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时间:2023-05-11 21:00:0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电化教育它更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幼儿良好规则意识的形成,同时我们也发现电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电教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关键词:电化教育;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30-01

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教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 。”一般来说,幼儿思维的特点为:

1、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形象的东西容易接受、容易体验 。

2、情感表现比较明显,喜怒哀乐很容易在神态中表现出来,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笼统、不精确,这就需要调动他们听觉视觉感官,提高他们感知能力 。

3、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的剌激所吸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变化方式,采用新颖的刺激和有兴趣的事物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达到使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 。

针对以上特点,采用电教手段对幼儿实施规则意识培养有者明显的优势。这表现在:

第一,电教手段表现出的内容是具体的、形象的,使幼儿身临其境,这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第二,电教内容是经过艺术加工,生动感人,孩子们喜闻乐见,这又符合他们情感表现比较明显的特点 。

第三,电教手段信息反馈及时,规则是在幼儿内部思想矛盾一系列运动条件下,向着正确方向“内化”的长期的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在这“内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的教育手段能使幼儿的思想得以及时反馈 。电视、幻灯、录音及计算机等多种电教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反馈速度和信息量得到显著提高。

第四,电教手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这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提高感知效率。

一、发挥电教在日常活动中的再现作用,强化幼几的规则意识强化的手段对幼儿行为影响很大

他们常常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评价、修改自己的行为,他人的评价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动机。小班幼儿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一个大集体,很多行为习惯都没有养成,为使幼儿进一步建立良好的约束自身行为的规则意识,我们在幼儿活动中采用录像的方式一方面请幼儿看示范动作、看演示的慢动作,另一方面,把幼儿日常生活的真实行为展示出来,孩子们通过自己动作的真实再现,找出差距和不足。 这种手段比老师单纯的讲解、示范效果要好得多。 如: 我们把幼儿进餐、教育活动等场面拍下来,再播放给幼儿看,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行为,教师加以破励正确幼儿的行为,使幼儿产生调整自己不正确行为的愿望,从而给幼儿创造了自己学习、自己调整的机会。这种建立在幼儿学习、强化、再学习、再强化的方式有助于他们接受同时,对幼儿良好规则习惯的养成中起到釈极的促进作用。

二、多种电教手段及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的机会

多种电教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把动与静、图与乐、声与像的变化对比同时展现在幼儿面前,强化幼儿的视听效果 。孩子们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式中产生出浓厚的兴趣,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提供便利条件。例如:在进行“升旗教育”中,老师用幻灯片打出天安门,用抽拉片表现国旗升起,录音机播出“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庄严的国歌声,孩子们在这种庄严的气氛下,孩子自觉的安静站立,眼望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再也没有小声私语了,这次活动使幼儿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了解了之后,又为幼儿播《我爱北京天安》的音乐,让幼儿《我爱北京天安》的舞蹈,使幼儿完全被欢乐的环境感染,取得教学、教育融为一体的最佳效果。

同时,我们可以为幼儿的生活常规引入“规则信号”。以往,教师针对班级活动项目的转换,可能会使用“快去洗手”、“快坐好”这样的话语。在我们进行教学反思时,意识到了教师以“命令”的方式来指导幼儿,幼儿就只能被动地、不情愿地按照教师的“命令”做事。为了使幼儿在平等、满足和尊重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并遵守一日活动常规,我们改变了活动转换的提醒方式。在提醒的语句前加上“请”,让孩子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例如,“请安静”、“请坐好慢慢吃”、“请将碗筷放整齐”等。我们可以引入“音乐节奏信号”。在活动环节转换时,通过播放音乐,让孩子以愉悦的心情,自然过渡到下一活动项目。我们在活动前、活动结束、午休等时段,准备了不同的音乐,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孩子就能自然地在某个乐曲响起时进行活动转换。

三、计算机在幼儿形成良好规则意识中的应用

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一种必备武器,已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广泛使用 。在新世纪的教育浪潮中,计算机也被广泛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中,计算机以它图文并茂的特点更应该为广大幼儿所接受。幼儿良好规则意识的形成中,我们制作了大量的幻灯片,结合幼儿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下载幼儿喜欢的动画形象,创编适合幼儿涌读的儿歌、故事,结合自制幻灯片、动画片,让幼儿从中学习有关方面的规则,如:利用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环境等。

总之,电化教育它更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幼儿良好规则意识的形成,同时我们也发现电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电教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推荐访问:小班 电教 手段 幼儿 意识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