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五不”原则

时间:2023-04-27 12:55:2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邓小平外交思想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外交思想,这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外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外交思想;“五不”原则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030-03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外交的实质在于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最大化,即国家利益。因此,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必须以国家利益至上作为最基本的立足点。探究一个国家的外交思路,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一国政治的走向。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的一个全新开始。从毛泽东、周恩来第一代外交思想到邓小平到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以至今天所强调的“大国外交”战略,新中国外交从雏形逐步走向成熟。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邓小平在我国外交工作中所强调的“五不”原则,为中国外交崛起建立了一个广阔平台。

一、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不结盟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外交理论,必然成为了新中国外交大方向的指针。从当时客观的国内外环境而言,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仍处于较为动荡的时期,社会根基不稳定,加之国际敌对势力的全面封锁,使得新中国的外交必然要立足于如何在安内的同时能够走出去,能够获得真正的国际地位。毫无疑问,独立自主作为一国生存的基本条件,必须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强调指出:“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决不能靠外国恩赐,主要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争取”。同毛泽东外交思想一致,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统一和安全,坚持独立自主,也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之所在。邓小平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与此同时,邓小平根据新时期我国外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针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又对我国的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同时,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以崭新的内涵。

第一,真正的不结盟。邓小平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历来不屈从于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压力,中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努力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第二,坚持本国的独立自主,也尊重别国的独立自主。中国认为各国人民有权根据本国实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以及发展道路,任何国家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人,在这一点上,中国既坚持本国的独立自主,也尊重别国的独立自主。

第三,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搞好关系。邓小平说:“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的国家我们就反对谁。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分量就更加重了”。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称霸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12月底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并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的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涩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无论什么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所以要发展正常的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普遍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邓小平在坚持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同时,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来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设想。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这是邓小平在理论上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就是要打破国际旧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曾深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之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既维护了我国的利益,又维护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信任。因此,邓小平指出:“我们严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同时,自己也不欺负别的国家,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中国反对霸权主义,也严格约束自己永远不称霸。中国始终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三、坚持立足第三世界,不当头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把支持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支持他们反帝、反殖、反霸的正义斗争作为我国外交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革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第一,他特别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展起来了,还是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第二 ,中国要与第三世界国家大力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促进了我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始终立足于第三世界。但中国绝不能因为自己是第三世界的大国,就来充当第三世界的首领和代言人。1982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是指出:“至于中国,我们的力量很有限,作用也有限。人们说中国在第三世界处于特殊地位。我们说,中国只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作为第三世界的一员,要尽到我们自己的责任。很多朋友说,中国是第三世界的头头。我们说,头头不能当,头头一当就坏了。搞霸权主义的名声很坏,当第三世界的头头名声也不好,这不是客气话,这是一种真实的政治考虑。”

四、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封闭

向外国学习是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以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向外国学习的必要性。毛泽东认为,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长处和不足,中国应该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学习。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指出:“坚持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性决定的”。

邓小平认为,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他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需要。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的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 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邓小平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长期性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出发,指出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

五、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不放弃武力

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涉及到中国同美国、英国和葡萄牙三国的关系,所以,中国的统一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国际关系问题。关于台湾问题,毛泽东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一定要解放台湾,解放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用和平的方法;一个是用战争的方法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1960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台湾只要回归祖国,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大权均由台湾当局掌握。可以说,毛泽东已经提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对于香港问题,毛泽东已多次谈到,中国不承认外国强加给旧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的时候,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在未解决之前,应维持现状。当然,由于受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制约,这些设想未能付诸实践。但是,这些主张可以说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提出了“一国两制”这个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构想。随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解放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邓小平在1983年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需要到北京。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香港、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现实可能性,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经验,创造了条件,也为国际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是,我们在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同时,绝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做出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

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一种战略考虑,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保障,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可靠保证;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件;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五不原则”既是我国外交工作的理论基础,又是我国外交工作的指导原则,这一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不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因此,邓小平外交思想对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的外交工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叶自成.在新形式下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发展和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J]2004(11)

[3]薛绍斌.论邓小平外交战略的“五不原则”,.

责任编辑:丰军

推荐访问:外交 原则 思想 邓小平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