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寻根问祖的意义

时间:2019-12-25 10:28:5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上午九点半,我们一行三十多琴友在龙洞加油站汇齐后向后山出发,去拜祭我们的师爷——近代岭南琴派的代表杨新伦先生。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每年一次的清明祭拜活动。山本不高,但在广州,也就算不低了。何况我们大多是不常登山的,所以,队伍拉了很长,断断续续的。我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上爬,一边纳闷,一边担心:杨先生的墓地怎么会在这么高远的山上呢?当初送葬队伍又该是多么艰难才上去的呢?先生还有后人吗?他们还会来祭拜先生吗?终于在爬过几个小山头之后被告知到达目的地了。

杨先生的墓地在路边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若是没有石碑恐就更难辨认方向了。石碑上依稀辨认出杨公新伦合墓、一九九O年等字样,其他便很模糊了。看来已经有人前来拜祭过了,石碑前放着一束菊花和一碟贡品。但菊花和贡品早已被雨水浇透,已经腐烂,沾满了蝇虫。我环顾四周,不见坟墓,只见一个小土坡,灌木、杂草丛生,满目荒凉,不禁伤感起来:这就是那个九十多岁尚在林间庭院弹琴舞剑的被誉为有着琴心剑胆的老人的长眠之地吗?

大家一时都变得神情肃穆,不约而同地开始整理坟墓,清理杂草,铺上报纸,摆好鲜花、果品。这时突然响起了琴声,原来竟还有琴友不畏艰辛,将琴背上山来了。于是,众人就在琴声中开始祭拜先生。每人依次点了三炷香,对先生三鞠躬,最后再集体三鞠躬并合影留念。我想先生如地下有知,看到岭南古琴后继有人,或许会感到莫大欣慰吧?

祭拜结束后,大家仍在原地继续欣赏琴友的琴曲。古朴、浑厚的琴声和清脆、悦耳的鸟鸣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思绪万千。从抚弄无弦琴的陶渊明到独坐幽篁中,弹琴复长啸的王维,我突然明白了先生为何要将自己葬在如此高远的山林中!的确,寄情山水、回归自然难道不是自古以来琴人的最高追求与最好归宿吗?既然如此,我先前的担心、伤感与欣慰岂不都是一厢情愿、庸人自扰?!

一曲终了,几经催促,大家这才起身下山。然而就在我们下山后,原本晴朗的天空突下大雨,将我们的踪迹与喧闹洗刷一空,还给了先生一片雨后的空山。

二OO九年四月十八日晚

【责任编辑:男人树】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寻根 普法栏目剧寻根 寻根问祖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