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小教育科研基地复习总结材料

时间:2020-11-09 09:08:2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界小教育科研基地复习总结材料

科研给学校插上腾飞的翅膀 —— 界首中小申报教育科研基地的总结材料 我们的理念: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我们的 感悟: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没有教育科研的引领,就没有教育内涵发展,就不能形成高品位的教育品牌。

教育科研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让教育科研的理想在学校扎根,成长、开花,让每个教师沐浴“科研”,享受科研阳光, 能够 规范、科学地开展科研工作,增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基地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基地学校的办学特色。

如何使领导的思维从“锦上添花”演变为“植树护绿”,让教师的教育科研从“隔岸观火”变成了“涉水过河”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近三年,我校始终坚持把教育科研当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推动力,努力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以科研课题的牵动,走“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之路,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xx 年我校用本土资源挖掘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提出《“地域特色”综合实践的校本开发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被县教科室列为重点规划课题开发,打破了学校无科研立项,无科研成果之局面,激发了教师科研兴趣;xx 年为了构筑适合山区小学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的特色和品位,我校提出《“橘文化”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被市教科所列为规划课题;xx 年为了把“柑橘之乡”的生态景观与我国丰富的柑橘文化历史遗产相融合,传承独特的文化,寻找文化与育人的契合点,又申报《颂千年柑橘文化 显地域特色课程——“橘文化”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被省教科院列为规划课题,标志着我校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进展,此时学校通过“橘文化”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创造出新的校园风貌,学校品牌逐步形成雏形。在“科研领航、质量为生、队伍为本”的原则指导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网络日臻完善,科研管理日趋规范,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独具特色的科研兴校之路。

一 、 领导重视教育科研 ,有力保证科研开展 xx 年调入界首中小,当时我校专职教师 18 人,中青年教师只占 30%,年龄结构极不合理,严重偏向老年化,且年老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科研水平低下,严重阻碍或影响教育科研,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扭转乾坤呢? 1、认真分析学校的师资状况和学校的发展轨迹,拟定出学校新的发展规划,确立了“铸精品橘文化,育幸福橘乡孩”的办学理念,引领教师向教育科研进军。先后制定了教育科研五年规划、

校本培训方案、班主任培训方案、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橘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等等。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在学校发展的优先位置,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为了把办学思想落实到教育管理中,让教师根据学校总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制定出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让教师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办学思想相吻合,形成了共同发展愿景、共同价值追求。

2、为了扭转局面,校长试身下水,做一个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的击鼓手,学校教育科研的实践者、领头鹰。亲自挂帅参加教育科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力争使自己成为领导科研工作的内行。为了抓好我校教育科研氛围,在校本培训中我亲自为教师进行《从“活动”走向“课程”——谈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谈对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素养》、《科研引领探“轻负”,聚焦课堂求“高质”》等讲座。xx 年 10 月撰写的《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论文参加杭州市教科所组织新课程系列之十一:“新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研讨活动上作交流发言。亲自主编校本实践活动教材----《橘源》。领导的率先垂范使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本人主持的《“橘文化”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经过 3 年的实践圆满结题,并荣获了县科研成果一等奖、市科研成果三等奖;于 xx 年 2 月又被立为省级规划课题,现正在实施之中。

3、为了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完善教科研工作考评制度,把教育科研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xx 年出台了《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案》,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积极性,又争取了乡党委政府的支持,设立各级各类科研成果、教师的论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奖励制度。这些奖励制度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上进心。在学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开展教科研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学校给予有力的支持,出台了购买笔记本电脑奖励制度,优先安排有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师外出学习,设立教科研活动经费等,有力保证科研高效、有序地开展。

4、成立组织机构,健全网络组织,切实保障“橘文化”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顺利开展。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它头绪多,牵扯面广,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健全组织系统,进行统一的布置和管理,协调好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为此,我们精心组建了一个纵向的组织系统,科学而有效地领导了校本课程开发(见示意图)。

5、搭好校本课程主题框架: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办公室 校本课程开发辅导小组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成员 统 筹 决 策 组 织 实 施 辅 导 落 实 校长室 教研组长 教导处 班主任 教科室 少先队 校本课程开发 组织领导结构示意图

要形成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课程资源为依托。在调查分析我校师生以及社区的实际情况后,我们明确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为“颂千年橘源文化 扬校本开发之道”, 围绕主题,我们从走进橘源、体验橘味、享受橘香、欣赏橘颂等四个主题单元开发校本课程——《橘源》,每个主题单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安排不同的课时和内容,在各自的资源板块中确定研究专题,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每个主题分别由课程目标、课程素材、活动建议三方面内容组成。基本框架如下:

走进橘源:生态橘乡、 柑橘品种、橘林闻香、橘源历史 体验橘味:橘之栽培、病害防治、采收加工、橘与生活 享受橘香:品橘创艺、橘之妙用、橘艺制作、橘之经济 欣赏橘颂:橘之诗文、柑橘之德、民情风俗、橘乡人家 ▲ “ 橘文化”校本课程的小课题研究活动内容的设计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或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时空,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它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决定了它没有统一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除了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外,还要考虑地方差异、社区课程资源和学校传统等因素。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彰显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根据办学精神追求和教育特色。在充分调查、了解、尊重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大队部系列主题月活动,学校整体规划,师生互动参与,设计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课程的性质,强调“体验”、“开放”、“整合”、“自主”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如“橘文化”校本课程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构建结构:(见示意图) 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构建结构 研究活动线索 研究活动层次 研究活动方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以主题活动为基本方式,要求学生通过课题探究、项目设计、调查访问、社会参与等活动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我校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主线,基于源于学生生活、依托社区资源、立足学校特色的原则,从礼仪、生命、历史文化三个系列开展活动,对于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生存意识增强和区域历史文化底蕴的了解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 、 精心打造校本科研培训, 引领 教师 成为主动研究 。

要使教育科研成为“大多数人”的事,就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与学习,使教师认识到自身不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自然 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他人和社会 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我 宏观规划 学校 教师 微观指导 自主生成 学生 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参观访问 测量实验设计制作量实验设计制作 讲座竞赛宣传表演讲座竞赛宣传表演

从而引发专业发展渴求意识。正所谓"问渠哪行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而校本培训是最佳的选择,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一种培训。

1、健全学习制度。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写好 5000 字—8000 字的教育教学摘抄和 5 篇教育教学随笔。每个课题组每月至少有一次学习交流活动。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认真做好“四个一”的学习活动,即每天学一点,每周摘一点,每月写一点,每学期写一篇。给每位老师配发摘记本,月底由教科组统一查阅,从中选出优秀的摘录或心得结集成册或在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交流。从批阅检查情况看,每位老师都能做到“四个一”,大部分老师超额完成“四个一”的任务,按时上交率达 100%。

2、普及指导:每月一期教师学习资料。教科室根据学校近期主要工作或研修的主题,选编学习资料印发给每位老师,加强对新课改理念和学校办学理念的理解,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3、专题培训:为使培训课程能抵达教学研究的前沿,能贴近时代的脉搏,能够及时传递最新的教改信息。首先我们开设一系列的讲座进行培训、学习,教科室每个学期根据学校研修主题,开展一次实作指导培训。如:自 xx 年以来,学校自行组织开展“如何做到课题方案设计有效性”、“教育案例的写作方法”、“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等讲座。其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学习,指导我们的新课程教育实验工作,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如 08 年 12 月邀请了县教研室胡晓春主任来校为教师进行新课程专题讲座,受到了很大启发;09 年 3 月邀请了市教研室综合实践学科教研员俞老师和县教研室综合实践学科教研员吴老师来我校指导工作;09 年 11 月又邀请了县教研室胡晓春主任和教科室夏主任来校为教师进行科研专题讲座,对全体教师作了如何发挥两个主体作用的专题讲座,增强了广大教师的科研信心,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目前我校教师科 研积极性高,工作脚踏实地,课题研究扎实有效。

4、争取一切可争取的外出学习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去学习、交流和碰撞新课程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凡是外派学习、培训回来必须汇报经验及感受,引领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激起教师对自身工作的热爱。利用与杭州学军小学、京都小学城乡帮扶结对每学期开展教育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给我校教师提供了交流广阔的空间。每个学期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研究性的公开课,通过每次的公开研讨活动,与城市教师面对面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带来一定的思考与启示。如09 年 11 月由学军小学牵头的“黄黎明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到我校,利用有利的资源,组织姜家片教师来听课学习,共享名师教学风采,使教师零距离接近专家、互动交流,从中学到许多理论知识,开阔了眼界。

5、坚持“界首中小教育节”制度,即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艺术周”活动。08 年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比武活动;去年上学期组织开展 50 周岁以下教师以“上课、说课、研课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去年下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到杭州学军小学听课学习、探讨教育科研,体悟和生成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今年举行青年教师说课比武。

三、 规范 课题过程管理, 促进 科研工作发展。

学校的科研工作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教科室为龙头,以科研骨干为中坚,在各教研组长、科室负责人密切配合下,教师人人参与,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始终在规范运作。

1、完善科研工作制度。本校从 xx 年起开始制订有关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并逐年修订、补充,逐步形成完整的一套符合学校实际、行之有效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管理规范》。内含:?"教科室工作职责";"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条例",其中包括了课题申报、论证、?立项、实施、结题、考核、评奖等一系列细则;"教科研学习制度";"课题组长职责";"课题组教科研活动实施要求"等,这些管理规范确保了我校科研工作有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有每月大事记,有检查、总结和考核,有课题申报、指导、结题和奖励,资料齐全,存档有序,从而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有序运转。

2、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每学期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安排公开课不少于 4 节,新进校教师汇报课,老教师要开设示范课,课题组教师展示课。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 10 节,中层管理人员每学期不少于 15 节,听课要作详细的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注重做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要求老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写好教后感,每学期不少于 5 篇课后反思;每月一次以“反思卡”的书面形式提供一个典型个案反思分析;每学期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育案例分析。

3、没有扎实、有效的过程研究,就没有真实、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规范管理和研究过程,把每一个过程抓严、抓实。注意研究材料的积累和建档工作,定期召开课题组的研究例会。积极开展县、市立项的课题“地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开发的研究”的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教师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挖掘本乡文化,构建校本课程;坚持每月安排 1-2 课时,安排农田劳动、社区服务与实践,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了解界首柑橘特色农业的有关知识;结合“橘乡文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学生兴趣制定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题的小调查、小研究、小创作活动。在《“橘文化”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我校组织了《享受橘林风情 滋养民俗文化 幸福孩子一生》、《“甜农”牌蜜橘味美原由的调查》、《界首中小第三届“橘子红了”作文节活动方案》等“探源橘林文化,体验成长快乐”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了唱响“水秀天下,桔香四方”,为了创建绿色学校,永葆‘桔秀天下’美誉,我校开展“唱响橘乡文化,关注家乡水资源”的创绿色学校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开展了“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关注家乡水资源、《废旧电池对动物、植物的危害性实验研究》小课题研究活动等。每学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成果展》、《学生才艺展示台》、《梦里橘乡绘画展》、《橘林探香写作展》、《橘海神韵书法展》等成果展示活动,营造橘乡文化。通过课题研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螺旋式上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和舞台,彰显学生的个性。

4、让小课题研究在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满园春”。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目前我校全体教师都有自己的小课题,xx 年县级小课题立项 6 个,xx 年个人小课题县级立项 3 个。

针对小课题研究管理,我校积极利用县出台“小课题研究记录手册”和课题月报制管理手段,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每次教科研例会活动要求教师带者自己的小课题来,在活动中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小课题设计一份教学设计、上好一节研讨交流课、写好一份教学反思。积极

引导教师在教研组中主动、有效地开展研讨活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和上课、听课、评课等,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研究的小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检测小课题研究成果。“小课题研究记录手册”不仅加强了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矫正,防止了课题研究中的方向偏失,也有效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要求课题组的教师建立了自己的教育 ___,并坚持积极撰写博文,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有教学随笔、生活感悟、读书心得…… ___的建立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师的生活,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 、扎扎实实创建,实实在在收获 。

经过几年的科研基地实践,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界首乡中心小学教育科研情况统计表(xx---xx 年) 年份 立项课题 科研成果 科研论文 专题论文 合计 省 市 县 市以上 县一 县二 县三 市以上 县一 县二 县三 市以上 县一 县二 县三 xx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xx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xx 1 1 1 1 2 2 1 1 5 5 xx 1 1 1 1 1 1 2 2 4 4 5 5 14 xx 1 1 1 1 1 1 1 1 1 1 5 5 5 5 1 15 5 xx xx 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我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上获得了不少成绩,这些收获从深层次上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我校教师数不足 20 人,而且 50 周岁以上教师占 70%,但是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教育科研迎来春风,吹响了教师撰写论文的热情,不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学校的飞跃。这三年中,我们学校从一所默默无闻的农村中心小学转变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小学,这无疑是一个飞跃!而这个"惊叹号"的写成,与学校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增强有着莫大的关系,与学校建立的"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学"这一运行体系是分不开的。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不只让我们看到数量的剧增,更让我们意识到其中蕴涵的深刻变化——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在大步提升。也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的"提升",带动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其中,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重头戏的课题研究,让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省级课题催生了“橘文化”校本课程特色之花。

2、教师的成长。教育科研工作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不仅能给教师成长指南,还能为教师成长铺设阶梯。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从教科研上起步,依托教科研茁壮成长。

3、学生的发展。我们的研究课题提倡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去发展自我,努力为孩子创造想的空间、说的机会、做的场所。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节、读书节、柑橘节、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节、环保节等活动,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劳技制作、环保考察,津津有味地尝试小创造,细致生动地描绘科学幻想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回顾过去,我们欣慰,我们用勤奋与智慧刻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足迹,虽然我们还很稚嫩;展望未来,我们希冀,我们当用百倍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描绘学校新的蓝图,让科研之花开得更加鲜

艳美丽,谱写教育科研新篇章。

淳安县界首乡中心小学 9 xx 年 年 2 12 月 月 8 18 日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总结材料 教育科研 复习 基地 界小教育科研基地复习总结材料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