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探析

时间:2023-04-30 14:30:1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进入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的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它已不仅仅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勤工助学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如何构建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高校勤工助学体系。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63-03

高校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如何构建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与现状

勤工助学活动最早在中国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而诞生的。“勤工俭学”的口号是在20世纪初期由李广安、张秀波等人总结多年经验最早提出,这一时期的勤工助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的诞生与爱国救亡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勤工助学活动在我国高校全面铺开则是为了配合高校收费制度改革而实施的。1993、1994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重要性和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目的。这阶段的勤工助学的特点是从国家的层面要求高校要把勤工助学作为一项主要日常工作和深化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要求各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并对基金所占学费的比例也作了相应的要求。很大程度上讲这阶段的勤工助学更多承担的是“助困”的功能。

勤工助学活动现阶段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2004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将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随后,国家各部委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法规,将勤工助学纳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规范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并使其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勤工助学的特点是进一步扩充了勤工助学的内涵,将解决大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与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其兼具了“助困”与“育人”的两项功能。

目前,随着自立意识和广泛接触社会的要求日益强烈,自立成才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自身追求的方向。勤工助学活动也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较为普遍的认可,勤工助学“助困”与“育人”的理念也被人们广泛接受。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很多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勤俭节约的美德、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作风得到了培养;学生的第二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知识面得到扩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提高得到提高;他们“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也得到加强。

二、高校勤工助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全面,未发挥勤工助学的全部功能

1995年前后,受到高校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全面推开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贫困学生。这一现实状况,使高校管理者往往忽略勤工助学活动兴起的大背景与其发展的内因,仅仅简单地将勤工助学作为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这就容易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把勤工助学放到应有的高度,即不能将勤工助学工作放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层次上进行考虑,只是发挥其“助困”功能,而直接忽视其“育人”的功效,从而既导致实际工作不能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准确吻合,也未能把握住勤工助学工作的实质性内涵,使勤工助学工作出现瓶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

(二)勤工助学渠道单一,且基本停留于劳务型

2005年,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学校鼓励大学生从事家教、社区服务等校外勤工助学工作,为学生到校外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创造条件。但由于高校管理体制制约与思想认识不足,勤工助学岗位的社会化进程举步维艰,一方面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始终是将学生安全放在首位,而勤工助学社会化难免会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学生的安全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高校对此热情度不高。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现行的学籍管理等制度影响,学生工作时间与社会提供的岗位的要求往往会产生一些矛盾,导致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不够,学校也难以获得更多的适合大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

基于以上因素,目前各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形式依旧是在校内从事低层次的劳卫、服务型岗位,如办公室值班、收发信件、图书馆书籍整理等;少数从事校外工作的同学也基本都是自己找或同学介绍,大多为临时性或一次性的工作。这些勤工助学的岗位基本不需要发挥专业特长或运用相关技术技能,很难与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成长成才需要相结合,对学习专业知识促进不大。

(三)勤工助学的体制不够健全,管理也需要进一步规范

2007年,为规范管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为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提供了相关依据。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勤工助学还未形成健全的体制和规范的管理,勤工助学工作无章可循,缺少监督,失范失序。部分高校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少有高校设立专门的勤工助学服务机构,岗位供需信息不能及时对接,勤工助学不能得到有效发展。

在勤工助学的管理中,各高校基本都只是针对校内勤工助学者制定实施相关规定,而对于更需要监督与管理的校外勤工助学却往往无法顾及,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使得一些雇佣者将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受到不公正对待,上当受骗甚至受到人身伤害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对部分贫困生思想意识引导不足,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认为参加勤工助学会影响学习,是“勤工误学”,不愿意参加。部分学生将“勤工”和“助学”分开理解,盲目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耽误了专业学习;也有一部分学生自尊心过强,不敢正视贫困,也不愿意接受资助,看不起体力劳动型的岗位。

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形式依旧是在校内从事低层次的劳卫、服务型岗位,以致在勤工助学过程中,用工单位往往不会关注与重视这些勤工助学的学生,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仅仅从事打扫卫生、端茶倒水、接送材料的工作也使他们失去存在的价值感,只将其作为赚钱的方式。

三、高校勤工助学新模式的构建

勤工助学对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目前勤工助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高校要正确认识勤工助学的目的和意义,坚持“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宗旨,加强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健康、有序地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使勤工助学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一)提高认识,真正将勤工助学提升到教育人、培养人的高度

勤工助学能使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缓解经济困难,是关心和服务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途径,但仅仅做好资助却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要求,只有将“助困”与“育人”功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勤工助学的最大效果,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与教育。

1.提高能力,将勤工助学中的“工”与“学”有机结合。“工”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有效发挥成才的催化功能,加速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同时,在“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能力、理财能力、社交能力、社会适应和竞争发展能力等,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将“学”作为勤工助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健全人格,做到“物质”与“精神”扶贫并重。高校中仍有不少贫困学生因特殊的家庭环境、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紧张的学习生活,导致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进行“心理解困”就尤为重要。在勤工助学中可以让学生融入集体,对自我重新进行定位,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同时在困难面前磨练自己的意志,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健全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学以致用,将勤工助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加速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高校贫困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而勤工助学应当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发展,直接将个人的实践活动融入社会现实生活中,使其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实践工作服务,强化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促进知识结构趋向合理;同时,通过勤工助学活动使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知识层次获得升华,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做好适应性训练。

(二)转变观念,推进以勤工助学为主导的资助方式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主要是由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奖助学金、学费减免与勤工助学五个部分组成,与“贷”“补”“奖”“减”这四种直接给予经济补助的补血式助困措施不同,勤工助学是一种帮助贫困学生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经济报酬的造血式助困。

目前高校资助体系的主导方式仍是助学贷款与困难补助,其中困难补助属于无偿的赠予性资助,在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于贫困生的补助额度后,高校贫困学生每人每年基本都能无偿获得2500-4000元的困难补助,这些补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保证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但由于困难补助是一种无偿的资助,在其评发中难免产生“不要白不要”的错误想法,甚至出现以不诚信的方式骗取资助的行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同时部分贫困学生认为获得困难补助是一种施舍而不愿意接受,这又导致部分困难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资助。

所以,我们要转变资助工作的观念,推进以勤工助学为主导,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资助方式。逐渐将困难补助并入到勤工助学体系中,将这一部分资金应用到勤工助学项目中,进一步扩大勤工助学的规模,增加助学岗位,提高岗位酬金。让所有贫困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减轻和解除经济压力。这样首先可以进一步优化“困难补助”的功能,避免评发“困难补助”的副作用;其次,勤工助学作为一种有偿资助,既能在经济上提供资助,又能在精神上起到育人的作用;最后,投入勤工助学的资金进一步增加,不仅可以增加校内固定岗位,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勤工助学基地的建设中,解决更多的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拓宽思路,推动勤工助学的基地化和产业化建设,加强学生、学校与社会的交互联系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守株待兔”的勤工助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勤工助学岗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拓宽思路,从等待市场需要变为主动向市场提供服务,“在校内挖潜力、在校外谋合作”,努力拓宽服务领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广泛开辟勤工助学岗位。

1.建立和拓展高校勤工助学基地。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潜力”,抓住后勤社会化改革契机,一方面在校内尽可能多设立适合学生承担的勤工助学岗位,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校内一些服务类项目建设成为勤工助学基地,例如设立爱心超市、阳光洗衣房、电脑家电维修店、卫生服务队等各类实体性机构,指导他们管理与经营,这既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认同,推动勤工助学的可持续发展。

2.推动勤工助学与就业共同发展。勤工助学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经验总结到战略调整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结合推动勤工助学与就业共同发展:第一,将勤工助学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在勤工助学的前期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在中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职业教育;在后期结合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获得的实践体会,进行个性化指导,查漏补缺,提出建议和帮助。第二,将勤工助学与创业相结合。在校内设立“勤工助学启动基金”鼓励并扶持贫困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小项目”的申请、策划以及执行。基金会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估,然后对于可操作性较高的项目进行扶持,包括提供启动资金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由贫困学生组成管理团队对项目进行管理。

3.加强与企业、政府的密切合作。高校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知识、科研、技术等优势,按照双向受益原则,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在企业内建立勤工助学基地、推荐学生或邀请企业在校内招聘学生在企业内进行勤工助学;政府可以作为高校与企业间沟通的桥梁,通过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参与高校勤工助学工作。

总之,勤工助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与支持。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工作必将日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加大对高校勤工助学的工作的投入,构建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财[2007]7号)[Z].2007-06-26.

〔2〕张建锋.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自立成才的有效途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90-92.

〔3〕钱云光,马岚.高校开展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认识和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0):124-126.

〔4〕张陟遥.高校勤工助学的价值理念:以育人为本[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79-81.

〔5〕李国章,赵一鹏,黄东.论勤工助学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7(11):180-181.

〔6〕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49-50.

〔8〕夏金元.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7(6):11-12.

〔9〕郭洁.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特点及作用[J].观察,2010(7):1-3.

推荐访问:勤工助学 探析 新形势下 高校 工作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