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 [淘尽《史记》方识君——成功原来如彼]

时间:2020-01-07 10:36:1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读《史记》,在于我,可谓苦乐参半。长达五十二万六千字的巨著,囊括了三千年历史(上自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千百个英雄(上自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下至民间豪杰),要静心读完谈何容易!然而其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故事;精微的细节,精辟的评论又使我几近入迷。故,虽时断时续,然不舍不弃,耗时两年余,终于将其淘尽。

  

  有道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荣辱。读完《史记》,掩卷而忆,千思万虑骤然聚焦于一人——范蠡。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他,出身贫寒,学富五车,文韬武略,无所不精!实可谓观此君可知兴替,识此君可知荣辱也!

  

  你也许没听过他的大名,但一定见过他的足迹: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中,在中华商圣的轶事里;你家是否挂过文财神的画像?是否听人说过《陶朱公生意经》?——奇人、奇书、奇迹;然而又平凡如常,人人皆可效仿。

  

  且不谈他辅助越王勾践时的非凡谋略,大功告成后,越王成了天下的霸主,范蠡自己也做了越国的上将军。然而他却急流勇退,收拾起细软,带上亲信仆从乘舟浮海,一去不返。

  

  话说范蠡渡海来到了齐国,改名换姓,自称叫做鸱夷子皮,带领全家人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没过多久便积起了几十万的家产。齐人甚为钦慕,拜他为宰相。范蠡却喟然感叹: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他再次激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朋友和老乡,带上细软,又悄悄离开了齐国,来到陶邑。并再次更换了姓名,叫陶朱公。父子重又苦心戮力,耕田放牧,经商积资。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不仅成了当时的首富,且成为最早的有名有姓的慈善家。司马迁盛赞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此所谓富而好行其德者也。

  

  细读范蠡的事迹,你会一次再次为之震撼。无论是治国还是经商,范蠡的成就都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尽管《史记》中没有专门为他立传,但《越王勾践世家》若抽去了他的作为,便足以坍塌;而《史记》的压卷之作《货殖列传》更处处浸透了他的智慧。像融入血液的基因,范蠡的才智已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

  

  那么,范蠡又是缘何成功的呢?读完《史记》,掩卷而忆,司马迁的一句话豁然脑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噫,无需踏破铁蹄!所谓与时逐,意即审时度势,抓住时机。范蠡曾跟勾践说过,对待时机就像政府抓捕逃犯一样。他深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就是时机,时不我待,稍纵即失。疏于此而欲其功,无异缘木求鱼。而不责于人意即择人而于人不负之。在辅佐越王时,尽管他已看透了勾践其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但仍然不失承诺:我答应帮你就帮到底。于是既苦心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帮其实现了灭吴兴越的伟业;又能及时全身远害,避开了政治漩涡。他将自己治国治军的知识、经验、能力运用于治产经商;视物之情与势而计所为,不求于心,不责于人。其所以选中齐国,是因为齐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而再迁陶邑,则是认为此地处天下的中心,是个贸易往来,货物集散的枢纽,如果在这里做买卖肯定可以发财。其经商理念更处处体现了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例如:

  

  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意思是低价时买进储存,上涨时再卖出。坚持薄利多销,只赚十分之一的利润。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旱时,要备船以待涝;涝时,要备车以待旱,世上的道理就是如此。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出售粮食,每斗价格二十钱,农民会受损害;每斗价格九十钱,商人要受损失。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田地就要荒芜。粮价每斗价格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和商人都能得利。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

  

  务完物,无息币。积贮货物,务求完好牢靠;资金不能压在手中,要保持货币的流动不息。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物价贵到极点,必然下跌;贱到极点,必定攀升。当商品昂贵之时,就应毫不犹豫迅速抛出,视之如粪土而不惜;当商品低廉之际,又要毅然乘时买入,视同珠玉而倍加珍惜。

  

  

  

  而范蠡救子的故事(见越王勾践世家)更生动演绎了他知人善任的睿智,令人由衷敬服,拍案叫绝!

  

  淘尽《史记》方识君,百感交集唉,一句话——相见恨晚!在信息爆炸,诱惑无穷的当今,要淘尽五十二万六千字的《史记》谈何容易!作为过来人我力荐插读——就先读这两章:越王勾践世家、货殖列传,连译文带原文不过45页,仅为全书2595页的60分之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荣辱。如果你是应届学子,大可不必因名落孙山而惶惶;如果你是在职人士,也不必为保住一席不称意的职位而苦熬;如果你官场失意,更不妨换条路再走。——成功并没有绝对的模式,你只需记住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赞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