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时间:2020-11-29 09:11:3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PAGE

PAGE #/ 7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 教学依据 ]: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节课乘法分配律。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指出: “要充分提供风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 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盛多彩。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 对同一句话 “小许是我的好朋友,小齐是我的好朋友 ”例外形式的的简短描述,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乘法分配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数学知识就在 自己的身边,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优 良习惯。本节课,在整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没有把知识规律直 接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 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乘法分 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3、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区分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例外点。

过程与方法: 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推导、发现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发现的学习方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的优良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 行简易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定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易计算的 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新知识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知识中也有所 体现,只是没有揭示这个规律罢了,比如学生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周长

x 2宽X2周长二(长+宽)X2从平时我班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的概括、归纳 能力还是一个单薄的环节。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区分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例外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对比观察,分析推理。

二、 教学准备:

首先我思考的是导入,接下来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许是我的好朋友,小齐是我的好朋友。请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生回答。

师:小明和小东是我的同学。把这句话分成两句话,该怎么说?

生回答。

师:看我们中国的语言很奇特、优美。在数学上是否也有这样奇特、优美 的现象呢?那么,我们数学上有没有可能把一个算式变成两个算式,两个算式 合成一个算式呢?今天 ,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准备探索

1、(课件出示例题 7)

引导学生用两种例外的方法求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并说说它们之 间的联系。

植树活动中,一共有 25个小组,每组里 4 个负责挖坑、种树, 2 人负责抬 水、浇树。

(1)让学生说列式及解答思路。

板书:(4+ 2) X25 4X2屏2X25

( 2)分组计算结果。

( 3)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等式: (4+2)X25 = 4 X+252 X 25

( 4)观察并讨论:这个等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例外的地方?从左边 到右边的计算顺序有什么改变?

(三)、发现规律

1、寻找相同特征的式子。

(1)用 2、3、5照以上特征写两个式子并计算结果。

板书:( 2+3)X 5 2X 5+3X 5

( 2)计算并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2+3) x 5=2X 5+3X 5

( 3)探索归纳特征。

2、验证发现:

( 1)具有这样特征的式子的左右两边是否都相等呢?选择三个你喜欢的数 字照这种特征写出两个算式试试看,结果是否相等?

( 2)学生尝试写算式。验证,然后汇报交流。

( 3)汇报讨论结果:(板书学生的算式)

3、归纳乘法分配律:

( 1)你能用你喜欢的图形、符号、文字或者你名字中的三个字来表示这个 规律吗?

学生自编公式,个别学生介绍自己写的公式。

( 2)用 a、b、c 表示乘法分配律。

(a+b) x c =ax+cbx c

( 3)从右往左认识乘法分配律。

 axc+bx c=(+a b) x c

、巩固拓展

1、 教材P26的 做一做”下面那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 “a,”昔误的画 “x。”

27x (1+4 98)=27 x 1+498()

32x (7x 3)=32+x327x3()

64x 6+4 36x 64=(6+4 36) x 6(4) 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2、 在C里填上适合的数,在C里填上运算符号。

(42 + 35) x 2=42X05X0

27 x 1 + 43 x 12(27+ □ XO

15 X 8+15 X 12= 0C000

72 x( 30+ 6) =0000000

学生自己思考,填写,校对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填写的依据是 什么? 3、根据乘法分配律改变下列式子的写法。

64X8+ 36X 8 25X 1+7 25X 3

先请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改变式子的写法。再比较计算。

、运用新知

细心观察,精巧计算。

4X 1 +2 4X 8 4X (2+5 9)

64X7+ 36X 7 (125+ 11) X 8

提示学生先用乘法分配律改变算式再计算较简易。

、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四、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 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为了避免练习课的枯燥乏味,因此我在 教学设计了风趣的导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 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1 、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 )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 ,通

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盛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 “由分外到大凡 ,再由大凡到分外 ”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自 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 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举 例:学生植树活动。让学生帮助出主意。出示: “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里 4 个负责挖坑、种树, 2 人负责抬水、浇树。

 ”让学生尝试通过例外的方法得出: (4+ 2) X 25 4X 2仔2X 25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

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 “=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 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用字母形式表示:

( a + b)X c =a X c+bX c

3、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的知识延伸。出示一 些扩展型的练习:由102X 43和37X 9+63X到66X 28 + 66 X 32 + 66再到0

(250—115) X4ffi( 245—110+25) X4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 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统 统,也为以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埋下伏笔。

总之,在这堂课中新的理念也有所体现,但在详尽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 思考,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充分调动起来。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例 7: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 4+2) X 25 4X 25+ 2X 25

= 6 X 25 =100+50

=150(人) =150(人)

(4+ 2)X 25 = 4 X+ 25X 25

4X 232X 25=(4 2) X 2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

叫乘法分配律。

用 a、b、c 表示乘法分配律

(a4 b) X c=a4XbcX c

  • 下载文档
  • 收藏
  • 0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分配律 乘法 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