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积乘方教案、练习题、教学反思

时间:2020-10-23 09:15:1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积的乘方》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幕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 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 学生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 有助于塑造他 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

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关键: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引导这个推导过程时,步步深入, 层层引导,而不该强硬地死记公式,只有在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对积的乘方的 运算性质灵活地应用.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同底数幕的运算法则;幕的乘方运算法 则的内容以及区别.

【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发言,解说老师的提问.

【课堂演练】

计算:(1)( x4) 3 (2) a ? a5 (3) x7 ? x9 (x2) 3

【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演练题,并从中领会这两个幕的运算法则.

【教师活动】巡视,关注学生的练习,并请 3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提出 下面的问题.

同学们思考怎样计算(2a3) 4,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上面的问题,再小组讨论.

(2a3) 4= (2a3)?(2a3)?( 2a3)?(2a3)(乘方的含义)

3 3 3 3

=(2 ? 2 ? 2 ? 2)?(a ? a ? a ? a)(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4 ? a12 (乘方的意义与同底数幕的乘法运算)

=16a12

【教师活动】提出应用以上分析问题的过程,再计算(ab) 4,说出每一步 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之后,再与同学交流.

(ab) 4= (ab)?( ab)?( ab)?( ab)(乘方的含义)

=(aaaa)?( bbbb)(交换律、结合律)

=a ? b (乘方的含义)

【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乘方结果之后,你能得出什么 规律? ( 2)如果设n为正整数,将上式的指数改成n,即:(ab)n,其结果是 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出(ab) n=anbn.

【师生共识】我们得到了积的乘方法则:(ab) n=anbn (n为正整数),这就 是说,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幕相乘.

(ab) n==anbn

【教师活动】拓展训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如( abc)

【学生活动】回答出结果是(abc) n =a n b n cn.

二、 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3)3 4(-

(3)

3 4

(-a) ; (4)(-3x).

3 3 2

(1)( 2b) ; ( 2)( 2X a);

【教师活动】组织、讲例、提问.

【学生活动】踊跃抢答.

三、 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44练习.

【探研时空】

计算下列各式:

(1)

(a- b) .积的乘方(ab) n=anbn (n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 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幕相乘. 在运用幕的运算法则时,注意知识拓展,底数和指数可以是数,也可以 是整式,对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也适用. 要注意运算过程,注意每一步依据,还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 ?( a

.积的乘方(ab) n=anbn (n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 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幕相乘.

在运用幕的运算法则时,注意知识拓展,底数和指数可以是数,也可以 是整式,对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也适用.

要注意运算过程,注意每一步依据,还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

.在建构新的法则时应注意前面学过的法则与新法则的区别和联系.

(2)

/ 2、 3 / 3、 2

(a) ?(a).

(3)

(-a5) 五、布置作业,;

五、布置作业,

(4)

(-2xy) 4;

(5)

(3a2) n;

(6)

(xy3n) 2- [ (2x)

(x4) 1 .课本P148习题15. 1

1 .课本P148习题15. 1第1、2题.

(8)- p ?

(-P) 4;

(9)

2

(tm) ? t;

四、课堂总结

2] 3;

2 32ab )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

2 3

2ab )

(二)

计算下列各式:

(1)

(a - b)

3 ?( a-b) 4;

(2)

/ 2、 3 / 3、 2

(a ) ?( a ).

(3)

(-a5)

5

(4)

(-2xy) 4;

(5)

(3a2) n;

(6)

(xy3n) 2-[ (2x) 2] 3

(7)

(x4) 6-

/ 3、 8

(x );

(8)

-p ?(-p) 4;

(9)

(tm) 2 ?

t;

(10)

01257.8 8

课后作业

计算:(1)

(ab2) 3

(2) (-2a)

2

(3) (-pq) 3

(4)-(-2a2b)4

(5)a3.a4

?a+(a2)4+(-2a4)2

4

计算:(1)( ab)

⑵(-1/2 xy) 3 (3)(-3x10 2)3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方的基础上展开的?重点是学生能 说出幕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用符号表示?难点在于利用同底数幕的 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我主要通过计算 (23)2,(a4)3,(am)5的引入.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让学生 归纳出幕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计算依据,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有条理的 表达能力?对于公式的记忆,怕有些同学记不住?因此,我把底数比作 是同学的脚底板,指数是学生的手指,同底数幕的乘法比作同学手牵 手.将课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做题时候出现了很多错误,例

1?负数的奇次方与偶次方的符号的混淆,

(-2a2)2= -4a4, (-2a2)3=8a6 (奇负偶正法)

2.乘方运算的错误,如 32=3X 2=6

学生分不清各种运算性质是错误的关键,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只能多练,这是一个熟悉的过程。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再构应用到 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要求的作业是每节课后必须进行再构,利用作业的再构给老师提出 问题,结合作业做一些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 一项有效的活动。

推荐访问:教学反思 乘方 练习题 上册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积乘方教案、练习题、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