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 雕饰的

时间:2019-10-27 10:51:5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

  

  ——归有光《项脊轩志》的独出于胸臆

  

  中国古代散文曾出现过三次高峰,即先秦时代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唐朝中期及北宋八大家,清朝桐城派。总的讲,唐宋八大家之后,散文一直处于落潮状态。到明中叶出现了李梦阳、王世贞、李攀龙、何景明为首的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认为文章一字一语都要以汉朝以前的为好。与此同时作为反对派而出现的以王慎忠、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他们着重学习唐宋散文的平正、通达,力求自然,不落俗套。在唐宋派中以归有光的创作成就为最高。《项脊轩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项脊轩志》也叫《项脊轩记》。志与记是同义,都是古代记事文体。项脊轩是归有光老家昆山的一个书斋,作者从15岁就在那里读书,直至到30多岁,因而对这书斋感情很深,为项作记以寄之。这篇文章,主要是三部分:(1)写项脊轩本身,写作者读书之乐;(2)写与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写作者不幸之感;(3)是作者发议论,抒发读书进取的宏大抱负。

  

  读了《项脊轩志》给我们的总印象是什么呢?

  

  读文学作品,要善于发现问题,深入思索,才能由理解分析进入到鉴赏品位的境界。这印象不外,一是对亲人的怀念伤感;二是读书做官的志向。把这两方面放在天平上秤一秤,你会倾向于哪一边?多数人会认为是读书做官。我们说如果《项脊轩志》只写到这里,虽然不能不说是一篇好文章,但恐怕也成不了像现在这样感人的传世佳作。其奥妙在哪里?

  

  奥妙就在于过了十多年后,作者又为《项脊轩志》续写了一段补记,记述了他与妻子共同生活及他对早夭妻子的眷恋。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把补记与前文连在了一起。有人认为,补记与前文合一,是刻书板时没有隔开。笔者觉得这种偶然没隔开倒成人之美了。为我们透视分析留下了余地。

  

  归有光二十岁考中秀才,二十三岁与魏氏结婚。魏氏也出生于中下层仕宦家庭,两人感情极好。文章写到: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就是对幸福生活的描写。功名初就,恩爱新婚。但他们只共同生活了六年,妻子就去世了。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生活的甜果似乎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归有光的悲痛之情是可想而知的。但此时的归有光已到了中年,虽悲痛,但不能像青年时说到母亲便哭泣,想起祖母便长号,在这里作者之用室坏不修四个字。这看似伤感,读起来却十分的沉重。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深沉、含蓄、内在、委婉地。它不像山洪那样奔流直下,一泻千里,而像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字里行间。小小的阁子里,曾有祖母的期望,母亲的怜爱,更有妻子的柔情密语。祖母死了,母亲沒了,仅仅共处六年的妻子也亡了,一切都如梦如烟,去而不返。人心碎,情伤了,难以修补愈合;屋破损坏了,随它自去吧!室坏不修没有说悲,而悲的沉重;没有言情,却情深无限。写妻死后自己的寂寞悲凉,亦可见出悲。先喜后悲,越发令人惆怅伤痛,而悲喜之意与全文意脉是完全一致的。补记在形式上也承接全文,扣着项脊轩回忆伉俪生活。诸小妹语中提及阁子,又直接与篇首项脊轩,旧南阁子也相呼应。因此,这一段补记虽写于十多年以后,但它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上文相统一,并不显得割裂。其后二年,余久病无聊,乃使人复茸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补记部分到此本来可以结束,作者却忽然添上了一笔、移情于物,将痛摧肝肠的哀思,借景物传出: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从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翻出了新意,以静物显示动态,人亡物在,触木思人。借枇杷树的亭亭如盖,妻亡至今岁月流逝的无情,而无情岁月足以映衬出作者通过回忆流露出的深情。不断逝去的岁月,无论如何也不会冲淡作者对昔日甜蜜的伉俪生活的记忆;相反,只能加深他的怀念。这里只写景,未著半句情语,而浓郁的悲情已从景语中溢出。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真是情意缠绵,余韵悠然不尽。

  

  对于这部分补记,作者并不一定是为了文章的完美,而只不过是抒发对亡妻的怀念。因原文写了对祖母、母亲的怀念,那么过了若干年后将亡妻也写进里边,是情之必然,顺理成章。然而,客观上讲,加进了这补记部分,才使《项脊轩志》发生了连作者也意想不到的变化。前面说过给人印象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怀念亲人的伤感,二是读书做官的志向,很明显言志重于抒情。现在加上补记,像在天平上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使文章完全向着记人抒情的方向倾斜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在读者心目中,《项脊轩志》记述作者发奋攻读,成就功名的心志淡化了,几乎完全被为文中所写的对祖母、对母亲、对妻子的怀念之情所感动,以致久久难以忘怀。

  

  应该说,一篇作品的成功往往在许多方面。同时,一篇作品的成功,又往往有它独到的显示而形成它特有的魅力。文学艺术是以个性为生命的。作为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归有光的作品的整体风格:

  

  内容上密切同日常生活相联系,形式上素朴清淳,不饰雕琢而风韵超然。尤其突出的是,作者善于把内心深处长期积淀的情感,化浓重为清淡,琐细处做文章,平淡中见真情,即淡中设色。往往以日常生活细节为依托,略施白描点染,勾抹几笔,收到动人心弦,沁人心脾的强烈共鸣效果。

  

  淡中设色首先表现在结构构思上。从全文布局看,先介绍项脊轩及其整修情况,继而追述与轩有关的人和事,再就项脊轩阐发感慨,末尾补记也是记述妻子来轩中及此轩后来的变化。很明显,作者始终扣住项脊轩来行文。而文中那些不相连贯的生活琐事,看上去颇为平淡无奇,作者就是用项脊轩这根线把它们串起来了。作者从开头的旧南阁子一直写到庭院里桂影珊珊可爱。对一间破旧阴暗的小屋,大书特书,并不厌其烦地叙述整修小屋和美化室外环境的过程。从小、旧、破、暗到稍为修葺,虽琐细,却使人领略到作者偃仰啸歌于其中的乐趣和对阁子的深情。

  

  其次,我们从生动的细节描写上,也能看到作者淡中设色的技巧,以及饱含的深情。

  

  如写母亲的一段,妪每谓予曰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这是一个声情并茂、沁人肺腑的鏡头。项脊轩中老保母怀中的大姐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一边叩门引逗,一边问饥问寒,老保母随声应答着,尤其是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这一扣一问,把母亲生前对儿女难以言状的关怀、疼爱,描绘得淋漓尽致,催人肝肠。

  

  又如写祖母一段,一日,大母过余曰:他日汝当用!这里描绘出一个完整的过程和动人的场面。先写祖母的话,在赞许中含着牵挂,责备中含有疼爱,颇具老人风趣。然后以手阖门、喃喃自语、送象笏等三个情节,把老祖母对孙子的爱惜、期待具体化了。通过三两句话、三两个动作,老祖母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心理状态,慈爱之情,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作者因仕途蹭蹬而深感有负祖母厚望的愧疚之情,也充分表现出来。

  

  写妻子一段也有三个细节:问古事、学书法、转述小妹妹的问话。极普通的生活小事,在作者笔下却变得有情有味。写出了妻子的温良好学,表现出夫妻间的和乐美满,以及相亲相爱的情景。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话虽短,也很通俗,而且连一个字也没说对妻子的怀念,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深阔的想象空间:那棵亭亭玉立的枇杷树,那种树的影子,那到此搁笔眼含双泪,无声长叹的作者,让人隐隐约约似有所见。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细节,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万般深情,尽在其中。无疑,在细节的刻画中渗入浓挚的情感是本文的显著特色,也是本文能拨动读者心弦的原因所在。

  

  归有光不愧为抒情能手,他曾被后人推为明文第一,不无道理。归有光为文追求独出于胸臆,强调文中之真情。他的一些优秀作品,特别是那些描写日常生活,抒发内心感情的抒情纪事散文,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这正如钱基博所评价的那样:此意境人人所有,此笔妙人人所无,而所以成震川之文,开韩柳欧苏未辟之意。可以说归有光在古代散文发展中开辟了新的境界,他继承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

  赞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推荐访问:雕饰 风味 自有 不事雕琢 不事雕琢和不饰雕琢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