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杭古道驴行记】 如何去徽杭古道

时间:2019-10-29 10:42:4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雨前到银屏看花的时候,听老刘说起准备徒步体验徽杭古道,我便积极要求加入。回来没几天,老刘就给我打电话,敲定了人员和行程。老刘是省公安厅的退休警官,另外两个人,老汪是原巢湖市公安局退休警官,老胡是巢湖闸管理处退休职工,加上我四个人,大家年龄相仿,脾味相投,一起背包驴行,倒也不亦乐乎。行程安排上,每人交五百块,由老刘统一负责食宿交通,四月二十四日乘火车出发,当晚住绩溪县城,第二天乘车去古道口,然后步行,走到哪住哪,三五天后返回绩溪,然后乘火车各自回家。老刘让他儿子网购了K8381次合肥到黄山的火车票,我从合肥上车,他们从巢湖上车,然后大家在车上会合。

  

  以前在位的时候,我曾经经常徒步二十来公里,从合肥市中心到北城上班,但都是独来独往没有伴侣,这一次是我第一次跟众人结成驴友,老刘是几十年的老朋友,老汪仅几面之缘,老胡闻其名未曾谋面,大家一起背包远行,有许多未知,感到很新奇,很兴奋。早上五点半就出了家门,花了一个多小时,从黑池坝走到火车站,拍了几张照片,在自动取票机上打印出车票,进到候车室里,拿出在路上随手买的糯米饭团,就着从家里带来的灵芝茶,美美地吃了顿早餐。火车是8点23分发车,检票时间还早,就玩起手机,给朋友圈发微信,一张合肥火车站的图片,加上几行文字,我早晨的行踪和心情,瞬间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了。

  

  上车后,感觉跟前几天乘坐合肥到宿松的火车反差很大,车上人很多,还有不少站客。九点来钟车到巢湖站,老刘他们三人上来了,大家一阵寒暄。车过芜湖后,我们跟其他乘客商量,把座位调换到一起,便惯起蛋来。两局过后就到了午饭时间,我以为要在车上买盒饭,却只见老汪拿出一堆卤鸡蛋和一拎香蕉,老胡掏出一大纸包自家炕的锅巴和几个大苹果,我和老刘因为没有如此外出的经验,所以什么吃的都没带。吃饱喝足,收拾停当,不到下午二点,绩溪站就到了。一出站台,一大帮人围了上来拉客。老汪少年时期就独自旅行,相当有经验,按照他的提议,我们沿街晃荡,准备走到汽车站附近找个地方住下,然后在县城转转,第二天就近坐车去古道。站前广场不大,但朝南正对大山,沿着山边的溪流和街道,观赏着街边飞檐翘角的青瓦粉墙,感觉非常亲切。走了三站路就到了汽车站,一问,城里到古道不到三十公里,车站对面就有专门到古道景点的车子,二十分钟一班。我们一商量,干脆先到古道,晚上在山上住宿,返程的时候再玩县城。于是,我们买了每人十元的票,上了去古道的中巴。

  

  来之前做了一下功课,知道绩溪因水而得名。县志记载,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故名绩溪。绩溪县位于安徽南部,东与浙江临安交界,南与歙县、浙江淳安相连,西与太平、歙县、旌德接壤,北与宁国、旌德毗邻。绩溪总体上是低山丘陵山区,但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西部为黄山支脉,东部为西天目山脉。绩溪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徽厨之乡。绩溪县人杰地灵,胡淼、胡宗宪、胡适、胡雪岩等历朝历代名人辈出,也是前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祖籍地,国务院评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绩溪以前来过几次,都是系统内开会顺便而来,而且都是直接奔龙川胡家而去,然后不在绩溪停留,又迅速地赶往下一个景点。后来知道有个本家小长辈在绩溪,才开始对绩溪关注一些。那是去年为续家谱拜访了老家的最高长辈,老人家九十高寿,跟我曾祖父同辈,很热心宗族公益,让他在绩溪工作的外孙女跟我联系,希望我们共同把族谱修起来。很快这个小长辈就联系了我。我离开老家出去工作的时候她才几岁,过去大家都很穷,宗亲之间没什么往来,所以彼此互不相识。小长辈是学艺术的,爱好摄影和书画,看她的博客,觉得她很有些江南才女的味道。这次来之前联系时,她很高兴,希望陪我们好好在绩溪玩玩。只是我们现在这种没有定式的行游方式,不大适合她参与进来,所以就给她打了个招呼,也没来得及见上一面。下次跟老伴一起来绩溪,慢慢转转,再跟小长辈见面叙亲吧。

  

  中巴车一直把我们带到离古道最近的一个村子,叫伏岭镇成功行政村鱼川自然村。我们在鱼川招手站牌前下车,从对面的巷子进去,抄近道前往古道。这个村子不大,但老房子保护得比较好,环境卫生干干净净,人很纯朴厚道,被我们问路的所有人都很热情。出村穿过一段田野,越过一座新桥,路牌显示为逍遥河桥,桥边有一大片新房子,好像是一个整体迁建的新村庄,有百十户人家。村外通往古道入口的路上,有一个新建的亭子,路从亭中穿过。近前观看,迎面门楣上的石刻是练江古道,出口门楣上是南北通衢,亭里墙壁上镶嵌着一个横条石碑,正中刻有禄明亭三字,左边小字是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建造,右边小字是民国二十六年九月重修。过了禄明亭不远,就是古道起点岩口亭,亭门按走向分别书有岩口亭、径通江浙、襟山带水、路达徽宁和东南险要等题额,向行人指示路径路况。岩口亭四方形,东南西为石拱门,北面是靠山石墙,上有一个二米高立碑,正对外面号称江南第一桥的小石拱桥。这座石拱桥始建于清朝末年,当时就赋名江南第一桥,俗称岩口桥。桥的两端建了桥头堡。桥身单孔跨越,花岗石砌就,其拱高、拱宽均超过了当时当地的任何石拱桥。相传开桥(竣工)仪式很独特,要由一位30岁做乔(绩溪人称爷爷为乔)的人第一个过桥。仪式开始后,一位30岁做了乔的人抱着孙子喜孜孜地即将过桥,却听得后面赶来一位男子高喊慢着!原来,他是30岁搀着小孙子来过桥的。这座桥连同岩口亭1969年被洪水冲毁,桥标被祝山村和虹溪桥村人从乱石中找回珍藏。后来,乡贤里人捐集资金,于1990年和1994年,先后重建江南第一桥和岩口亭,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虽然没有桥头堡,但桥梁上镶嵌的江南第一桥石字,就是当年人们找回的老桥标。只是现在亭子里面堆着许多农家杂物,我便没有进去,直接从旁边上了桥,桥那头就是售票处了。

  

  来到景点售票处,几个人研究了一下旁边高大的徽杭古道线路牌,本着不走回头路的原则,确定了我们的行走方案:马上进古道,天黑时走到哪住哪,第二天早起继续行走,然后从大南坑检票口出古道,进入嶂山大峡谷,在大峡谷住一晚,第三天上午从大峡谷一直走到水村,再搭车回县城。行程既定,我们买票。老刘来前在网上定了票,60元一张,便宜8块钱。但售票员说我们预订的是明天的票,不能提前兑现,必须原价购买。没有办法,只得顺从。但老年人有优惠,老胡66岁,便宜了23块,老刘老汪身份证年龄不满60周岁,就都买了全价票。此时已是下午4点,老胡老汪把随身带的所有食物全部拿出来,找售票员讨要了开水,我们就在售票窗口前一通吃喝,然后雄纠纠气昂昂,精神抖擞地进门上山。

  

  徽杭古道最初是徽州人外出求学经商的穿山捷径,比绕道出山要近100多公里,唐代以前就已存在,西起绩溪伏岭镇鱼川村,东至浙江临安马啸乡浙东村,全长25公里。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描写古徽州人艰辛生活的民谣。古徽州地窄人稠,生存艰难,必须向外寻求生机。徽州人远赴异乡奋迹商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代,所以自古就有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说法。徽商多是小本起家,极其吃苦耐劳,出行选择多是乘船或徒步,一代代的徽州人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徽商在外面发展迅速,带动了徽杭两地的物资流通,古道便逐步完善起来,栈道台阶修得很宽,每隔五六里有一个茶亭,给往来商贾和行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成为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而且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第三条著名古道。即使是在今天,徽杭古道仍然是当地百姓的重要交通要道。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是绩溪境内的盘山古道,长度大约16公里。沿途山势险峻,怪石嵯峨,高峰巨岩,南北夹峙,中有逍遥溪水婉蜒其间。其中的江南第一关海拔424米,是徽杭古道重要关隘,前往清凉峰的主要通道。关于江南第一关的名称,有两个说法。一说得名于明代兵部尚书、抗倭名臣胡宗宪,他认为这里是江浙山形最险要之处,堪称第一,所以取名江南第一关。一传因太平天国待王李世贤于1861年率部经此,赞为天险而命名。不管怎么说,这里山势险峻是真的,从关脚到关顶,都是在北岩的石壁之中,用人工凿开横档,嵌入长约2米的花岗岩石板,筑成栈道,石栈宛若天梯,向上伸展,直插白云深处,天梯顶端,一孔云天,立一石门据险把守隘口,名符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我说,江南第一关因山势险要而得名,名不虚传。

  

  我们进山后,沿逍遥溪右岸石阶上了一个大山坡,就来到了江南第一关入关口。这是一座高大恢宏的徽派廊桥,横跨逍遥峡谷,两头镶嵌在山岩中。入口要攀登数十级石阶才能上去,廊楣上镌刻四个大字:径通江浙。桥北头靠山的墙上有一幅宣传画,介绍曾经走过古道的著名人物,有汪华、胡宗宪、胡雪岩、胡适、胡炳衡、胡天柱、汪静之和寻淮州等,使得这座廊桥和古道立刻显示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旁边还有一幅牌子,介绍祝三路会。一路走来,看到所有建筑或者路口都有祝三路会字样的小石碑,一直不解其意,现在正好了解一下。原来是伏岭镇祝山村民自发成立的民间公益组织,始建于1918年。百年来,每逢农历十月十五,祝山村民对徽杭古道江南第一关道路,进行一次修缮,延传至今,从未间断,这一段古道至今保存最完好,正是祝三路会的功劳。廊桥在桥北向右拐弯成为廊亭,尽头是古道验票口,拱门内右侧立有一块石碑,碑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杭古道绩溪段国务院二O一三年三月公布安徽省人民政府立保护范围:岩口亭至永来,全长20公里。建设控制地带:古道两旁各200米。我因为拍照落在后面,匆匆忙忙跟检票员聊了几句,他说你走到黄芧培村天就黑了,推荐我住黄芧培村前面的农家客栈,并给了我一张农家客栈的名片,还说让老板半道上接我们。我心不在焉地答应着,就急忙追赶上去。走到逍遥谷,还是忍不住停下来,四处欣赏一番。景色确实很美,就像路边的石碑所载:逍遥谷,徽杭古道主要河谷,地处黄山、天目山脉结合部,山势险峻,奇石林立,将军石、风帆石、天镜、佛掌争相竞秀,移步换景,妙趣横生。谷水晶莹碧透,变化多端,绚丽多彩。峡谷奇石丽水和古道雄关险要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天然山水画面。

  

  我因为有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背包里装了呼吸机,还有笔记本电脑等,重量有十来公斤,爬陡阶就比较吃力,不一会已经满身大汗。但新奇战胜了辛苦,终于爬到关门之上。所谓关门,就是在石阶的最高峰处,在两边天然岩石上横架四根大石条,构成一个口门形状。门楣西边,刻着江南第一关,东边刻着徽杭锁钥,落款是同治二年里人建造邵道棠题。字写得不错,但门的象征意味远远大于实质意义,而且看上去年代也不长,姑且一看吧,我没有拍照。一进关门,就是一座名为险夷亭的拱顶石亭,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是专供辛苦爬上关门的行人歇脚、避雨而修。石亭东侧有一小小的二程庙,为黄甲村人胡桂森所建,记载了民国21年(1932)春,北村人程灶起、程瑞湖二人去浙经商,到此避雨悬崖下,崖崩俱亡的故事,告诫后人千万不要在危石下避雨。后来伏岭纹川人邵在炳出资,由绩溪人曾任宣城、泾县县长的胡商岩监持,在庙旁建造了这座石亭。石亭沿口,刻有履险如夷的摩崖刻字,道出人们飞跃雄关的豪迈心态。

  

  过了关门和险夷亭,前面不远就是施茶亭。这里的路虽然稍为平坦一些,但仍然盘旋在悬崖陡壁之间,施茶亭就建在路边一块突出的悬崖上,房子、亭子都很漂亮。坐在悬崖顶上的亭子里,看着远山和深谷,晚风拂来,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味道。施茶亭的石壁上有一片石刻,记载了这一段古道的修建历程:宋宝佑间(1253—1257),大石门胡旦随山势凿石为磴,凡五里余,以便行旅。元大德间(1297—1307),北乡(今北村)程氏视下深险,复伐石为栏,障于旁,往来愈安。明成化间(1465—1487),汪以茂等重修,以后历代均有修补。建国后,附近村民立约组织维修至今。从关脚岩口亭到黄茅培,古人按照五里一短亭的布局,建了三个茶亭,即岩口亭、施茶亭、一得亭,作为行人饮茶、歇脚的场所。房子和土地都是公产,茶亭主于午秋收割季节,到周围各村化缘,作为茶亭收入。而茶亭则每天烧上一二大陶缸的茶水,备上五六只用燕竹做的小筒,供路人舀水饮用。茶亭的厅堂或边廊设有佛龛,供亭主和路人拜祭。现在除了一得亭外,岩口亭和施茶亭得以重建,还可以略见往昔的风采。

  

  见天色欲暗,赶紧追赶同伴。我们刚会合,就见迎面来了一个中年男子,朴素打扮,忠厚模样。他自我介绍是农家客栈的,邀请我们去他家住宿。我一路走一路跟他攀谈起来,他叫邵曾如,今年53岁,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到里朋,开了一家农家乐,那里是看油菜花的好去处;小女儿在杭州做酒店管理,农家客栈就是她开的,客源由女儿在网上联络,客栈平时由老邵夫妻打理,旺季临时雇人管理,收入颇丰。说着话就到了黄芧培村,古道左边靠山一侧有许多客栈,而且还有许多新客栈陆陆续续在建。老邵一直领我们往前走,走过了黄芧培,越过了所有的客栈,直到拐过一个山角,才到了老邵家的农家客栈。这里的地名叫茶亭,估计就是早已毁灭的古一得亭,这里集中了好几家客栈,老邵家的最老旧,老邵解释说他家是最早在这里开客栈的,后来他们本家见有钱赚,就都来建客栈。但他女儿精通现代管理,所以生意还是他家的最好。进房间看看,很干净,设施条件也不错,还有无线外发和电脑电视,除了卫生间是公用外,其他大家都很满意。跟老邵谈好价钱,每人60块钱包早晚两餐,就各自进房间洗漱放松。

  

  7点多钟老邵老婆喊吃饭,六菜一汤,清炒莴笋、清炒爆腌芥菜、鸡蛋炒香椿、鲜笋烧肉、红烧肉、红烧鲫鱼、青菜西红柿鸡蛋汤,新鲜米饭。也许是太饿了,也不管是晚上还是早上,连同另外一个住宿的驴友,我们每人都吃了两大碗饭,除了鱼看上去不太新鲜没有动以外,其他菜全部被一扫而空。老邵夫妻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站在一旁憨厚地笑,还拿出花生瓜子,让我们边吃边看电视。老邵妻子问我们明天早上吃什么,我们考虑明天一早就要走路,中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上饭,就要求早上还吃干饭,老邵老婆笑盈盈地答应了,还告诉我们也有稀饭大馍,随便吃。后来又来了一批浙江女游客,比较挑剔,老邵老婆想让我们给她们调房间,因为老邵两口子为人厚道,对我们不错,就爽快地调了。我们接着看了一会电视,便回房间去睡觉。

  

  第二天天刚放亮,我便爬起来,到河对面的山谷里拍照。早晨的大山里,空气极其清新,小鸟唧唧鸣唱,山泉淙淙流淌,山头葱茏翠绿,天空云卷云舒,真想躺在大山的怀抱里,哪里也不要去了。回到客栈的时候,同伴们都已经起来,洗漱完毕,早餐已经端上了桌子,还是六菜一汤,不过荤菜换成了小菜,汤换成了稀饭。有几个浙江女客同桌吃饭,手快的吃了两碗干饭两碗稀饭,手慢的就只能得到一碗干饭或者稀饭了。我们灌满水杯,背起背包,告别老邵夫妻,继续前行。走了大约二三公里,来到一个叫马头岭的地方,这里是三叉路口,一条通向逍遥村,一条通往永来村。叉路口有一座很小的石桥,叫清凉峰桥,看来过了桥就是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范畴了。

  

  跨过清凉峰桥,我们沿山腰向山上攀行。这条盘山道越走越高,回头望去,清凉峰桥已经在峡谷底下了。大约走了有五公里左右,来到一个叫雪堂的村子。雪堂村分两块,一个下雪堂,一个是上雪堂,中间间隔一二公里。村子里家家开客栈,客栈里外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旅游团队、驴友们留作纪念的旗帜、衣衫和横幅,因为这里处在古道中间位置,进山的人多数在这里住宿,所以生意出奇的好,家家都早已发家致富了。在离下雪堂不到一公里的时候,道路就变成陡峭的石阶,而且大大小小极不规则,攀登起来特别困难。我把早晨穿的厚衣服全部换成短打扮,仍然是汗流浃背。好在这段山路不算太长,过了上雪堂,还不到南天凹的时候,我们就离开此道,转向了南方的嶂山大峡谷方向。

  

  从上雪堂到大南坑出口要翻过一座大山。因为是抄近道,所以基本上没有成型的路,我们都是弯着腰撅着屁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山顶。从山顶望下去,坡度很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通往半山凹中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庄。我们小心翼翼,身体尽量后倾,抓着路边山坡上的竹子和矮树,好不容易下到了山凹的村子,这个村子叫绿景村,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溪谷地,沿溪散落着几户人家,在建的房子越盖越往上,溪谷已经到了头。最上面的是老邵人家,这个客栈在半山腰,海拔估计在六七百米,占尽了风光,也是进山宿营首选之地。我们在老邵人家稍事休息,补充了开水,跟邵老板互留了联系方式,就继续下山。

  

  再往下就是班肩坞村,这个村子有几十户,房子比较古老,旁边正在盖一些新的客栈,看来这个古老的村庄是怎么也清静不下来了。过了班肩坞不远,就是古道景区的大南坑出口,老胡跟值班人员聊得很起劲,我们都出门走了好几百米,他才跟了上来。老胡的爱好广泛,乒乓球打到市老年代表队,书画作品入选市老年书画集,还经常徒步进山采灵芝挖葛根,这次驴行他最年长,却是身板最硬朗,一路写生也没有被我们落下。

  

  老胡了解的情况是,从大南坑出口到大峡谷景区入口有八九公里,只有三四公里是山道,过了黄泥口塔村,就全是村村通水泥路了。我提议坐车到景点,早点进景区玩,大家没有响应,于是继续边走边看两边的景色。其实一出大南坑,就已经进入了嶂山大峡谷,收费的景区只是截取了峡谷的一段。这一带的山脉统称为三天子障山,徽杭古道在其中的逍遥山谷,与之相邻,南有障山大峡谷,北有赤石坑高山谷地,均为灵异之山。障山古称三天子都、三王山、障峰。春秋时吴越以此分界,秦代设立鄣郡,以山命名。障山大峡谷景区地理气候特殊,是为数不多的联合国植物基因库之一,拥有43种珍稀名贵物种。峡谷中谷水清澈透底,瀑布孪生,彩池遍布,溪水翻卷好比仙女翩翩起舞,使峡谷水色更加迷人,显现出徽州山水的特有灵性和徽文化的浓厚底蕴。其中的百丈岩为一单体巨石,高460米,垂直85°,号称世界第一巨石,岩面光滑如镜,如巨钟覆地,高入云天,堪称一绝。

  

  我们一路欣赏峡谷的美景,不知不觉来到了景区入口。一看景区介绍,收费的景区只有三四公里,可能截取的是峡谷精华,但我们从峡谷源头一直走下来,原生态的景色早已大饱眼福,再进景区溯流而上似乎意义不大,况且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钟,饥肠辘辘,人困马乏,这个景区售票处前不巴村后不巴店,连个小吃店都没有。于是我们一致决定,赶紧下山,找地方吃饭!没成想,这里到水村六七公里,沿途除了高铁遂道工地外,竟然没有一处人家,自然也就吃不上饭。到水村的时候,我们已经疲惫得不成样子,我的脚开始磨出了泡,老刘大腿小腿一起疼起来,钉了四根钢钉的脊椎也开始向他抗议。这时候已经快下午三点,村民又告诉我们一个悲惨的消息,到县城的汽车四点以后就没有了!吓得我们立马打消了吃饭的念头,赶紧赶路去北村等车。很快等到去县城的车,而且司机告诉我们,六点以后都有车进城,我们顿时崩溃!到县城后,饭店都没到营业时间,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小摊点,好心的小姑娘给我们下了面条,热了卤鸡蛋,还给我们炕了徽州烧饼,大家这才活泛过来。

  

  这次驴行徽杭古道,原计划三五天,最后满打满算才花去一天时间。看时间太短,老汪提出晚上到黄山住宿,明天行游新安江。我和老胡没意见,老刘有些勉强,但同意一起到黄山,如果明天恢复得好,就跟我们一起走新安江,如果恢复不好,他就坐车到目的地等我们。意见统一后,我们杀往火车站,坐上5点半青岛到福州的快车,到黄山去了。后面的故事,我将在《濯足鱼梁坝》中详细交待。

  

  这一次的驴行徽杭古道,令人难忘而又非常快乐。虽然我们两天徒步五六十公里有些辛苦,但尚在我们的极限范围之内,是一次相当不错的户外体验。不过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看,以后再出行,必须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不时之需。而且轻易不改变既定方案,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做一个优雅理智偶而随性的好驴友。(乙未年三月十七,2015年5月5日,于庐州三孝口)

  

  赞                          (散文编辑:可儿)

推荐访问:古道 驴行记 徽杭古道全长多少公里 徽杭古道一天能走完吗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