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史教学

时间:2023-05-03 12:35:2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于友西先生曾说:“学生若没有感受到具体、形象的历史,不能形成历史的表象,就很难形成历史的概念和认识历史的本质。”思想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政治史和经济史而言,思想史是抽象而生涩的,是历史教学的难点。由于思想史在高考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怎样进行思想史的教学就成为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相关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对高中思想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思想理论的形成与思想家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思想家在面临社会变化和人生重大问题时的思考和顿悟。所以在高中思想史教学中,教师可适当介绍思想家的人生经历,选取与其思想主张相关的史料,将思想家的心路历程呈现给学生。

例如,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中总结:“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王阳明早年就接触朱熹思想,读遍其著作,还曾按其“格物致知”的教诲格竹七天七夜,可是最终什么也没发现,自己却大病一场。从此,他对朱熹理学产生了怀疑。其间,他因不得志而心志消沉,甚至出入于佛老。正德元年,他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去贵州偏僻山区的“龙场驿站”。在艰难困苦的流放生涯中,他极力排除生死杂念,“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王阳明全集》)。可见,王阳明是在苦练内心意志,试图利用心志战胜险恶的环境。之后有一天他突然大彻大悟,圣人之道先天地固存于吾心,不必外求,所以吾心即道。这一观点不同于朱熹的“求理于事物”,王阳明认为“吾性自足”,而“求理于吾心”,由此创造了他的“心学”基础。

可以看出,王阳明的人生观和思想的变化以“龙场悟道”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些经历对于“心学”的形成影响深远。笔者节选相关史料,并生动地讲述给学生,使学生从王阳明对朱熹理学态度的变化之中,感悟到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的不同之处。

思想家的主张不止一个,要想理清这些思想主张之间的联系,就要先构建思想体系。因此,在高中思想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构建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王阳明心学的表述为: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王阳明曾按照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格竹”,结果失败了,经过顿悟,转而向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传习录》)。王阳明提出在自己身上努力的方法,“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滤,出之自有天则……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由此,笔者引导学生把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概括为哲学思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及方法论“致良知、知行合一”。朱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认为吾心即良知,就是“天理”,穷理不必向外,对内加强道德修养就行,主张恢复良知,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思想体系,并且与朱熹理学的思想体系相对应。

在高中思想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起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后,教师还可适当介绍这些思想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具体思想进行思考与分析。

例如,对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人教版教材一带而过,因此笔者在授课时补充了相关史料。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指出:“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按照这种观点,笔者引导学生对王阳明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将其概括为现实和思想两个方面。现实方面主要是批判专制;而思想方面主要是解放思想,“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传习录》)。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当下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不断创新,重新研究探讨王阳明心学,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推荐访问:浅谈 思想史 高中 教学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