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共2020)

时间:2020-09-30 09:19:1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是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扎实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将“运算能力”作为10个核心概念之一给出了明确的描述,并将其写入总目标的“数学思考”中。可见,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其中,口算对学生计算能力的作用越来越大。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拟定教学目标为:

1、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三、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发书的情境,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拨一拨(拨计数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始,我创设了三关:10以内口算、我会填(数的组成)、我会数(数整十数),来进入课堂。力求达到三个目的: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二复习已学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三为学习新知等方面作良好的铺垫,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由发书这一情境图,引入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10+20、30-20

2、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1)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验证。

(2)学生汇报过程。

3、理解算理,理解计数单位——“十”

整十数加整十数,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

4、计算30-20

师:你会计算吗?用你的学具摆一摆。

(1)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验证。

(2)学生汇报过程。

(3)小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62做一做的第1题。

第1题利用“一图四式”,学生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快速计算,教师应该鼓励和表扬这种方法。

2、做一做第2题

第2题通过算式的对比得出结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巩固算法。

3、解决问题

第3题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能力。买衣服这是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肯定经常接触,现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跟同学们说说吧!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回顾反思,强化认识。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课,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计算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1.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

三、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同学们去看花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四、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创设了看花的情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体验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那老师就带你们去花园逛逛吧!可是工人叔叔说你们要是想去的话必须闯过两关。大家有信心吗?好,请看……

1.课件出示复习题。

师:大家真的是好厉害呀!过关了。请跟老师进花园欣赏吧!

2.出示各种漂亮的花。

师:现在花园里又运来了一些花,想看一看吗?

3.课件出示例1。

(设计意图:创设带同学们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探究新知

1.看着这些花,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同学们说一说。

2.你能自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4.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20)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优化算法。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7.全班交流汇报。

8.继续探究。

师:有一位小朋友要买10盆,同学们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盆紫花?

原来有30盆紫花,买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花园中欣赏花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的方法,得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三、巩固拓展

1.接力赛.(学生竖行排列,第一名同学得出结果,告诉第二名同学继续计算.)

20+60→( )-30→( )+50→( )-40→( )+10……

2、帮小熊改错

90-20=7( )50—30=80( )

40+1=50( )30+20=10( )

3.邮递员送信.

在黑板上贴出小猫、小象、小熊猫、小猴四个信箱发给学生一张口算卡片,根据得数放入正确的信箱.

20+20 50-20 10+40 60-40 40-10

30+30 90-40 80-10 30+10 10+50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计算练习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出现,淡化了“练”的痕迹,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同时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活动”中。)

四、 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些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内容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教学内容的编排分3个层次,一、实际情境----出示老师给学生发书了,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基础。教材的编排是有直观操作等一考实务思考到脱离实务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通过创设“发书”这一具体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我的课堂主要有三大环节,下面我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预学环节

预学是为本节课做好铺垫工作,主要有两步。

1、创境导入,承上启下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始,我创设了三关:10以内口算、数的组成、数整十数,来进入课堂。力求达到三个目的: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二复习已学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三为学习新知等方面作良好的铺垫,导入新课;

2、学案导学,探究算理

有了方向才不会迷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分了二步走:一在学生自主探究阶段之前,我先带领学生一起收集图片上的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20+10=?);二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算法。

二、互学环节

在小组交流讨论时,我给他们提供了交流讨论的方法。互学过程是学生独立探究,小组交流的过程,老师只是在需要时加以点拨,分为两步。

1、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小组内成员交流自己探究发现的算法,20+10在这个情境图中有四种方法来计算。小组四人可以分工合作,每人重点掌握一种计算的方法,然后和其他组员交流,集集体的智慧。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由独学-对学-群学的探究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而且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会参与他们的交流,适时的给与指导和提示,并教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优秀的展示小组可以给全班同学呈现最好的交流结果,能够正确的引导其他同学。

2、展示点拨,总结方法

交流的结果要和大家分享。请一个小组上台交流他们探索的计算方法。第一,根据学生所说,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的计算方法。在数一数的时候是按10个10个地数,而不是1个1个地数,强化计数方式的变化。在摆一摆和拨一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利于掌握算法。最后计算的方法,则是由算理突破到算法,得出: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的方法,把整十数加整十数转换为简单的10以内的加法进行计算。

在互学环节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和交流,第一次交流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第二次交流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小组两次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优势,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优困生互学互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三、评学环节

学以致用,有学有练才有收获。

练习的呈现采取多种方式、由易到难,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和提过,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了学习的乐趣。

推荐访问:说课稿 十数 说课稿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共2020)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