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味儿

时间:2020-01-13 10:39:2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正月初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一新,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初二起开始走亲戚,一年一度,亲戚要走,不走,是戚也不亲了。  

  阳历年也叫元旦,意思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是名正言顺的新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元复始,下联是万象更新。可这新年咋就没有新味儿呢,元旦到了,机关单位放两天假。在农村,人们念叨一句,今天阳历年呢。元旦好像一个老熟人,三百六十五天没见,见面了,点点头,打个招呼:来啦。人们依然行色匆匆,该干啥干啥。顶多中午把伙食改善一下,在农村几乎连挂鞭炮声都听不到,还不如中秋节隆重呢,大家心目中并不把阳历年当年过,显得寡淡无味的,新年被冷落了。

  

  元旦一到,人们开始念叨,再有个把月就要过年了,似乎元旦不算年,阴历年才是人们盼望的新年。媒体称阴历年为春节,老百姓只说过年。东北二人转有两句经典台词: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啊。春节成了大年,似乎元旦只是小年,这实在有些委屈了元旦啊。

  

  一进腊月门,年就像炖在炉子上的火锅,小火慢攻,年味便咕嘟咕嘟慢慢冒出来了。腊月初一要炒玉米花,说是初一炒一炒,明年打的粮食吃不了。初五要吃五豆饭,初八要吃腊八粥。进了腊月二十三,年味就开始浓起来了。过去有几句顺口溜,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打扫,二十五六,去做豆腐,二十七八,写对子挂画,二十九,去割肉,三十日,剁馅子,初一吃了滚蛋子{串门}。现在这风俗规矩没几个人恪守了。一进腊月门,或开着自家小车,或骑着摩托,或坐班车,大姑娘小媳妇上镇上、进县城,购置一家大小的新衣裳。紧接着就到电磨上磨几袋面,碾一袋米,有的还要把麦子、小米、玉米、黄豆炒个半熟,搅在一起磨成茶面{油茶}。腊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就陆续大扫除了。把家里的家具、床铺、坛坛罐罐都搬到院子里,房子里一时空落落的,说话都能听到回音。一年了,墙壁上、房顶上、屋子的旮旮旯旯、角角落落,灰尘像吊的钱串子,拉的网络子,被人们一尺尺、一寸寸细细扫了个遍,一个个扑得灰头土脸。其实也扫不了多少灰尘,但心里就会觉得把旧尘浊气扫了出去。二十三是小年,祭灶君的风俗也淡了。人们开始洗刷了,一家人的衣服、还有窗帘、门帘、床单、被套,枕巾类堆得像一座小山,洗衣机一晌一晌的呼呼隆隆响,累得直喘气。家家户户院子里拉的铁丝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服呀、被单呀,长长的铁丝不堪重负的凹下了腰。镇上的十几家理发店天天爆满。过去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主要说男人,现在叫美容美发。女人们成了理发店的半边天,染发的、烫发的、拉丝的、修面的,恨不得都变成白雪公主。面子工程做完了,便在自家的洗浴间里或是镇上的澡堂里,咯吱咯吱洗个热水澡,只等着穿新衣了。在城里上班的、打工的早已心不再肝上,从电视上可以看到,机场上、火车站、汽车站、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归心似箭。新年进入了倒计时,像巨人的脚步,已经响在了门外。集市上骤然热闹起来,尤其是菜市场,人声喧哗,一片繁忙,肉啊鱼啊以及花花绿绿的反季节蔬菜,大包小袋的进了千家万户。家家户户案板咚咚响,油炸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腊月三十中午时分,家家户户把烫金字的红对联往门上一贴,这年味儿一下浓得醉人了。

  

  如果说阳历年是一元复始,阴历年才是万象更新;如果说,时光是九曲十八弯的河,阴历年就是一座桥,过了这座桥,才算过了年。年也像人生的里程碑,过了这座界碑,人就长了一岁,进入了新的轮回。年是岁月的界限,想过也得过,不想过也得过。过去除夕要守岁,人们以初一凌晨鸡叫头遍为年的界限,现在看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敲响,华夏大地,千村万户,鞭炮齐鸣,五彩缤纷的焰火映红了广阔无垠的天空,终于过年啦!

  

  正月初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一新,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初二起开始走亲戚,一年一度,亲戚要走,不走,是戚也不亲了。路上的摩托和大车小辆穿梭般来往。走亲访友,喜气洋洋,一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年才算过完,年味儿才慢慢散去。

  

  炎黄子孙几千年来过大年的情结就像那千年苍松,万年翠柏,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绵绵延延。

【责任编辑:可儿】

  赞                          (散文编辑:可儿)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