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3-04-15 15:25:1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以三峡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公共管理教学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课程教学;问题

作者简介:胡孝红(1968-),男,湖北当阳人,三峡大学法学院,教授;彭艳(1977-),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新世纪教改项目“地方高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68-0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新设置了管理学门类以及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此后,公共管理专业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创建于1997年,当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2004年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6年开始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在多年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公共管理系全体教师通力合作,使公共管理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尚属比较年轻的学科,且三峡大学开设公共管理学科相对较晚,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良方。

一、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峡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招生规模稳中有升,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但从专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公共管理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第一,政治学类的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中的课程比重过大,不利于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均衡发展。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公共管理学科最初是从政治学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但随着学科门类的重新调整,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日益凸显,其不仅涉及政治学,还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政学甚至法学等诸多学科。从公共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的情况来看,政治学类课程占据的比重特别大,其中包括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中国政治思想史5门课程。

第二,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必要的衔接。任何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有效运转的系统,公共管理课程亦不例外。在这个系统里,各门课程之间既要体现内在的联系性,又要凸显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然而,三峡大学公共管理课程设计各自为政,忽视了学科内部的逻辑联系,课程之间缺乏有机协调。具体而言,该专业增设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和公共管理学等课程,这三门课程的交叉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以上三门课程需要一些学科作为基础。没有诸如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理学、社会学等课程作为根基,上述三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但是,以上三门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先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理学、社会学等课程开设则颠倒了课程设置的顺序。

第三,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交叉范围较大。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存在较大范围交叉,西方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授课内容也存在较大范围雷同,中外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在讲授的内容上有很多相似甚至是重合的部分,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学时安排的合理性。

第四,现有课程体系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例如,高等数学内容很多,而且较难,课时安排应当比较充分。而三峡大学高等数学的授课仅仅开设了一个学期,一周仅安排了6个学时。西方经济学亦是如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存在内容重叠,而三峡大学将这两门课程分设在两个不同学期,每周安排了4个学时。公共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同上述两门课程的安排情况完全一样。

第五,现有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相对于其他强势学科,三峡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尤其重要的是,公共管理学科任课教师的专业结构分布不够合理。为了平衡教师的工作量,在设置课程时不得不量体裁衣:不是根据课程来选择适合的老师,而是根据师资力量来决定课程的开设。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的合理设置成了一句空话,因人设课的现象更是不足为奇了。

2.培养目标表达含糊不清

教育部于2012年修订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以下简称《介绍》)。根据该《介绍》,公共管理课程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不难看出,该培养目标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表述比较含糊,对培养特色缺乏合理定位。这种培养目标的错位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课程设置为追求“大而全”而产生杂乱现象;二是为了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强调公共管理学科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的特征表现过于突出。这两种错误认识最终会造成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特点的缺失,不利于专业的长足发展。

3.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

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并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选择恰当的传授方法与教学手段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创新学习”。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峡大学现阶段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环节安排过于简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绝大部分课程仍然采取“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整个课程过分强调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师的课堂讲授大都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从现成的概念、原理出发进行演绎和推理,而不够重视从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管理情景中进行归纳、分析和综合,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流于空洞说教,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公共危机和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三峡大学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板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两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诚然,作为一种单维的教学手段,板书教学有利于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阐释和整体传播。但是,板书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板书教学的不足,但是,目前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任课教师并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优势,要么将授课内容简单地粘贴到多媒体课件中;要么课件虽在形式上精美绝伦,但在内容上却乏善可陈。

4.教学硬件设施亟待改善

目前,三峡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大约110人。理论上而言,110 人的学生规模至少应该分为两个教学班级,否则课堂教学的质量将大打折扣。但实际上,三峡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大部分课程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由于听课人数多、教室空间挤、教学环境差,不仅增加了教师管理的难度,而且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听课质量。例如,在进行课堂讨论、互动教学和案例分析时,很难有效组织和有序开展,即使勉强开展,其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在课后作业批改、课间答疑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当然,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学硬件设施落后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5.师资队伍和师资结构有待优化

三峡大学公共管理系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3人,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博士研究生在读1人。由此可见,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比较欠缺,师资结构不太合理,无法适应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的需求。正因如此,任课教师由于精力有限、分身乏术,无法在课程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其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学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低。而且,受制于体制、资金和学科发展等因素,一直未能引进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缺乏大师把握方向、引领航向。

二、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优化对策

优化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三峡大学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凸显自身特色优势

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单一化的学科取向往往造成自说自话、单打独斗的局面,无法形成学科合力。就三峡大学公共管理课程而言,要整合现有的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实现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同时,必须在认真研究这些相关学科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强化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梳理课程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严谨明晰。具体而言,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1)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压缩政治学类的课程,适度增设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如工商行政管理、运筹学、统计学、公共危机管理等,以充实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学科体系。

(2)对交叉学科进行整合,尤其对于一些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复的课程要进行合并。以现有的政府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两门学科为例,二者非常接近,只是政府经济学有新、旧之分。旧政府经济学就是财政学。财政学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上;新政府经济学是从财政学发展过来的,政府经济学是财政学的继承与发展。政府经济学必然包括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果两门学科都要开设,毫无疑问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3)合理安排开课顺序、优化学时分配,确保课程设置的有机联系和整体统一,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从而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

另外,必须找准学科定位,突出特色优势。应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客观需要,通过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整合大学的优势资源,彰显学科特色。三峡大学地处宜昌三峡,结合三峡大学“水电特色”的办学定位以及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公共管理课程设置应从水电行业管理、三峡区域发展战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逐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2.合理定位教学目标,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笔者认为,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专业通才教育,既要强调多学科领域交融的通才性知识学习又要强调特定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具体而言,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只有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其次,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再次,必须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最后,对于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育,提高理论素养,夯实科研能力。

如果说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是指明专业教育的方向,那么教学内容的更新则是为高等教育适时输送新鲜血液。长期以来,公共管理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更新。结合公共管理课程的特点,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如情景模拟、政策分析、案例演习、社会调查、专题研讨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外,还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如开展讨论、研读案例以及情景模拟等。这些教学手段各有特色: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提前布置课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综合归纳能力。而研究式教学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要求任课教师紧密围绕公共管理领域的现实问题,确定一些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最后撰写出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论文。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利用电脑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特征。它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的,又称为“电化教学”。当然,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各有优劣,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电化教学”的特点是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刺激以及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海量的教学资料和信息,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可以开展多种类型的电子模拟教学,包括电子政务模拟、决策分析模拟、危机管理模拟、人力资源招聘模拟、政策法规模拟、管理体制模拟等教学手段。

4.完善软硬设施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管理学科属于应用型较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更需要将理论在实践中升华。三峡大学自2000年组建以来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普通教室往往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必须建立多种实验室,如电子政务室、情景模拟室、案例教学室等。因此,必须加大对实践教学场所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设施。

另外,应将实践教学环节的眼光从单一注重高校内部实践转向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增设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解决带队老师和实习学生的基本交通费用,使得学生能安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在人才培养领域,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历史不长,专任教师总体数量不足,缺少有影响力的学术骨干,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因此,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的学术骨干,组建结构优良的教学科研团队。同时,应长期规划,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名校进修或访学,不断提升任课教师的理论素养。

此外,公共管理学科的大多数任课教师都是从高校直接进入高校,缺乏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这对于实践教学无疑是不利的。对于一个缺乏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要求他强化实践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必须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政府机关或公共部门交流学习、挂职锻炼等。在“派出去”的同时也要大力“引进来”,即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政府官员、公共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做兼职教师,努力打造一支与培养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目标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孔春梅.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6):71.

[2]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

(责任编辑:王祝萍)

推荐访问:对策 公共管理 课程 分析 教学中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