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差异,回归教育本质

时间:2023-05-01 08:25:1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社会环境等因素不同具有独立性与特殊性, 从而表现为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由于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比其它学科更为突出,它成为影响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差异教学;回归本质;体育教学

体育教育是一种以体育教学为基本手段,以提升受教育者整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那该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什么样的体育教学是好的体育教学等一系列的问题,备受体育教师的关注。每个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性,倘若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且对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则会导致部分学生有成功感,部分学生有挫败感。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承认学生在体育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将差异教学应用到体育课堂中,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体育基础,实施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体会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从而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一、差异教学

对于差异教学的定义,我国华国栋[1]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国外学者戴安·荷克丝则认为:“差异教学思考教和学的方式,也是一种集大成的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而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 [2]笔者认为,差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需要,促进学生不同的体育发展。

二、差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优质课堂的呼唤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课堂上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将“我教你学”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学习;将机械重复的学习变为动手、动口、动脑的创造性学习;让学生从传统的师生关系变为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优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需求,同时体育内容的的选择与安排要有弹性,创设开放性的体育环境,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运动。

然而,我国的体育教学大都采用的是“大一统”的方式,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些对不同身体素质以及不同体育需求的学生来说是不利的,体育教师在进行同一教学内容时,没有对有体育天赋和缺乏体育天赋的学生实施差异教学。例如:在实施篮球运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按部就班的把一节课走完流程,到最后掌握好的学生学会了运球,而有部分学生掌握了“拍球”。因此,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的今天,一节好的体育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评价的反馈等方面都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实施差异教学,自觉主动地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体育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功感,增强对体育活动的自信心,从而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二)多样化学生结构的需求

每个人的智力与运动水平是多样的、有差异的,在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每种智能既是彼此相联系,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在多元智力结构中不能说哪种智力重要、哪种智力不重要。同样,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在身体-动觉智力,也就是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也存在差异,身体-动觉智力好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做出恰当的反应,能够及时领悟教师示范的动作要领,并能较准确的模仿练习,而有的学生则会反应迟钝,甚至手足无措。

面对多样化结构的学生,需要实施差异教学。不同学生对同一个运动项目的学习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当然同一个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学习也有不同的态度,体育差异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仅仅存在于有体育天赋与无体育天赋学生之间,同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没有体育天赋的同学之间也有差异。在50m快速跑时,我们不难发现素质好的学生在6.2秒左右,而差的可以跑到9秒开外。由此可见,体育差异无处不在,每个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体育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全方位的体育差异,通过观察了解,正确的引导评价学生。体育差异教学就是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并持续的运动下去。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在大背景下,差异教学变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面对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个体,要创造相应的差异教学环境,采取差异的教学对策,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发展个性。体育教师要主动地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生理、心理、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差异性教学能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体育学习所掌握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个内容时,所掌握的动作技能有高低快慢之别,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体育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比如,在设计《跨越式跳高》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时,95%的学生能够掌握跨越式跳蹬地起跳的动作,85%的学生学会两腿摆动依次过杆技术,本节课中蹬地起跳技术为跨越式跳高学习的重点动作,两腿摆动依次过杆为难点动作,每个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不同,当然学习的进度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学习目标的设计也有所差异。

(二)安排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学习运动技能时,每个学生的吸收能力不同,对于吸收能力好的学生来说,少量的练习就可以掌握,這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一些高难度的挑战性的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而对于吸收能力不好的学生,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次讲解示范并增加练习的次数,使这类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技能。要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适合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需要教师将完整的动作技能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的步骤进行教学,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通过了解和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选择相关的补充材料,给予更多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吸收快的学生,让各阶段学生共同的发展。例如在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中,我们可以借用体操垫来进行辅助,用脚内侧踢球方法踢体操垫平面来纠正脚型,突破重难点;结合有球练习,学生两人一组用脚内侧踢球传球穿过倒置呈倒三角体操垫,来丰富教学手段。

(三)运用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现体育差异教学,分层分组必不可少,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分层应该是弹性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使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提升。但分层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给每个学生贴上标签,从一开始就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这样会对体育基础差的学生不公平,体育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暗中做出安排。除了分层分组形式以外,合作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满足了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合作团结在一起,相互补长取短。

体育教师在传授单元教学内容时,不仅仅是集体性讲解示范,而提倡采用隐性的分层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部分,由易到难进行教学;游戏环节提倡的是异质分组,也就是组内分层法,组与组之间相差不是太大,同时组内学生能够在其他组中找到相对应的竞争对手,学生更有挑战动力和激情。当然,这种异质分组模式与一般教学中的自然分组教学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尽量把相同水平的学生放在不同的小组中,这样利于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小组中发挥自己特有的作用。分层分组不是固定不变的,体育教师要通过课内、课外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因时制宜,教学过程中采用“同质分层”和“异质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向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自己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共同发展。我可以在比赛过程中采用同质分组来进行,使水平差异不大的小组或个人进行比拼,增加激烈性;而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异质分组,让掌握好的同学作为小老师,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辅导帮助,亦能增加学生友谊。

(四)采用多元的教学评价

不同的体育评价会对学生的体育发展产生不同的导向,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体育差异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既注重形成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注重标准参照性评价,又注重个体参照性评价,并及时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育运动情况,为更科学地运动提供理論参考依据。因此,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中给予不同学生以不同的合理评价。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研究习惯的培养。

体育成绩的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体育技能考核的远度、高度或者速度,又注重动作技能完成的好坏。在传统的教学成果评价中,往往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评价原本就是教学中的一个部分,与教授动作技能可以同时进行。评价有一定的标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当然,每个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体育能力的学生,制定相关的变动标准,用发展的眼光去评判看待学生的成绩,挖掘他们的潜力。比如在1000米测试过程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学生我们要去表扬,但我们也不要忽视一部分本来都完成不了,但慢慢的他们能坚持跑完且态度端正努力测试的学生,要对这部分学生给予正面的评价与鼓励,不要被成绩表框死而抹杀他们的努力与进步。

随着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差异教学变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应用差异教学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差异教学的作用,保证个体得到和谐、健康地成长,并形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史亚娟,华国栋.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7.

[2]余文森.优质教学的教学论解读[J].教育研究,2007.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

[5]陈俊.谈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走向.[J].教改论坛,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推荐访问:本质 差异 回归 关注 教育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