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在农村过端午 农村分地是哪一年

时间:2020-01-12 10:29:0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的端午节没有城里火爆,城里划龙舟,最是一年的盛事。还有满街的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粽子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单就包装而言,华丽的外表超过了粽子的本身,端午节也在不知不觉地提升着自己的档次。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经在农村生活了几年,那地方海拔较高,庄稼都是晚熟,端午时节还是栽秧插禾的时候。鸡叫三遍,天麻麻亮时,女人起床烧火做饭,男人下田扯秧,把秧办好,回家吃早饭,饭后又下田,开始栽秧了,直到日落西山。端午节前后的事情,大抵与这栽秧有关,至于过节的事,乡村与城市还真的有些差别。

  

  端午节里没有假日。在乡下,实事求是地说,除非瓢泼大雨,或者鹅毛大雪,才有不出工的时候,有时下雨还得堵水排涝。为了过节,不要生产队的工分,自己给自己放假,男娃儿走老丈儿(岳父家),女娃儿回娘家,是端午节里最为隆重最有意思的事情。那年月走亲戚,二十个鸡蛋、一把面就是见面礼,女婿还要在老丈人家里取顶草帽和一张帕子回来,成为端午节的一方风俗。

  

  山里不缺与端午节相关的艾蒿、菖蒲,山坡上,水塘边,到处都是疯长的草,不像城里人还要上街破费去买。农民不大注重这些除虫去邪的植物,也没有雄黄酒喝,难怪蛇虫蚂蚁自由自在地出入,小孩生疮害病的也不少。山里的蓼叶也很茂盛,但没有哪家有包粽子的习惯,因为端午节的时候才开始栽秧插禾,八字没有一撇,离糯米成熟的季节还遥遥无期。

  

  寅吃卯粮是那个年代的基本特征,很少人家拿得出陈谷子烂芝麻来,好在端午时节也是麦子收获的季节,家家总算度过了青黄不接的难关。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抢收抢播,也是端午节的基本特征。男人栽秧,女人刈麦,打锣卖糖,各有一行。在端午节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还是多数人的愿望。队长下定决心,白日黑夜地让大伙赶工,端午前每家每户预支十斤小麦,拿到生产队的面房里,换成两斤一把的面条,整个节日有了希望。

  

  那一年,因为栽秧季节,需要舒筋活血,供销社根据惯例,给每家供应了半斤青杠藤酒,我把它留到端午这天,煎了两个荷包蛋,煮了一碗腌菜面,掺和着那半斤青杠藤酒,就这样有滋有味地度过了一个既快乐也难忘的节气。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