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9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名师教案北师大版

时间:2020-09-25 09:15:3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名校名 推荐 ?

第 9 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斯大林格勒会战、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以及二战结束等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战胜利原因的分析 , 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英国、 苏联等国反法西斯战争有关史实的学习 , 认识到和平才是世界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意义二战的转折点。

【教学难点】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45 年 9 月 2 日 , 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 , 挤满了美国士兵和各国高级将领 , 他们脸上

洋溢着喜悦。日本代表在这里签署了投降书 ,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侵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今天 , 我们一起学习第 9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教授

( 一 ) 《联合国家宣言》

教师讲 解 :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 , 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提出问题 : 为

了走向联合 , 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哪一文件 ?这一文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学生回答 : 文件 :1942 年 ,26 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 : 签字各国保证

竭尽全力 , 相互合作 , 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 , 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意义 :《联合国家宣言》 的发表 ,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联合国家宣言》

的发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 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 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的基础。

( 二 ) 大战的转折

教师讲 解 : 1942 年 7 月 , 德军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开

始。

 1943 年 2 月, 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斯大林格勒会战不仅是苏德战场

根本转折的开始 , 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具有

决定意义的影响。

( 三 ) 最后的胜利

教师讲述 :1944 年 6 月 6 日 , 行动代号为“霸王计划”的两栖登陆作战——诺曼底登

陆获得成功 , 美英盟军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 盟军武装力量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

教师过渡 :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 , 解决战后重大问题的会议也在举行之中。

  提出问

: 阅读教材第 52 页, 指出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和意义。

学生回答 : 时间 :1945 年 2 月。地点 : 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人物 : 罗斯福 ( 美 ), 丘

吉尔 ( 英 ), 斯大林 ( 苏) 。主要内容 : 分区占领德国 , 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 战后成立联

1

名校名 推荐 ?

合国 ; 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 , 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 意

义: 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行动 , 以及建立联合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 教师讲 解 : 1945 年 8 月 , 苏联对日宣战 , 对侵入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 ;

中国的抗日力量也向日军展开全国规模的反攻 ;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4. 教师提问 : 指出日本投降的时间。

学生回答 :1945 年 8 月 15 日 ,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9 月 2 日 ,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教师总结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战争, 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

了深远影响。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抗战 , 使得中

国战场与海外各战场共同行动 , 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在反法西斯的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课堂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严重的灾难。面对法西斯侵略 , 热爱和平的人们联合起来积极抗

,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板书设计◇

世界反法西斯

《联合国家宣言》

大战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会战

战争的胜利

诺曼底登陆

最后的胜利

雅尔塔会议

日本投降

2

推荐访问:反法西斯战争 下册 世界大战 名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9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名师教案北师大版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