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报中典型人物报道写作的叙事分析

时间:2023-04-14 11:20:0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地方党报中的典型人物报道深深地嵌入时代脉搏中,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作用不可或缺。这也是纸媒的一种重要呈现方式,有别于电子媒介。因而對地方党报典型人物报道的写作分析,有助于我们的具体写作实践。地方党报典型人物报道写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也离不开纸质媒介的传播特点。本文对典型人物报道写作的叙事分析,结合采访写作实践,对特定背景下如何写“活”人物报道提供了一些有迹可循的经验。

关键词:地方党报;典型人物;叙事方式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9-00-02

新闻传播过程,是新闻活动双重主体选择的过程和选择的结果。党报新闻传受行为,因为受众的群体特点相似而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而这些受众的诉求、审美、认知特点反过来影响新闻的传播,从而传播也具有了特点。完全真实,是新闻写作的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能违背新闻写作原则,但是通过受众、传播过程、具体新闻报道的分析,能让我们找到新闻写作的叙事特点,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构建让我们的报道别具风采。

一、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特质

“新闻报道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叙事形态,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地方党报,作为地方媒体,它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有其局限性和特性。新闻传播选择体现在双重主体的选择行为中,传播主体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每一次具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从而也会影响收受主体的每一次收受行为,而收受主体的选择往往以累积效应的方式形成对传播主体的影响。

地方党报的受众基础绝大多数是乡镇村、社区等基层群众,年龄层次上以中老年居多。这些群众的诉求、审美、认知特点反过来影响新闻传播,从而传播也具有了特点。

当然,年轻一代对新闻信息的摄取更多是趋向网络。体验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都知道,网络的超文本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搜索便利。但同时,也使我们获取信息的阅读思路也变为非线性的,无尽的信息超链把思考一次次打断。而党报作为纸质媒体,或许缺少这种超文本的信息和网络传播速度,而它的传播则在这个对立面,在引导受众思考和传递榜样的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以怀化日报为例,受众范围就限于怀化市辖区14个县市区近300个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受众的基础占比之中主要为基层群众和党组织。看报、读报还是很多人的日常,我们身边就不乏“宁可食无肉,不可缺报读”的党员同志,在怀化市会同县就一名年近90的老党员退休后30多年自费订报,不可一日无报。而他就是怀化日报记者的报道《一个老党员的“党报情缘”》里的典型人物,成为了大家的榜样。这样的传播就是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过程,也是传受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

本文所探讨的典型人物报道,就离不开这个受众基础,离不开受众眼睛凝视纸质媒体所需要的深层次思考。也可以这样说:“作为时代发展产物的典型人物报道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传播语境”。

二、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特点

“叙事从文学上来讲是一种技巧,在新闻中是事实建构的方式,它使新闻作品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特色”。

作为新闻记者,我们知道真实是新闻写作的最基本的原则。那么在典型人物的报道写作中所要把握的是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要真实可靠;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语言和动作,原因和结果都必须真实,不能添枝加叶;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都必须准确无误;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认识,都是当事人所述,必须讲究真实。

基于以上真实,典型人物报道的写作也不是简简单单进行“记录”,仍需要对事实加以构建,使新闻作品呈现不同的特色。

在地方党报的传播过程中,典型人物的报道往往会为受众所喜闻乐见。以怀化日报为例,往往会策划一些这样的选题,其中包括有《支书故事》《百姓故事》《新时代奋斗者》等栏目所报道的典型人物为读者喜闻乐见。其中的《支书故事》《百姓故事》还获评湖南省市州报新闻好专栏。

通过这些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叙事总能凸显主题而又极具感染力。以怀化日报《支书故事》专栏为例,报道的典型人物都是村党支部书记,这组新闻作品的叙事都相对集中建构的事实就是:典型人物在基层党建和为基层群众服务的作为、担当。

比如:《王忠炳:老骥伏枥建新业》这一新闻报道的叙事就围绕着王忠炳所说的“多想办法,公平办事,村里就能发展好”展开;《张晓峰:你的幸福,我的梦》围绕着典型人物“为父老乡亲干事,就是值!”的信念来展开;《唐忠勇:肩挑重担一心为民》同样围绕着“为了村民的幸福,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挑好身上的担子”这一初衷进行叙事。由此我们可见典型人物叙事的特点。

同样《叶世玉:辛苦换幸福》着墨最多的是典型人物的坚守。试想,一个基层村党支部书记,抵挡了外界的诱惑,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干实事近20年。是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让他坚守,是他的坚守带来了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们为他点赞,不少人把他视为榜样,人心越来越凝聚。这就是坚守的力量!由此传递的正能量就是此类型报道的力量所在。

由此可以看出,典型人物报道写作的叙事对于主题或弘扬正能量的故事描述、细节描写是有所侧重的,这也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建构,体现作品的特色。

三、典型人物报道的写作实践

所有的写作分析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写作实践。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新闻采访编辑的一线工作者,本人有幸参与了怀化日报《支书故事》《百姓故事》《新时代奋斗者》等一系列的典型人物报道的采编工作。在采写与编辑实践过程中发现,写好、写“活”特定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可从叙事方式、叙事情感、叙事语言上下功夫。

2017年的6月29日至7月2日,怀化市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在洪灾面前,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基层涌现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7月2日至5日,本人有幸前往中方县铜湾镇、铜鼎镇,靖州渠阳镇,采访报道这些可爱的人,先后成篇《党徽在抗灾中闪耀》《一个也不能少》《风雨砥砺往前行》。以上作为《支书故事》(该专栏在2017年度湖南省市州好新闻评选中获得好专栏奖)专栏的新闻作品算是成功之作,因此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写作要点,以期为我们以后报道此类新闻提供借鉴。

(1) 人物情感线索要贯彻始终。以《党徽在抗灾中闪耀》一文中的村支书周南金为例,他始终佩戴着党徽就是要让群众在危难之时能更快得找到他,他说:“作为村支书,我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因此文章的组织始终以他对老百姓的这一情感脉络进行。文章记录他转移70多岁的老人,他帮助养殖户转移牲口,他为灾后补种水稻的村民联系种子等等。《一个也不能少》中的社区书记荣建梅也是如此,她始终把社区群众当作自己的家人,在危难之时她离开医院来到抗灾一线,群众对她的无比信任及她不顾自己的病体背着老人逃离洪水。社区群众的信念支撑着她,这条感情线也从始至终。这样,人物才显得有血有肉。

(2) 人物事迹的选取要凸显紧凑感。在此次抗洪救灾的先进人物所做的事情许许多多,几天几夜没有休息,时时关注水情的变化、群众中出现的新情况等等。那么就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事迹来凸显紧凑感及人物特质。拿《风雨砥砺往前行》来说,主人公是怀化市中方县民政局的危玲,她不顾家有病母幼儿连续多天在抗洪一线,所做的事很繁杂。记者就选择了她的一天来组织文章,那天她想辦法把救灾物资运至被洪水孤立的铜鼎镇,并发放到当地受灾群众当中。《党徽在抗灾中闪耀》也是如此,也是选择了村支书周南金一个白天、一个夜晚的典型事迹来写,其他日常就略微描写带过。这样看起来文章详略得当,人物形象也更鲜明。

(3) 人物语言的组织要“接地气”。此次报道抗洪救灾一线的干部群众都在基层,他们的语言本身就已经很“接地气”。在报道写作当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随意改变和拔高人物的语言进行描述。诸如文章中的“当群众的主心骨” “他们就像自己屋里人一样”等等就是直接引用人物的最质朴的语言,这些语言也最能反映人物的特质。

综上,典型人物新闻作品在叙事方式、叙事情感、叙事语言上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深深植根于时代的土壤,具有鲜明的特色。典型人物报道写作在以上几点的把握上不与时代脱节,定能在党报新闻作品中发挥好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敏.新闻报道的叙事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5.

[2]林清容.网络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与发展研究[D].湖北大学, 2012.

[3]杨君.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9.

[4]邵明亮.党报典型人物通讯写作问题探讨[J].新闻世界,2015(4): 25-26.

[5]朱月娥.党报典型人物通讯写作问题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 2 (26):82-83.

[6]周文韬.试论新时期党报典型报道的创作手法——以《人民日报》黄大年先进事迹报道为例[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8,580(5):83.

推荐访问:党报 叙事 典型 写作 人物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