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鸭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31 08:23:0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品味平淡语言中的浓浓情味。

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教学重点】

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鸭蛋带给作者独特的情与趣。

【教学难点】

理解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和平淡而有味的语言。

【教学方法】

情境品读法:创设情境,还原生活,体悟情味。

【学法指导】

调动自身体验,合作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前自读

1、 一读课文,标序号,借助于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生词的含义。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端午风俗——家乡鸭蛋——端午鸭蛋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家乡江苏高邮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在文中画出来。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

端午鸭蛋一节中写了哪些生活小事?

挑鸭蛋、吃鸭蛋、玩鸭蛋

3、 三读课文 ,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味,勾画出来,并在书上批注自己独特的感 悟。

4、交流课前搜集的家乡的端午习俗。

第二课时 老师导读

一、导入

你们端午节都怎么玩的?有趣味吗 ? 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交流,引入)

二、读课文,说玩味——童年的趣味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端午节汪曾祺的家乡有哪些玩法。

学生交流,交流中引导朗读,体会平淡语言中的浓浓情味。

预设:

作者童年时,能挑鸭蛋,挂鸭蛋络子,吃鸭蛋,还把萤火虫装进鸭蛋壳里当灯点,其

乐无穷

A、 “挑”字的妙处:有选择性的,不是随便的选,表现了孩子选择鸭蛋的慎重态度, 写出了作者对这段生活的美好怀念。

B、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后面他怎么回答? 生:有。

“有”包含了孩子对鸭蛋的了解。内心有一种自豪,你看我对鸭蛋多了解,你们这些 人多无知。还不知道鸭蛋可挑的,挑鸭蛋还是要有学问的,把小孩子内心的那种自豪感、 快乐感读出来。

C、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情境品读:假如两个孩子去挑鸭蛋,一个挑了蠢的,一个挑了秀气的。两个孩子走在街 上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用语言表示出来,用第一人称。 (①你的鸭蛋样子蠢啊,我的比

你的好看多了。②我们两个同时挑了一个鸭蛋,我左看,右看,越看越漂亮了。 “你的鸭

蛋真蠢啊!”好伤心啊!难过的要掉眼泪了,这体现了孩子天真童趣。

 )

TOC \o "1-5" \h \z D、品读“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

有逗号,没逗号有什么区别呢?大家分别读读,体会一下。

“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感觉很平淡;而“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

停顿一下,有一种孩子们吃鸭蛋时的愉悦心情。

作者正是从挑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等童年生活中品味到了平淡生活中的诗 意与美好,儿童们悠闲的生活滋味让他印象深刻。这或者也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 、

丰子恺笔下的《竹影》一样,让孩子们终生难忘吧!

F、 作者的家乡过端午时,风俗习惯、吃喝用玩,花样百出,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 布满了乡土味, 。

三、品语言,悟乡味——家乡的情味 (预设过渡:写高邮鸭蛋时哪句话写得太有趣了?)

1、 品读精妙的字 高邮咸鸭蛋双黄的,油多,筷子的一头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语言有造型功能,细细品味句子之味。

A、 “扎”动作(速度快、位置准、扎得很专注、手法很娴熟)这个动作,可以让我 们想像出高邮人吃咸蛋的样子,那是很专业,很潇洒的啊!这也是咸蛋文化的表现啊!

“吱——”声音(读出快乐、惊喜) 红油(“冒”出来:多、肥得流油;红油:颜色,红彤彤的。光泽,晶晶亮的。质地,浓 浓的。)

B、 这就是高邮的咸蛋。那可是其他地方的咸蛋比不了的。其他地方的咸蛋,在本段 中找出来读——

“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就连京城北京的咸鸭蛋也是——“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重读,读 出反问句的味道。读出骄傲自豪的味道)

C 、仅仅十五个字,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质地,有光泽,有情趣,有形象, 在结构上又和上下文紧紧勾连,对家乡鸭蛋的自豪和热爱之情跃然纸上。

过渡:学生朗读第二段,品读能体现作者自豪、热爱之情的句子。注意引导学生总 结语言特点。

2、析读有特色的话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 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这一段多用短句,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 停一下,略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B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就会肃然起敬: “噢,你们那里出

咸鸭蛋。

情境品读:最后一句,如果你是那个客人,你问我,那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生:你是哪里人?

师:我是高邮人。

生:噢,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引导学生读出自豪)

C、“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 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些话都是朴素的“大白话” ,信口而出,自然而然, 让人备感亲切。

D、“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 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

质细而油多。……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这两句,典雅的文言词语、诗句与极质朴的口

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雅俗共赏。

E、不喜欢袁子才,但他看到后却很亲切。他宣传了我家乡的鸭蛋。

3、假如你是汪曾祺请 摹仿《吆喝》中的语言形式,试着抓住高邮咸鸭蛋的特点,为其吆 喝吆喝打打广告。

学生创作的广告词:

咸 鸭蛋,小小个,咸鸭蛋,红颜色。咸鸭蛋,美味又独特。咸鸭蛋就吃高邮的,高

邮鸭蛋, NBA 官方合作伙伴。

 (岳遥小组)

噢!为什么追我?我要高邮咸鸭蛋。

高邮鸭蛋为你带来本周十佳球倒计时。

 (邓欣宇小组)

哟,高邮鸭蛋,双黄的!吱——红油 昌出来。(糖琳玲、魏佳媛小组)

高邮鸭蛋, to be No1 (贾昊小组)

A:“妈妈”

B:唉

A:哪里鸭蛋最好吃呀?

B:高邮地。(用《吉祥三宝》的调子唱) (周鸣小组)

今天是《那个》端午节 说的是高邮鸭蛋 唱的是高邮鸭蛋 说唱不如尝一尝。

 尝(里个)尝

(那个)尝(里个)尝。

 唱得我那高邮鸭蛋卖光光。

A :走,翠花,到高邮买鸭蛋切。 B:好嘞! (李若晗、张晗雅)

快板: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说,咱说一说那高邮的咸鸭蛋。双黄红油样样齐, 细质柔嫩都不缺。当哩个当,当哩个当。快来尝那个快来尝,保你吃完乐——洋— —洋。(刘璐茜)

我说高邮你说鸭蛋(卖主)高邮,鸭蛋(顾客)高邮,鸭蛋。 (兰青)

高邮鸭蛋,高邮鸭蛋。两个黄黄,快来尝尝。八个四块四,六个三块三。买一送二, 买二送三。大哥大姐,小弟小妹。端午快乐,多买几个。蹦噔你个蹦噔哟,快来多 买几个哟! (请用山东话念) (唐山)

A:我是你的什么? B:你是我的高邮鸭蛋啊! A :……原来我只是你的鸭蛋啊……

B: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挂在胸口上啦! (黄存磊、龚明志、姜力铃、夏凡)

(11) 盒装高邮鸭蛋,把高邮装回家。送长辈,高邮蛋! (陶致达)

(12) 歌:哪里鸭蛋出双黄嘞 ~~~嘿高邮嘞!

哪里鸭蛋大又咸嘞 ~~~嘿高邮嘞!

哪里鸭蛋质细油多,……蛋白肉嫩嘞!

都在高邮嘞!!!

旁白:快来买鸭蛋嘞,高邮出嘞。

哦…… (罗思誉、张玲瑶)

(13) 快使用双黄蛋哼哼哈哈,吃了高邮鸭蛋,飞桅走壁。 (熊凌云小组)

家乡的鸭蛋给我自豪源于什么?我对家乡的热爱,虽然我离开家乡多年,但我对家乡

的热爱是不变的。

4、整合作者的情味

、材料介入:林斤澜评汪曾祺的文章:汪曾祺的“淡” ,欣赏起来是“浓”,这“浓”

有不是到了嘴里化不开。

端午的鸭蛋味儿淡淡的,但 味儿浓浓的!

老师引导学生在第二个环节品读的基础上总结:趣味 乡味 妙味 玩味 滋味

汪曾祺 19 岁就离开了高邮,直至花甲之年才重返故里,漫长的岁月里,辗转大江南 北,对于这些地方的山水人情他都是过客,惟有故里深植心底,故乡的风物人情始终在

他的作品里挥之不去。

、材料介入:1981年初秋,受高邮市政府的邀请,爸回到了他魂牵梦萦、阔别了 42

年的故乡高邮。出发前他掩饰不住的那股子欣喜劲儿,真如一个赤子将投进母亲的怀抱。

江苏电视台为爸拍了一部电视片《梦故乡》 。我记得那次周末回家,爸急不可待地要 放这部片子的录像带给我们看。汪明嘲笑他:老头儿看过了又要看,几遍才算够 ?看片子

的时候,我们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说爸“表现不俗,可以评一个最佳男主角” ,可是没

有像以往一样听到他反抗的声音。我回头看,一下子惊呆了:爸直直地盯着屏幕,眼中 汪汪是饱含着泪,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 ! (《老头儿汪曾祺》汪明 )

师总结:一枚小小的鸭蛋,承载着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和对家乡的热爱。鸭蛋的是 平淡的,语言是平淡的,但是暗藏其下,那汹涌澎湃的情感却是浓烈的!

四、议写法,寻真味——民俗的风味

1 、评一评 但对一篇文章的评价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认为本文与别的文章相比写 法上有何不同。

口语化:多使用短句、大白话,妙用感叹句,体现乡土味。

文学性:雅词、古诗文,增加趣味性。

文章有第四段才写到端午的鸭蛋,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这段话与课文内容无关。

2、议一议

① 第一段大谈端午的种种风俗而不写 “鸭蛋 ”,你怎么评价? 为什么不直接切入“端午 的鸭蛋”?

②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有人认为,是赘笔;也有人认

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 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看呢?

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只需点明两种评价的角度不同,前者从结构严谨入手,后 者从写作风格入手。

3、理一理

作者在第一一段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 这正表现了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作者 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作者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 午”的气氛,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使下文写“端午的鸭蛋”变 得水到渠成。

作者在二三两段,从“鸭多,鸭蛋也多”到咸 鸭蛋,再从双黄蛋到《腌蛋》,并由

此引出对高邮 成蛋特点的介绍,体现的也是其散文.闲散自由的 风格。同时,语言平 淡而有味,文白夹杂,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又巧妙地突出作者的自豪感。

四五两段是课文的主体,将全文的主要内容“端午的鸭蛋”叙述得清清楚楚。但作者 在介绍完“端午的鸭蛋”后,却另辟蹊径,接着写囊萤映雪的故事。由萤火虫在鸭蛋壳 里闪闪发光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这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 闲适自由的风格。这是其一。其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抒发自己在日常民俗民风中所 体验的独特感受。

4、悟一悟 文如其人。生活中的汪曾祺是一个闲适、淡泊、超脱的人。

他是个身处逆境,却心境释然的人。当他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奉命画一套马铃薯 图谱,他认为画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 ,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 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还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 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他的孩子有时叫他“爸”有时叫他老头子,连他孙女也跟着叫,他的亲家母认为孩 子没大没小,他却认为一个现代化、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 。

也许正是由于汪曾祺超然物外、怡然自得的个性,才造就了他文字的平和与行文的 闲适自由,正是由于 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才剪不断那 魂牵梦绕的故乡情结,才写 出与众不同家乡的鸭蛋。汪曾祺在自序里说,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 可他怀着谦和平静的心态将“平常的世界”娓娓到来,

也许,我们能从他的生活态度里咂摸出另一番味道……

生活原本该……(生:补充:平平淡淡、开开心心、自自然然、轻轻松松等等) 板书:生活本味

5、结束语: 感谢汪曾祺 !是他,让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 ,去体味这” 凡人小事”的闲适、 真实、鲜活, 是他叫我们: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鸭蛋 端午 端午鸭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