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1 习近平外交思想-疫情中大国担当(精讲)

时间:2020-09-29 09:10:4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专题一 习近平外交思想-疫情中的大国担当

精讲精练

【热点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019年,围绕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开展学术研究渐成热潮。学术理论界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框架体系、内在逻辑、时代特征,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断等,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了学理阐释。

【走进现实】

在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发端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他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沟通交流,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我们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从现实回望历史,我们需要关注“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实命题的历史思考。

【考点预测】

2013-2019年七年中除2017年外,其他年份都考查了这一考点,2013、2018年分别进行了三次考查。近现代中国外交是高频考点。多以选择题方式考查,在相关的11道题中,仅有两道题以非选择题方式呈现。主要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及影响。侧重于考查晚清和新中国时期,

2019年喜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1日多国政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20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之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负责任大国的责任和担当,预测2020年高考历史学科对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考察集中在外交史上,师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古代 近代 现代中国外交史的横向纵向梳理,侧重于近代屈辱外交与现当代大国外交的对比,同时把握当代外交舞台上中国的最新动态。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朝贡外交

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朝贡体系乃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中原王朝以天朝自居,透过册封,结合儒家思想体系,层层往外推拓。

二、近代中国:屈辱外交

1.清政府

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

袁世凯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1915年);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

华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1921-1922年)

3.南京国民政府

雅尔塔会议(1945年)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自治,苏联租旅顺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宣战;

解放战争期间,为了取得美国的支持,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和资本大量涌入。

三、现代中国:和平、平等外交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

2.1949年,毛泽东提出“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3.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

4.1953年,为了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5.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并最终达成协议,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6.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这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产生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1971年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也作了重大调整。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表现为不结盟。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参与多边经济领域的外交活动:

①1980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②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

3.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①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在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关系,中国已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③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双方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这是一个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对加强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名师点拨】

【点拨】关于外交的必备知识

外交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即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根据外交主体和对外政策目标的不同,外交具有多种性质。如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中国政府实行的往往是“屈辱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坚持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此外还有霸权主义外交、不结盟外交等。

就外交重点的不同而言,有经济外交、科技外交、文化外交、体育外交等;就外交对象而言,有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之分。

【点拨】影响外交的因素

外交受国家利益、国家实力的影响,受外交理念、外交传统的影响,,受国内形势国际环境的影响,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中国的近现代外交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断发展的。

对外交作用的认识:

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国内——捍卫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建设;国际——协调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点拨】关于外交的启示

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无论其进退左右,绝不都是被动应对外部事件的结果,它多半都离不开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制度特性及其政策策略的变化起伏。

外交的历史命运与国家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

外交是内政的外延。

外交需要认识时代本质顺应历史潮流。

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最高原则。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和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的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大局。

国家实力与地位是外交的基础。

【点拨】对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的认识

中国从近代以来经历了晚清宗藩外交到条约外交的渐变;民国修约外交,力争国权的努力;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实践,直到中国成长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负责任大国的历程。前期“弱国无外交”,中国人不断追求独立自主,追求着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众多的外交家政治家为此不懈努力,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尽管发展程度有限,但弥足珍贵。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终于独立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国外交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走向成熟。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从追求民族独立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全过程,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进步与强大。这是对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的总体认识。

【重点剖析】

在我国历史上,以“华夷之辨、怀柔远人”为思想渊源的传统外交突出我国“天朝上国”地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以礼为序的“宗主——藩国”体制。这种关系是以古代中华帝国的强大实力与文化感召力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传统宗藩体制逐渐被打破。

近现代中国外交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近代中国外交与现代中国外交。近代中国外交又经历了传统、晚清与民国时期,从宗藩外交转变为条约外交又发展为修约外交;现代中国外交先后经历了50年代的一边倒、60年代的两个拳头打人、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后的全方位外交。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外交就是从不平等外交走向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

晚清外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1860)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咄咄逼人;清政府却仍然停留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妄自尊大。先进的工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最初对战的结果是:清政府在不平等状态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与此同时经历鸦片战争的清政府在外交观念上并无太大触动。由此可见,传统外交观念持久的影响力。这一时期变的是清政府被动处于西方的不平等外交之下,不变的是它仍然努力维持着宗藩外交,这就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

第二阶段(1860-1911)

这一时期,随着列强侵华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也不断加深;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不得不开始变革,由此开始迈向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要求,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世界的条约体系与国际法秩序。

晚清的外交机制也逐步发生变化,突出体现在专门性外交机构和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上。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这是清政府第一个专门进行外交的机构。在此之前,中国没有专门的机构管理涉外事务。具体来说,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不但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而且标志着晚清迈入近代化的第一步。1901年之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这足以说明外交的重要性。近代外交机构从无到有,地位由低到高的变化深刻反映了当时国内形势和时局发展的要求。除总理衙门之外,清政府还设立有南北洋通商大臣。

南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是由《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设立的五口通商大臣演变而来,主要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是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也是适应不平等条约需要的结果。

在国内设立专门外交机构的同时,清政府也设立了驻外机构。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各国在北京设常驻公使馆。但直到1877年,清政府才在英国设立了第一个海外领事馆,以后逐渐增多。

专门性外交机构及驻外机构的设立既能说明中国近代外交机制的重大进步,也体现了清政府在西方列强冲击下的被动反应。

在外交机制变化的同时,晚清的外交观念也发生着转变。

中西交往中文书格式的变化: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即以后的公文中提到英国官民不能使用“夷”字。中国在中西交往文书中放弃了“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体现近代条约外交的“照会”样式。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对传统“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体现出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

在人员往来方面,清政府还打破原有“万邦来朝”的观念,不断地派遣留学生去了解世界,主动对外派遣常驻使节。这对一直以中华文化优越自居的中国人来讲,是一个难得的进步。

影响:晚清外交人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逐步改变传统的夷夏观念,认识了近代科技,开阔了视野,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随着清末外交人员素质的提高,外交近代化的推进,清政府逐渐融入到世界体系中,在教育、经济、科技、军事、思想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由宗藩外交向近代条约外交的艰难转变。——这种艰难转变:一、难在转变是被迫的,始终处于西方列强强压之下,是带有半殖民地特征的转变;二、难在传统的力量太强,传统与变革的斗争非常激烈;因此导致这种转变非常缓慢。晚清外交仅仅是迈进了近代化的门槛,外交近代化的表现也只是一些机构、一些观念、一些手段或方式的变化,并不是真正独立国家近代的外交。

经历辛亥革命,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中华民国于1912年正式建立。历史走进民国时期,接下来我们来看民国外交(1912—1949)。

这一时期国内背景:中华民国建立,中国初具近代化国家的雏形,但实际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独立的任务尚未完成,仍处于弱国地位。国际方面:国际局势动荡,先后爆发一战、二战,国际格局在重新调整中。

具体表现:这一时期在外交上,虽然有袁世凯部分接受日本“二十一条”等出卖国家权利的行为,这反映出中国仍是弱国,依然在丧失一些主权;但更重要的是以巴黎和会拒签和约为转折点,表现出力争国权的努力。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一战期间,废除了对徳和奥地利的不平等条约。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这次和会。在会上,中国代表团向列强提出了七项“希望条约”和废除“二十一条”,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列强宣示要求列强收回不平等条约。同时,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收回德国在山东权益的要求,但欧美列强却将这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列强的这一决定对中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国内为反对列强的强权政治,爆发了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西方列强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道德形象崩塌,从原来的公理和正义的代表变成了现在恃强凌弱的形象,于是,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转变态度,从“向西方学习”变成“以俄为师”。国外中国代表团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之后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提出要尊重、信守中华民国的领土和政治上、行政上的独立,表达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强烈愿望,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条约。《九国公约》中第一次明确宣示要求尊重并遵守中国领土之完整及政治与行政之独立,通过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使日本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1923年3月,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根据国会决议向日本政府提出照会,宣布“二十一条”无效;1926年北洋政府与西班牙比利时进行修约,两国拒绝修约,北洋政府断然与其断绝外交关系。这为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的修约奠定了基础,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接下来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发起了要求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在1929年,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战外交。1942年中国与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3年,美英中三国首脑召开开罗会议,中国与英美签约,基本废除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所获得的治外法权,维护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因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台湾澎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主权。

影响:民国时期,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利用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大国之间的矛盾,开展了“修约”主导下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使得中国收回了部分主权,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阶段特征:民国政府与晚清政府相比,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外争主权,这是本阶段最重要的特征。另外修约外交也是一大特色。

这一时期民国外交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方面是由于各个时期国家政府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但是本质上民国外交并没有摆脱列强的控制,也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从总体上来说,近代外交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屈辱逐渐走向自强;从传统逐步走向近代;从被动逐渐走向主动。

新中国外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

国内背景:新中国成立,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国际背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美国实行孤立敌视中国政策。

这一时期外交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外交政策: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初期,提出了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三大外交政策。

二外交活动:新中国与苏联东欧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交;进行了抗美援朝;参加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

三理论贡献: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不仅是中国外交政策在理论上走向成熟的表现,而且是中国对世界外交的重大贡献。

影响:50年代新中国的一系列外交行动和举措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封锁,新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中国的外交是在独立自主的方针下执行的;联苏反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革命性外交、体现结盟性、平等性。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一边倒政策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一边倒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所作出的战略选择。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坚定地站在人民民主阵营当中,倒向人民民主阵营,不单指苏联一个国家。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

背景: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国继续敌视中国;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

表现:展开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反美反苏;大力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睦邻友好政策,解决与接壤国家的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阶段特征:反殖反霸——“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革命外交。

影响:结果导致中国在国际上处境严峻。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

背景: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攻美守;美国为遏制苏联积极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中苏严重对峙,中国也想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第一世界,西方发达国家为第二世界,发展中国家为第三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

表现: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实现了外交突破: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直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一条线一大片”,一条线指以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外交工作的主线,一大片指重视与亚非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外交战略;突出务实外交。

影响:这一时期的务实外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台湾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际背景:80年代美苏冷战互有攻守,到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局势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表现为西欧、日本、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发展迅速。国内背景:中国结束文革,启动改革开放。

这一时期的外交表现:

在政策上,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赋予独立自主外交以新内涵的不结盟政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外交活动有:通过外交手段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从英国和葡萄牙收回香港澳门主权,促进祖国统一;积极开展多边宽领域交流与合作,如加入世贸组织,加入APEC,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影响: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高,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

阶段特征:全方位;不结盟;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各种外交活动,如承担国际维和任务等。

推荐访问:疫情 高考 热点 疫情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