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资知识点梳理总结材料

时间:2020-10-23 09:01:4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TOC \o "1-3" \h \z \u 第一部分 教育基础 5

1. 教育与教育学 5

01. 近代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5

02. 行动研究的步骤是什么? 5

03. 实验研究的基本步骤都有哪些? 5

04. 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5

05.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5

06.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独特功能有哪些? 5

07.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都有哪些? 6

2. 教育目的 6

08. 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6

09. 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6

10. 简述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6

11. 简述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6

12.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

13.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 6

14. 教师职业素养包括哪些? 7

15.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7

16.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哪些內容? 7

17. 简述福勒和布朗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7

18.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7

19. 简述教师反思的步骤 7

3. 课程 7

20.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

21. 简述知识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7

22. 简述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8

23. 简述课程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都有哪 8

24. 简述课程计划都有哪些部分构成? 8

25. 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8

4. 教育与社会发展 8

26. 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8

27.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8

28. 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9

29.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9

第二部分 学生指导 10

5. 美育 10

30. 简述美育的容 10

31. 简述美育的任务 10

32. 简述美育的策略和方法 10

6. 知基础 10

33. 简述注意的功能 10

34. 简述注意的品质 10

35. 简述记忆的品质 10

36. 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10

37. 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 10

38.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1

39.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11

40.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1

41. 简述发散思维的特征 11

7. 学习动机 11

42. 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 11

43. 简述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1

44. 简述外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1

45. 班杜拉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11

8. 学习迁移 11

46.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1

47.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2

9. 学习与学习理论 12

48. 简述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12

49.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教育意义 12

50. 简述程序教学的做法(基本原则) 12

51.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12

52.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2

53. 简述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构成 12

54. 罗杰斯有意义自由学习包含四个要素是 13

10.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13

55. 简述知识概括的方法(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13

56. 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13

57. 简述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过程 13

58. 简述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阶段 13

59. 简述我国学者忠良心智技能形成阶段 13

60. 简述操作技能训练的培训要求 13

61.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3

62. 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3

63. 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4

64.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4

11. 德育 14

65. 简述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要求 14

66. 简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4

67. 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要求 14

68. 简述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要求 14

69.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的要求 14

70. 简述运用榜样法要注意的要求 15

12. 心理健康教育 15

71.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15

第三部分 班级管理 16

13. 班级管理 16

72. 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6

73. 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6

74. 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 16

75.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6

76.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16

77. 简述班級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6

第四部分 教学 17

14. 教学实施 17

78. 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17

79.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7

80. 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17

81. 简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要求 17

82. 简述贯彻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要求 17

83. 简述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7

15. 教学反思与评价 17

84. 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17

85. 简述导入设计要求 18

86. 提问设计要求有哪些? 18

87. 简述课堂小结要求 18

88. 简述板书设计要求 18

89. 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 18

中公教育简答题预测39题 19

16. 1.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力 19

90.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9

91.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9

92.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9

93.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9

94.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9

95.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有 19

96.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主要有 19

97. 班级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 19

98. 素质教育的基本涵包括: 20

99. 注意的品质主要包括: 20

100. 班级管理的功能主要有: 20

101.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主要有: 20

102. 一个成熟的班集体,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20

103.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20

104.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及优点: 20

105. 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21

106. 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主要包括 21

107. 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1

108.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1

109. 课程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21

110. 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111. 教师劳动的特点 21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22

11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 22

114.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启示 22

115. 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2

116. 小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22

117.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 22

118.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2

119. 简述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 23

120. 简述德育过程中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 23

121. 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23

122.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23

123. 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及其实施要求 23

124. 简述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24

125. 简述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24

126.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4

127.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 24

128.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24

129. 教师职业素养包括哪些? 24

130. 的知识素养包括哪些容? 24

131. 简述福勒和布朗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25

13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5

133. 简述教师反思的步骤 25

第一部分 教育基础

教育与教育学

近代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口诀:公历十

行动研究的步骤是什么?

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设计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5.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6.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实验研究的基本步骤都有哪些?

1.实验设计。

2.实验实施。

3.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4.撰写实验报告。

5.进行扩大实验或重复实验,以进步推广或验证实验结论。

教育与人的发展

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独特功能有哪些?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都有哪些?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差异性

教育目的

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课程目标

4.教师的教学目标

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

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

简述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1.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2.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3.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体自我实现

简述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2.主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3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4.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德育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

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

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

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容。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职业素养包括哪些?

1.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强烈的示性

独特的再创造性

劳动的复杂性

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哪些內容?

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简述福勒和布朗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这一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容;

3.关注学生,这一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ー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

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

反思教学经验。

简述教师反思的步骤

1.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课程、学生等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

2.教师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河题的表征,并利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来帮助理解;

3.教师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在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

4.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4.课程理论

简述知识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1.知识是前人获得的关于世界正确的认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地提升自我的认识能力,有效地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2.教师的任务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知识

3.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

简述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1.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排

2.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容不能超出儿童经验和生活的围,组织应心理学化,因为儿童还没有能力接受成人完整的经验,所以应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容。

3.以人为本课程理念,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简述课程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都有哪

1.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2.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简述课程计划都有哪些部分构成?

1.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及说明

4.课时安排

5.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

6.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

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轮的课稈实捍供反馈性信息

教育与社会发展

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決定着教育目的。

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輿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洽和经济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以活化文化。

2.教育的文化改造功能。包括选择、整理、提升作用。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教育能够传番、交流和融合文化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第二部分 学生指导

美育

简述美育的容

1.艺术美: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

2.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3.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4.科学美,以科学的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

简述美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

2.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

3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

简述美育的策略和方法

1.积极发掘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美育与学校管理相融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2.美育与德育工作相融合,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审美化。

4.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美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5.根据学生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美育

6.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美育教育容的多样化。

7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示作用。

知基础

简述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 调节功能

简述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简述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

1.消退说

2.干扰说

3.压抑(动机)说

4.提取失败说

5.同化说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

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口诀:触(储备)好(好奇心)景(情境)生(生动)情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口诀:感前具形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

4.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

6.情绪与动机

7.个体的智力水平

简述发散思维的特征

1.流畅性

2.变通性或灵活性

3.独特性

学习动机

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功能

简述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2.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

3.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

4.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

5.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

6.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

简述外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表达明确的期望

2.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4.有效的运用表扬

口诀:外表漂亮的人,期望反复看到X

班杜拉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1.成败经验

2.对他人的观察

3.言语劝说

4.情绪和生理状态。

学习迁移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口诀:材策程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学习与学习理论

简述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动作技能的学习

5.态度的学习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教育意义

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2.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效果律)

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练习律)

4.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准备律)

简述程序教学的做法(基本原则)

1.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

2.学生可以自定步调

3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4.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

5.使学生的错误率降低。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强调情景式教学、合作学习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

2.结构原则。

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

口诀:冻结城墙

简述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构成

1.信息流

从这一模式是一个信息从一个假设的

结构流向另一个假设的结构的过程。

第一,感觉登记。

第二,短时记忆。

第三,长时记忆。

第四,信息提取,发生反应。

2.控制结构

在信息加工的流程中,控制结构至始

至终都在起着作用。控制结构包括期

望事项和执行控制两部分。

罗杰斯有意义自由学习包含四个要素是

1.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之中,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参与;

2.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変化

4.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和学到了什么。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简述知识概括的方法(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使用变式。

3.科学的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1.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

3.操作整合

4.操作熟练

简述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过程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部言语活动阶段。

简述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阶段

1.认知阶段。

2.联结阶段。

3.自动化阶段

简述我国学者忠良心智技能形成阶段

1.原型定向

2.原型操作

3.原型化

简述操作技能训练的培训要求

1.准确讲解与示

2.合理安排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7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2.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

2.权威或他律阶段

3.可逆性或自律阶段

4.公正阶段

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

(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

简述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个分工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各年级各阶段的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得以循序漸进地持续发展。

简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投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效果。

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要求

1. 有”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简述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要求

1.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

2.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変集体。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的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

4.以诚待人

简述运用榜样法要注意的要求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心理健康教育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第三部分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

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健全的组织结构

3.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

4.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3.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原则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近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

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

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

5.直接提。

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简述班級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有效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可接受性原则

5.冷处理原则

第四部分 教学

教学实施

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1.教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简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3.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简述贯彻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要求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4.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简述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要善问。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教学反思与评价

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指导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简述导入设计要求

1.导入要与教材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

2.导入要有启发性;

3.导入要有趣味性

4.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提问设计要求有哪些?

1.问题设计不要过于简单和琐碎;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来设

3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4.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5.提问的语言表达要明确。

简述课堂小结要求

1.课堂小结要有计划性

2.课堂小结要及时性;

3.课堂小结要有针对性;

4.课堂小结要有引导性

5.课堂小结要具简明性。

简述板书设计要求

1.科学设计,明确目的;

2.突出重点,主题鲜明;

3.力求新颖,充满趣味;

4.重视合作,讲求生成;

5.留有余地,自主探究。

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的內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凡能在课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当布置到课外去做。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只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发现教和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中公教育简答题预测39题

1.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容的选择;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制约学校结构;

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影响部分教育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影响教育容的选择;

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有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主要有

(1) 学习材料的性质。

(2)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 识记的方法。

(5) 时间因素

(6) 识记者的态度。

(7)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班级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

(1)班级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的管理方式

(2)班级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班级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式

(4)班级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素质教育的基本涵包括: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注意的品质主要包括:

(1)注意的围

注意的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持续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班级管理的功能主要有: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护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主要有: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个成熟的班集体,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经验的影响。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及优点: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知识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学校教有应该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优点:(1)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

(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3)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

(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

(3)品德发展具有过渡性

(4)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主要包括

(1)作业的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既要重视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

地领悟知识。

(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语速

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课程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1)课程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

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

种视听材料。

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根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具有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3)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学生创造性个性的塑造,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显现。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启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教育启示: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可以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

质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小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指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体系。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主要有:

(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

(2)部条件:①认知失调,这是态度和品德改变的原动力;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简述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1)社会性动机日益明显。

(2)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向间接的远景性动机转变。

(3)外在动机向在动机发展。

(4)认识兴趣不断发展。

简述德育过程中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

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并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皮亚杰认为儿童在5岁以前还是“无律期”,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权威阶段

这一阶段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

(3)可逆性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这一时期也称作自律期。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4)公正阶段

这一阶段,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及其实施要求

启发性原则也称启发创造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

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创造性人格。

实施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

简述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1.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2.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3.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体自我实现

简述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2.主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3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4.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德育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

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

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

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容。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1.强烈的示性

2.独特的再创造性

3.劳动的复杂性

4.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5.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教师职业素养包括哪些?

1.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口诀:(喜欢一个人)身心能知道

的知识素养包括哪些容?

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简述福勒和布朗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这一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內容;

3.关注学生,这一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ー。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第二,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

第三,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反思教学经验。

简述教师反思的步骤

1.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课程、学生等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

2.教师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并利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来帮助理解

3.教师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在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

4.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推荐访问:总结材料 小学教师 知识点 梳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资知识点梳理总结材料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