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对话”教学路径思考

时间:2023-04-14 09:15:0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关键词人物对话是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感悟文本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观照下,“人物对话”有效教学策略是:聚焦对话内容,读出话中“事”;观照对话情境,读出话中“人”;捕捉对话情感,读出话中“情”;揣摩对话样式,读出话中“形”。抓住人物对话,引领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走到阅读的高处。

核心目标;对话内容;对话情境;对话情感;对话样式

人物对话是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感悟文本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课文中的人物对话重视不够或教学不得要领,就会遗漏一些重要信息甚至产生误读,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语文教材里,用“人物对话”发展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的文章有很多。但不少教师在处理“人物对话”时,走入了随意“读一读”的误区。作者情动辞发时“有意而为”的人物对话描写,在课堂的操作层面上却弱化为教学时的“轻描淡写”。当这样的教学情景在不同的教学时空反复上演的时候,我们不禁质疑: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观照下,人物对话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才更有效?

一、聚焦对话内容,读出话中“事”

夏丏尊先生说:“文章是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情感而作的。如果没有意思或情感,文字的形式不过是文字的排列而已。”对话的主要功能是叙事。当“人物对话”被作者布入文章之局时,教师首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读出话中之事,读懂人物形象的立足之地——“事件”。

但是,“人物对话”教学在课堂的情景却是这样的:

一位教师执教《卖木雕的少年》一文时,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找到少年与“我”的四次对话后,安排了下面两个教学环节:

1.想一想,给对话补充提示语。

2.根据提示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中,诸多的“人物对话”教学内容只被教师处理为“有感情地朗读”。且不议“有感情朗读”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单就“人物对话”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以“有感情朗读”而简单地终结,不能不说是教学的遗憾。人物对话往往是人物围绕着某一中心事件而展开的对话。其不论是“集中呈现”,还是“散落文中”,都是应课文之需,借“人物对话”展开“叙事”。人物的形象正是在“事件”的行动抉择中彰显丰满。如《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人物对话散落文中,站在篇章的角度看,应课文谋篇布局之需,以对话为线索,实现段落的连接,场景的转换,展现了非洲少年卖木雕、送木雕的事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文章的行文思路在“看似一盘散沙”的人物对话中组织和明晰起来。因此,教学中,可作这样的教学处理:

1. 组接文中的四次对话,整体出示。

2. 读一读,思考从对话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 把对话从文中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4.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中,学生读懂了对话内容,抓住了话中之事,也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找到了感悟人物形象的“入口”。可见,“人物对话”绝不只是囫囵吞枣地在“感情朗读”上做文章,而应是重视“人物对话”作为叙事方式的存在,引导学生站在篇章的立场、表达功能的视角思考这些对话,体会以话叙事的独特的言说方式,把握文章内在的结构。

二、观照对话情境,读出话中“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品的意义之一在于让读者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体验。作品中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形象,构建起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当对话描写成为文本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时,教师不应止于“提取对话”读一读了事,而应观照对话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语境思考、琢磨 “为什么这样说”,回到课文“那时那刻”的情境,去寻找如此言语之根,去探究人性之美。

如人教版四年级《夜莺的歌声》一文,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夜莺与敌人的对话。问答之间没有逻辑性,好似“前言不搭后语”, “风马牛不相及”。有的教师纠缠于“怎么说”的层面引导读对话,忽视课文的情境。支离破碎的人物对话教学,使人物形象大打折扣。

而一教师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时,则充分把握了对话与课文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站在全篇的角度读懂对话的内涵:

1.出示“夜莺”与“敌人”的对话,引导学生质疑。

2.读课文,思考夜莺的话意。

3.想象:如果夜莺直接与游击队对话敌情,会怎么说?

4.探究:夜莺与敌人为什么这样对话?

以上教学,教师紧紧抓住“人物对话”所传递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文,入境,其中“隐去情境的疑话意、沉入情境的解话意、想象情境的传话意”等一系列情境的置换活动,使学生感悟人物对话因“情境”而异,人物形象因“情境”而立。课文语境成为学生成功解读人物对话的钥匙,而绝非只是提取对话,孤立读读的状态。人物对话教学紧紧抓住“情境”,将人物对话放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之中,放进文本整体的结构之中,在如此的“一出一入”中回到 “那时那刻的场景”,回到生命的原生与本能的力量的源头处,由此打通感悟人物形象、把握人物个性特征的“暗道”。正如古语云:“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罗网捕住鸟的地方只是一个网眼,但仅有一个网眼的罗网却是捕不到鸟的。

三、捕捉对话情感,读出话中“情”

对话是人物的语言交谈,它能传达人物的心理、情绪、思想。当作者“谋”人物对话,“展”人物形象时,人物的对话在作者的“有意而为”中承载着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成为透视人物形象的窗口。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窗口“,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人物的“心声”。

如《灰雀》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其中列宁展开了如下三问:

(1)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列宁问:“会飞回来?”

(3)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文中,列宁的爱鸟之情化作焦急的询问。教学中,一教师以“三问”为抓手,引领学生一次次走进列宁的内心世界:

(1)创设情境感受:找遍了树林,也没有找到灰雀的列宁心里怎么样?从哪儿感受到的?

(2)对比探究体会:列宁心里其实早就明白男孩撒谎了。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小男孩,明明是你把灰雀藏起来了,快把它交出来吧”?列宁又是怎么说的?从他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3)巧设问题揣摩: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简短的三问,流动的是列宁爱的情感,改变的是男孩错的行为。教学中教师没有说教,只是不断地引领学生穿行于人物话语间,不断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细细捕捉、把摩人物细腻的情感,让学生经历着“润物细无声”的精神之旅,使学生在情感的纵深处获得人性的真、善、美。

四、揣摩对话样式,读出话中“形”

2011版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作出了定位,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它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本质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人物对话是最常用的语言描写的方式。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对话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有的带有提示语,提示语或在话前,话中,或在话后,读来活灵活现;有的没有提示语,直接呈现双方对话,读来意犹未尽……不管是何种形式,对学生来说,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契机。

如《第一朵杏花》中,有一段竺可桢与孩子们的对话: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以上这段对话,直接呈现的是对话内容,无提示语!三问三答,言简意赅!作者为什么以那样的姿态在“遣词造句”? 究竟想表达什么?小学语文教材里,这样的遣词造句并不多见。一教师以此为契机,抓住其“新鲜感”,根据表达特色,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是找话“主”:联系课文内容,弄清分别是谁说的话;

二是想话“境”:想一想,他们是怎么说这句话的;

三是比话“形”:加上这些提示语,表达更具体,可为什么这里呈现的只是直接的对白?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四是传话“情”:有感情地读一读对话。

一篇文章,如何表达意义以及它表达什么意义应是教师常有的思考。以上四个环节的教学,根据课文内容为对话寻“话主”,补“话境”,在如此的“增减提示语”铺展活动中,研读、体验、甄别,学生发现:直接的对白,恰到好处地把竺可桢急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添加提示语后,竺可桢的激动之情在啰嗦无力的对话中荡然无存。由此,引导学生聚焦对话,站在运用的角度,感知、学习作者这样描写人物语言的方法和意图。学生在揣摩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获得语用的智慧。司空见惯的提示语在此处实现了由点到面的意义建构:提示语的使用,取决于表达的“意”。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说过:“每个人的阅读可以走到的层面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所有的阅读必须走到高处。”让我们抓住人物对话,引领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走到阅读的高处。

(责任编辑:左小文)

推荐访问:路径 对话 思考 人物 教学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