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反射和折射教案和说课稿2

时间:2020-10-25 10:02:2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 “光”教学单元的第二课。这课是在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基础上, 了解光的反射和 折射现象。同时,本课又是为下一步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的科学 等做知识上的铺垫。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由易到难有层次地显示了 “光的反射和折射” 知识结构:

1、在学生已经知道镜子能反光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认识还有哪些物体能反光

2、深入浅出地讲解光反射的含义。

3、指导学生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

4、观察一种常见的光折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讲解光折射的含义。

5、学生用光的折射道理解释水中的铅笔变弯折的现象,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结 合图做些深入浅出的讲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和学习方 法,并通过六年的学习, 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

 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 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 能努力地探 索问题的结果。

 在老师的引导下, 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 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自然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将科学与生活结合, 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 ,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 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知识、 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进一步树立学 好自然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以及问题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模式及设计思路:

在小学自然实验类型的课中, 通过实验对概念进行解释, 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情境, 说明实验和做一些效果不明显的实验项目。是网络技术与自然实验教学的一次整合。

根据“主导和主体” 、“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 的教学思路确定如下:

1、 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三个部分。①通过直观形象的 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 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 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 的结论; ③通过归纳总结和大量的应用实例,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进一步强化学 生的综合能力。

2、 从学的方面来说,分为两个部分。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

在活动中动脑、 动手,动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运用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在活动中动脑、 动手,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而造成的种种现象 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

六、教学方法、手段及其依据:

1、 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动画的演示引入新课,促使学生“愿问其详” ,激发求知欲。

2、 加强直观,丰富感知。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 ,教学时, 教师根据学生 的认知规律把理性认识化在分组实验和学具操作中, 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并形成 表象,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现象,促使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

3、 创设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 “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而需 教育者的专门评价和培养。

 ”教学时,通过设置情景,表扬激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愉快 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乐中学。

4、 学会尝试,巩固运用 宋代教育家朱熹指出: “读书是为自己而读,为学是自家为学,不于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而 自家不得”。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获得新知,并加以 运用,巩固提高。另外,本课时教学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操作,观察,推理的学习方法,培 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准备: 计算机辅助课件;镜子、手电等实验物品

八、教学过程 :。

(一)、感受光的世界,导入研究内容

1、 动画:在光的照射下一幅图画逐渐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让学生感受“光” ,体会“光” 。

2、 讲述: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光”的问题。

 (出示课题) 【设计目的:通过动画,设置情景,激发情趣,置疑,激发求知欲,用以上形式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和点燃学生探究自然秘密的智慧火花。

 】

(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1、认识光的反射

* 通过“小球运动” ,引发思考:光能否像小球这样“反弹”?

* 选择材料,实验验证。

 (利用镭射光、镜子做光的反射实验)

* 讨论:光传播到这些物体之后又是怎么到达我们的眼中?

* 小结:光的反射。

* 进入“光的反射” 站点,查阅关于光反射现象及其光反射应用的相关资料。

* 在查阅中, 你对光的反射又有了哪些了解和问题。

 (各种物体都能反光, 反光的情况不同。

 ) 【设计目的:这一层次经过演示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3、认识光的折射

* 讨论:你认为什么反射光能力最强,什么反射光能力最弱。

* 提问:光到哪去了?光进入透明物体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 指导演示,学生实验。

* 小结:光的折射

* 进入站点自主学习“光的折射” 。(提问,师生交流)

* 分析小结学生的问题,反馈学习情况。

【设计目的:这一层次经过实验演示、观察、讨论、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使抽象的 理性知识由直观的教具演示了出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

(三)、强化练习,反馈矫正

光反射和折射知识融合于我们身边事例, 设计多组不同程度的练习, 针对学生的个别化差异, 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分层次教学。

 让学生利用所学到 “光的反射和折射” 的知识,与教师提供 材料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九、教学效果预测: 学生能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种种现象,能够用科学实践的方法来解释自然现象。

十、教学反思

一、 围绕概念 ,展开实验。

实验可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打下基础, 是学生了解光反射和折射的必要前提。

 在 整个教学设计中,将实验分为实验操作、计算机模拟实验两种类型。

1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此安排了一段观察内容。利用计算机优势让学生感 受“光”,通过感受 “光”,引入研究内容。

 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的精神。

 为学生主动的 “学” 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不知不觉中师生的角色转换了, 使“教”是为学生 “学” 的需要而服务的。

2 、教学“光的反射” 。首先设计了“小球运动”实验,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的。

 在教学与游戏之中, 引发思考: 接着学生通过利用平面镜探索光反射的实验, 获得直接的感 性认识,从而归纳光的反射;之后计算机模拟反射颜色实验了解反射的情况:

3 、教学“光的折射” 。从观察水中物体的弯折、到计算机辅助说明实验、到学生实验观 察光的折射、 到使用放大镜感受人们对光折射的利用。

 带领学生走过了从现象到本质再回到 生活的科学研究之路。进而认识光的折射。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的 知识, 利用教师提供材料进行创造性活动, 实验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 使教与学双边活动生 动、活泼。

?二、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 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提供认知材料,认知线索,加强指导,及时点拨、讲解,并帮助学生排除在认知过程 中的困难。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1、合理开发和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教师将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合理组合,提供给学生具 有代表性的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和应用进行查阅。

 (出示学生阅读内容) 有家喻户晓的故事: 猴子捞月、有神奇的海市蜃楼、有日出和折射等等,人类已揭开了一个个自然之迷 。学生 按个人能力去认识、 理解。学生在查阅中了解了光折射、 反射的现象和应用,这样安排节约 了时间、提高了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并且针对性强。

 图文并茂的内容, 把学生的注意力 一下子吸引了,从而达到较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的目的。

2、 当学生获取信息后,利用习题和自主实验的方式及时反馈加工

3、 对学生分层次教学, 从学生练习的情况出发, 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学习内 容(初级、中级、高级) ,使学生主动并且有效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 评价和调节能力,实现教与学新的协调平衡。

三、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怎样把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运用起来?怎 样让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出来呢?本节课的后半段设计了这么一段教学活动: 利用教师提供的 材料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万花筒、潜望镜、哈哈镜……) 。课上到这时,同学们思维活跃,

活动积极。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既进一步了解了光的反射和折射, 又使他们的想象和能力高

度结合。群体间的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使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光”的秘密 何其多,学生在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的同时,为探索更多 “光” 的知识打好坚 实的基础。本课让学生从看、听、说、写、想、做六方面做起,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将生 活科学浓缩在 40 分钟之中。这是常规教学无法完成的,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教学过程

利用 CAI 课件的播放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光体会光从而导入我们所学的内容出示课题 《光的

反射和折射》通过动画,设置情景,激发情趣,置疑,激发求知欲,用以上形式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和点燃学生探究自然秘密的智慧火花。

通过 CAI 课件对光的直观的演示引发思考 “球碰到地面能反弹” 那光能反弹吗?下面我们用 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首先选择实验用具手电和镜子。

 我们把手电的光变换各种角度射向镜 子来看一看光能否反弹实验的结果正明光是能反弹的也就是说光是能反射的。

 那吗这里就出 现了一个问题 “光传播到这些物体之后又是怎么到达我们的眼中?” 同学们来讨论一下这个 问题然后教师总结一下光为什么能传到我们的眼中。

 从而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结论 “各种物 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

 ”通过这一层次的实验、讨论、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通过各种物体都能反光, 反光的情况不同提出问题 “什么反射光能力最强, 什么反射光能力 最弱” ,“反射光能力最弱的光到哪去了?光进入透明物体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导入本节 课的重点环节“光的折射”教师通过 CAI 课件的演示、学生自主实验来讲解“光的折射”学 生通过实验、 观察和分析来解决问题教师从中指导。

 最后由教师作全面的总结。

 通过这一层 次的实验演示、观察、讨论、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使抽象的理性知识由直观的教具 演示了出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强化练习,反馈矫正 光反射和折射知识融合于我们身边事例, 设计多组不同程度的练习, 针对学生的个别化差异, 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分层次教学。

 让学生利用所学到 “光的反射和折射” 的知识,与教师提供 材料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推荐访问:说课稿 折射 教案 说课稿 光反射和折射教案和说课稿2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