到道德礼义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君主的政治行为具有了一定的民主性。第三,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深刻的体现了对广大民众的关心和重视,是古代的民本思想。这种重民、爱民思想要求统治者轻敛薄赋,关心百姓疾苦,对待百姓讲求诚信,使民以时。使得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广泛兴修水利,积极治理灾情,并且养成了士大夫阶层忠君爱民的良好风尚。由上述阐释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以道德礼教为核心的一种全面的和谐的政治体,它不仅确立了中国等级社会的秩序,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保证了社会生活的稳定,而且极大的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为东方政治文明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消极影响。第一,重道德轻法律的概念。孔子的思想过于强调道德礼教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忽视了法律、科技、商业的发展价值。这种思想在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治国之道后,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社会发展的偏私和文化理念的弊端,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在法律应用方面,孔子认为道德规范是社会生活中高于一切的标准,而法律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在古代法律多是道德的教条文化,并没有形成西方的客观法律模式,这种情况下,对法律的解释容易陷入主观主义的怪圈,使得法律丧失了客观公正性,从而导致中国社会法律意识淡薄,在道德规范受到冲击时,容易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范。第二,在官吏地位方面,造成了官本位的思想。孔子强调为政者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要求他们成为民众学习的榜样,这就确立了官吏在社会中的权威地位,形成了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使百姓有了怕官的传统,对官吏产生了畏惧心理,缺少了对官吏的约束,不利与中国社会民主的开展。第三,在政治理论的发展方面,孔子把政治和道德教化紧密联系起来,将政治中很多行为标准定义为道德标准,掩盖了政治的本来面目,阻碍了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导致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发展过于保守,并没有开创出更多有价值的政治理念,更多的是对先前思想的沿袭。

可以说,孔子是出于对人类普遍的爱,而真诚的提出了以“尊君爱民”为目的的政治思想,但是历代统治者却利用这种真善的理论对广大民众进行欺骗,形成了中国政治史上的“明儒暗法”现象,这是对孔子政治理论的篡改与亵渎;并且虽然历代王朝都以道德礼教为治国的根本,却没有领悟到孔子权变的思想,以致礼乐道德渐渐的僵化,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长时间的顽固保守,混乱、停滞、衰败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徐志剛: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推荐访问:孔子 为政 伦理 以德 思想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