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

时间:2023-05-25 15:05:0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OECD)2013年12月3日公布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上海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个领域均取得最高成绩,继2009年PISA测试夺冠后再度夺魁,引发国内公众乃至国际社会的瞩目。了解PISA测试,对我们的课程改革,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为此,本刊特别推出一组文章,供读者阅读和思考。

“PISA测试不是奥林匹克比赛,也不是选拔优秀人才的考试,而是为了解各国教育实践和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而设立的国际研究。PISA测试改变了我们对测试的传统认识。”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PISA项目组负责人张民选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的主要内容:

PISA测试,主要目的是什么?

PISA测试不是为争金牌的奥林匹克竞赛,也不是选状元的考试。我们中国有2000多年的考试历史,但PISA告诉我们,考试的作用并非只有选拔人才的单一功能。PISA测试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各国教育实践和调整教育政策、促进各国教育发展。PISA测试关注的不是学生个人成绩,而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成绩,由此发现一个教育系统的发展水平、优势特点和遇到的问题。

PISA测试哪些“素养”?

PISA要测试的“素养”,既包含学生应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求学生能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认识、处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测试不是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的,大量题目来自日常生活。

哪些学生参加PISA测试?

PISA不是选拔性测试。2009年上海第一次参加测试时,我们就完全根据OECD的技术标准要求,由上海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代表全市各类中学约10万名15岁在校生参加测试,参与率达97.8%,覆盖率为98.6%。

这些学生都是OECD根据上海的中学生的构成等比例挑选的。15岁的学生,有一定比例在高中,有一定比例在初中,OECD就按照同一比例分配将参加测试的学生比例。参加考试的高中生中,职校生与普通高中生的比例也与全上海的高中生组成比例相同。同样,在初中和高中生中不同级别学校的学生比例也是同比例选取的。

我们首先将全部有15岁学生的学校名单交给OECD,然后由OECD按比例抽取学校,最后在抽中的学校中随机抽取学生,确保各类学校和各类学生都有相关的比例。这么操作,可以确保参加测试的学生的“生态结构”与全市15岁的学生结构和分布情况完全相同。

对我们的教育有哪些启示?

PISA让我们自信,也让我们自省。我们自信地看到,几十年坚持不懈搞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我们的所有学校都比较好,托高底部、水涨船高有了效果。我们的教育制度也是比较公平的,这反映在出身贫寒家庭的孩子成绩也远高于OECD成员国的平均成绩。事实上,薄弱学校办好了,优质学校就会更好。

另外,我们还发现,我们老师的平均学历学位不一定有发达国家那么高,但是我们学校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职进修是非常出色、非常有效的。我们的教研组、年级组、校本研修等等,都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认为,我们正确的理念和有效的做法都应该坚持下去。

我们当然必须自省和理性。比如,上海学生参加PISA阅读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阅读不同文本的成绩有很大差异。在学习策略方面,上海学生在归纳、理解方面的能力比较强,但是自己截取资料的能力比较弱。

学生负担重,就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必须研究和采取有力措施把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下来。学业负担过重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厌学,并占据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时间和精力。

阅读、数学和科学很重要,但是它们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全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义务教育的首要目标,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成为体魄强健、善于理解他人和欣赏艺术的人。

此次测试还可以看出,家庭、社会、经济和文化与学生的素质都有相关性。事实上,测试中发现学生的表现有30%取决于学校,还有60%至70%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表现。

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我们更应理性看待PISA成绩。PISA成绩并不能涵盖基础教育,上海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并不能与其他国家相比,因为上海只是一个城市、只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许多国家幅员辽阔、人口过亿。基础教育也不能替代整个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终身学习领域中,我们应该向世界各国学习的,一定更多。

推荐访问:科学化 决策 教育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