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胸怀的背后:伟大的胸怀

时间:2019-12-19 10:45:0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读史,有两例用人的著名典范,可以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皆与胸怀有关。在那经久不衰的伟大胸怀光环的背后,还有着令人深思的背阴故事,人们不太愿意提及。

  

  光阴,回到春秋群雄争霸时期,齐国国内一时无君,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急忙从国外赶回,争夺王位。辅佐公子纠的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小白大难未死,先期回国,做了国君,即为齐桓公。本是必杀的仇人,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恩师鲍叔牙极力推荐的管仲做了宰相,并尊为仲父。从而,成就了齐国的一代霸业。

  

  再翻到隋唐英雄那一章,唐太宗重用魏征,与齐桓公拜相如出一辙。魏征在起义军李密手下,窦建德手下,都干过,后又在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府内任职,并积极建议尽快除掉李世民。玄武门风波,兄弟间经过血的洗礼,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他也是不计前嫌,未杀为原太子效劳的有德有才之士,尤其把把魏征从小吏,提拔为重臣,常听其谏议,采纳逆耳忠言,亲正直之贤士,疏圆滑之小人,开明大度,深得民心,开创了贞元盛世。

  

  顺应历史潮流,启用有识之士,化仇敌为助手,从而凝聚人才,成就事业,确实不是一般人的胸襟所能及。俗话只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殊不知帝王肚里可以翻江倒海,恩泽无疆,有时却又是小肚鸡肠,毒蝎心肠。他们毕竟也是人啊,不是神。齐桓公治国依靠管仲,一度事业辉煌,表现出他明知豁达,心胸坦荡的一面。在一国权力和享受的顶峰,他还有喜欢溜须拍马提鞋小人的一面。据说,他离开宠信的小人,缺少刺激,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很不受用,觉得活着没意识。小人对他来说,就像臭豆腐一样,闻着臭,吃着香啊!

  

  于是乎,齐桓公不听劝告,在管仲死后,重用曾经的男宠竖貂,蒸儿子肉给桓公吃的易牙,还有做人质的卫国公子开方。待到年老体弱病重之时,却被这些为达各自目的的小人控制在高墙之内,只留一小洞送饭。悲惨的死去时,因众公子忙于争夺王位,直到67天后,尸体已腐烂不堪才发丧。英雄一世,却落了个目不忍睹的凄惨下场。

  

  唐太宗与魏征,是贤君得良臣,玉石遇巧匠。一个直言敢谏,一个纳谏能改,史料留下诸多佳话。贞观十一年,魏征给皇帝上书《十思疏》,提出了水能载舟覆舟的著名比喻。太宗非常感动,把疏文放在案旁,随时阅读。

  

  魏征因病去世,太宗亲自写了碑文,还说出了那句千古流传的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后来,太宗亲率大军东征高丽,从春天打到秋天,天气渐冷,只攻下十座城池,未征服高丽,还损耗了大量物资,无奈撤军时,觉得得不偿失,懊恨地叫着魏征的字说:如果魏玄成还活着,一定会劝阻我这次出征。深尝了失镜的痛苦。

  

  尽管如此,魏征生前总是当着大臣们的面跟皇帝争论,常让太宗下不了台,脸上白一阵,红一阵,很觉得被羞辱,在内心不免产生顾忌和嫉恨,时起杀了这个乡下佬的念头。一次,长孙皇后得知杀机,用主明臣直的道理开导太宗,赞许他,恭贺他,才使他转怒为喜。

  

  魏征死后不久,有人告发一些敏感的问题,使太宗大为恼火,下令推倒了亲自题写的墓碑,征东归来,才又重新树起。可见皇帝宽宏大度胸怀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可见魏征对皇帝,对社稷,忠诤不阿,知无不言,言不怕死,屡伤尊严,屡犯天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一代英主唐太宗,到了晚年,更是猜忌心日渐严重,已不像对待魏征那样有度量,动不动就对大臣问罪,轻的贬黜,重的杀头。还信兆卜,杀无辜,为了维护李家王朝,几乎到了丧失理智的地步。

  

  以史为镜,使我们深刻与厚重。既看到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还看到同一个人,尤其是有地位有权力的人,人性呈现出的的复杂性,双重性;既看到了历史星空耀眼的光环,还看到了伟大胸怀千古佳话的背阴暗影;既欣赏了花开的光鲜,也躲不开花落的凄美。

  

  读史更使我们明智。使我们领略到宽阔胸怀的人性光辉,转化为人类社会的正能量,和谐美好地推动着历史的进步与繁荣;使我们的心灵,有了得到慰藉和向往的好去处,大去处。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让我们在广阔的历史天空中,拓展胸怀,走出阴影,追逐那无私无欲有情有爱的人性星光。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胸怀 怎样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坚定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