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结局好烂【我的父亲母亲】

时间:2019-12-30 10:34:4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父亲出生在一个家境颇好的家庭。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是当时辰州府一所学校的校长,后调任平江任校长。父亲的爷爷(我的曾祖父)在当时清政府的衙门做官,属于书香门第。

  

  爷爷年轻时娶了奶奶,又娶了跟他一同在学校教书的姨奶奶(奶奶的妹妹)。于是要强的奶奶带着父亲、叔叔和姑姑住到了当时为了躲避日本飞机轰炸而在乡下买的一幢房子,爷爷则带着与姨奶奶生的几个孩子住在了城里。据说当时家规很严,由于爷爷娶了二房,事先没有告之,且是奶奶的妹妹,曾祖父很是生气,规定了一个日期,每年那个日子一到,爷爷不管多远都必须在那天之前赶回,在祖宗的牌位前罚跪一天。

  

  在我有记忆之时,爷爷已被打成了右派,姨奶奶也已去世。带着城里的小叔发配到了我们住的乡下,但是还是不跟我们住在一起。一个在村头,一个在村尾,这已是后话。

  

  父亲那时在邮局上班,每天跑乡邮,认识了在乡小学教书的母亲。当时的母亲只有十七岁,年轻又美丽,剪着一头那时流行的齐肩短发,头上扎有一个蝴蝶结。这是我从照片上看到的。

  

  与父亲结婚时已到了六十年代初期,父亲的家境早已衰败,财产该分的早分了,连乡下自己住的那栋大房子也分给了别人,自己家只分到一间较小的房子,父亲也从邮局调到了离家稍近的公路局。父亲是每个星期休假一次的,每次父亲回家的时候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母亲会做好饭菜,要我们站在村头等着父亲,看着父亲一步步向我们走近。而第二天父亲就会带着我们一起在地里干活,种菜,挖红薯,或者跟我们一起上山砍柴。乡村生活在我的记忆充满了欢乐:父亲会在高兴时拉起二胡,母亲则在一旁伴唱,欢乐的歌声充斥着我们小小的心房,也填满了那段艰难的岁月。这样的画面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当然他们也会有争吵,但是父亲会让着比他小好几岁的母亲,因为母亲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只有兄妹二人。父亲很是疼惜母亲,回家时总是争取多干活来弥补他不在时母亲的辛苦和劳累。

  

  等到我高中毕业,我们家也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动,迁回了城里,母亲作为下放知青安排了工作。

  

  到了城里后,母亲的脾气反而大了起来,唠叨个没完,很让我们反感。这时的父亲告诫我们,要我们多体谅母亲,说母亲这一生不容易,跟他在农村吃了太多的苦,现在要让她享享福。

  

  母亲的身体不是太好,像个任性的孩子,经常忘了吃药,而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有时把药递到她手上,不放心地看着她吃下去。还把要吃的药分门别类,用小瓶装好,再写上要吃的餐数和份量。而母亲也是善良之人,每逢过年过节,或者是家里来了客人,总要等我们先吃完饭,怎么劝都不肯端碗。还教我们做人待客的道理:既使自己吃得少一点差一点,也要让客人吃得满意。如果人少一起吃,她会不停地往我们碗里夹菜,尽量把好菜都夹给我们。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虽然我们一再对她说现在不是缺吃少穿的年代,妈妈却依旧不改她的习惯,坚持把她的爱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们。而我们每次回家,总要大包小包地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塞给我们。即便有时过年没有时间回老家,每到过年的时候依然能收到家里寄来的一大包家乡特产。

  

  前年春节接父母来深圳过年,在带他们逛东门时,由于人多,人头攒动,我们互相叮嘱,别走掉了。而父亲一直紧紧地拉着母亲的手,一直到逛完东门为直。

  

  父母亲虽然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岁月,但他们是幸福的,因为有他们的相依相伴和一直牵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愿他们健康长寿,幸福到永远!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