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

时间:2023-04-19 14:30:1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声乐文化是特定社会的一定声乐艺术活动和时间的总和,它能渗入到人类生活的过程和目的当中,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反映一定社会和经济样貌。本文结合声乐文化回归的含义,对声乐教育文化回归的必要性、教育特征、美学回归和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声乐文化回归后的教育模式与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育 文化回归 人性回归 美学化

一、声乐文化回归的含义 因为各个国家和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世界各地的声乐艺术特色也是不尽相同。进行声乐文化回归的含义是为了进一步突出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特色,按照母语表达系统的要求设置声乐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体的声乐教学法的限制,并加开方言学习课程、中国声乐历史课、中国声乐乐理课等,以此使声乐教育真正回归母语文化,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来弘扬母语音乐文化的新观点。

二、声乐教育文化回归的必要性 教育向综合的方向发展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已经把“提倡学科综合”标榜为音乐课程的新理念。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声乐艺术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性的理念,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综合性是有益于将人格的片断化转向人格的完整化发展。声乐艺术教育是音乐教育学界范围内的重要部分,其本身就是音乐学科与教育学科交叉的产物,和智能控制一样皆属于交叉学科。因此,声乐教学应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审美培养。其中审美培养包括挖掘声乐文化内涵、声乐与各个公共学科的横向联系、竖向联系。目前,在新课改革中,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相互制约的地方越来越多,因此,声乐教育要针对新课改个中这一特点,跨出曾经作为单一学科所特定范围,站在多学科的角度上来进行统一规范教学,加强声乐教育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的综合,不单纯的是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间的相互渗透,可以促使学习者在所有艺术与文化之间互相联通、互相迁移,目的就在于提高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做出真正的声乐艺术审美回归。

三、声乐教育的诗性特征 声乐教育在我国已经有百年历史了,通过对外来教育的学习、借鉴和对传统模式的继承创造,声乐作为一个大学学科已经被建设的颇具规模。因为传统理论的概念化,声乐教育模式至今还停留在试验水平,这已然影响到声乐的教育实践。声乐艺术本来就赋有诗性特征,声乐教育是要通过“唱”来表现美和创造美,达到育人立德的目的,声乐往往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意境或者愿望,展现出景象的美好和幸福的未来等等,用曲谱的形式将这些呈现在众人面前,这与诗歌创作是一个道理,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或者愿望或者美好生活通过长短不一的话语和美丽的辞藻来阐述,声乐与诗的不同就是在于前者是用曲调或者声音来表达,而后者是用文字语言来表达。声乐具有诗性特征,用诗性特征来使声乐教育更加灵活,充满激情,丰富多彩,声乐教育对学习者的影响就更加深刻,声乐教育的诗性特征其实也是一种观念的改变。目前的声乐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统一化、规格化的教育,还没有处于积极能动的、开放式的状态,好的充满诗意的声乐教育能结合学生学习阶段需要,领导学生表达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保持诗性特征也是声乐教育对文化回归的一个表现,中国声乐史中,声乐源于诗歌,诗乐自成一套体系。

四、声乐艺术的文化回归中的美学回归 我们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史的发展历史充分表现了人类文化是一个本质性特别强烈的联合统一体,对声乐艺术提供了有力的结构、文化、本质支持的同时又做出了一点的限定,至少在声乐艺术的发展上有一定的制约。其制约方面体现在物质、制度和思想观念。声乐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要将技巧训练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声乐教学应有的美学品质和人文精神。这即是声乐教育的人文回归也是美学回归。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而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包含文字、语言、声音、风俗等。它囊括了人类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和意识、音乐观念、思维和逻辑。例如著名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几乎人人都会,唱起来朗朗上口。婉转悠扬的曲调反射出江南水乡的气候温润、江淮大地景色秀美、吴侬软语柔和温馨,缠绵悱恻,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地追寻幸福美满生活理想的写照,这首歌象征着中国的山水、风土人情、文化民风等等皆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声乐艺术教育与审美相结合起来,不仅对作品又好的理解,还能将作品演绎到位,用审美的态度对待声乐教育,就是将声乐艺术回归文化。

五、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路径 1995年全国第六届国民音教改研讨会就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国民音乐教育”为主题。这就宣扬了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的思想道路。音乐与母语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母语是汉语言,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声乐艺术也总是体现出母语的文化特征。声乐艺术是语言和音乐并存的艺术形式。

开设方言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也是声乐教育回归母语文化的方式。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特征是基于各地语言的语音、腔调和韵律上的,换言之即是没有一定的方言基础,就不可能把具有民俗的歌曲唱出味道。中国华夏五千年的历史,由于地区的差异以及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文化渊源,所以就会产生不同区域的不同语言特点。各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表现技巧和表现方法,各地的方言也都蕴含着丰富的音色资源。许多音乐的正宗性特点不是体现在固定的节奏上,而常常以音色作为一个标准,丰富的语种造就了更多的唱腔体系与演唱方法。中国南方的江南民歌多是吴侬软语,以委婉、细腻、清雅、悠扬为特色,北方民歌沉着豪爽、棱角分明,西北地区的民歌高亢嘹亮,这都是以地区方言为基本特色而引出的民歌特色。由此可以看出,声乐艺术的美感体现同方言风格紧密相连,我们不应一味地照搬西方的声乐学习模式,而忽视我们更具特色的民族声乐。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地方言也种类繁多,不可能全部都拿来应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声音、音调等特点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发音的方言进行学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诸如中国乐理、中国声乐艺术、中国声乐历史等相关的课程也是很有必要开设的。声乐艺术教育与人类文化进行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类文艺的无尽魅力,借助于广阔的文化领域实现与其他各学科的相互整合,来完善对音乐课程的设置和声乐教育内容的丰富。于此同时还要跟进世界音乐教育步伐,积极创新优化声乐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在传承传统声乐艺术文化的过程中找回母语文化的根源,最终创造出最具民族特色和生命力的声乐艺术文化。

六、声乐文化回归后的教育新模式 1.声乐课程设置的有机整合。声乐课程设置应该与声乐艺术的密切相关充分的体现出来,与文化之源相结合,以及与相关联的各学科有机的整合。声乐艺术教育最根本的所在就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能够立体的、多角度的去领悟声乐艺术的精髓所在。我国当今的声乐艺术教育目标对声乐艺术的认知度还比较的局限,停留在对技术以及技巧的控制表面上。针对于声乐专业的技能课程方面,声乐演唱以及表演课方面,教学过程跟别的文化课没有相关性,哲学教育基础缺乏统一。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学艺”为最终目的,对人文学科的相关知识过于忽视,这样的声乐教育模式,肯定会使得学生只重视技艺、重视模仿,而忽略了育人、创新,势必与以音乐教育的初始目的,以育人为本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背道而驰。2.声乐艺术的关联性。人类文化和声乐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为了实现全面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发展和培养全面综合性的音乐专业学生,就需要从音乐创作、音乐历史以及音乐美学等多种学科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工作。以多学科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才能够跟上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步伐,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声乐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和多学科的全面综合的发展。所以声乐艺术的教育工作还应当以人类整体的文化作为教育的大背景,依此对其创造性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得出新的审视角度。声乐教育不能脱离了包括人文学科在内的其他学科,各学科之间是一个相互依赖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过程,只有基于这样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在进行声乐艺术教育的同时获得对于社会和人生的各种认知和不同的思考,最终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高素质音乐人才。3.声乐文化的载体与体现。语言是作为声乐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也是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最基本体现。比如人在幼儿时期就会接触到身边所有成员都会接触到的第一种语言。语言作为文化传递的有力依据。所以人的语言活动是通过语言的相互关系来体现的。从语言活动中去探寻可以找到文化的雏形。不论人们进行怎样的行为活动或者语言活动都会将母语所具有的文化特点自然的流露出来。所以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是以母语为基础,为所在区域的音乐文化赋予了更加神秘的色彩。而我国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母语作为国家音乐教育的基本。

通过对声乐教育历史的了解和对声乐教育文化回归中人本回归和美学回归的总结,可以发现世界教育改革的大体趋势,这已经给我国声乐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高度和新的要求,这也是新的挑战。中国声乐艺术教育应该建立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教育系统。这是使得声乐教育回归文化母体必要的手段。同时也要跟进时代的步伐,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推动我国声乐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就是要使得我们自己的声乐文化教育回归母体。华夏民族是一个独立的有特色的民族,我们要让声乐教育回归自己的文化母体,带动整个民族的特色,为培养我国优秀的声乐艺术人才提供坚强的后盾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妮娜.原生态民歌和唱法流行的成因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

[2] 李旸.当代声乐艺术教育的文化回归[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0(4).

[3] 张敬忠.中国民歌在现代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J].四川戏剧,2012(4).

作 者:左明阳,硕士,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声乐讲师,主要从事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研究工作。

编 辑:郭子君 E-mail:mzxsguozijun@163.com

推荐访问:声乐 回归 文化 教育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