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树下寄相思】红豆树下忆相思

时间:2019-12-10 10:26:1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血雨腥风,无望挣扎中也有过一瞬欣喜——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12年未开花的红豆树一夜吐露纷芳,名流雅士纷至沓来,人人喜从言表,诗如泉涌。  

  出常熟城东沿204国道东去,黄杨香樟一路相随。坐在开着空调的车里,我丝毫不觉寒冷,但窗户上的雾气提醒着这已是深冬时分。窗外路经的铁琴铜剑楼迷蒙着清隽之韵。距市区30里的红豆山庄闻名于世,源于明末清初东南文宗钱谦益和一代才女柳如是在此发生的动人故事。

  

  清顺治三年,29岁的柳如是真正到红豆山庄居住。无独有偶,第一次寻访红豆山庄的我也正值29岁。在芙蓉村站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世界名牌波司登男装基地,当然气派。我顺着平坦的芙蓉路一直往北,心想300多年前的柳如是亦经此地?只是那时是田埂,崎岖难行。柳如是嫁与钱谦益6年后,远离繁华甘于乡村生活,源于对自由的向往及托迹啸咏,人不措意,实则密使往来,传达消息,招募志士,调达军食,东南海上,恃为枢纽。

  

  我独自一人停在冷清得只有三三两两行人走过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时,迎面走来与我穿同款棉靴的女子,人的潜意识易信任相似的人,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相似,后来也证明了此意识的正确。我作为土生土长的常熟人,对家乡古迹所在一无所知,真乃羞愧难当。怀着自责继续北行,跨横浜桥,路上一女子指明山庄就在前方不远处,随即补充到,那边没啥看的,就两棵树。,我笑笑不语。

  

  行至增福路交叉口,挺拔于村野的古树扑入眼里,叶残犹有傲霜枝,我肃然起敬。经历了多少余辉晨曦、阴晴雪雨,参天大树在暴雨里坚持、在烈日下挣扎,在地动山摇中振作。450年的沧桑,红豆山庄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一片荒芜在眼前。只有红豆树——这山庄真正的主人依然健在。可也绝不能忽视了古梧——这位始终相伴的长者,否则山庄主人只身仰望苍穹,俯视大地时,定会伤感万分。

  

  我迈着抒情的步子,徜徉在落日的余晖下,耳畔萦绕着那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国的爱情自古便是含蓄腼腆的。不信?你看,红豆树悄悄躲进了小土墩,就像出嫁的新娘被戴上了红盖头,渐渐地,红盖头被夫君轻轻挑起,妙龄女子两颊绯红,眼波才动被人猜。蓦地,红豆树及其身后尾随的古梧迎面闯入我的视线,两树融为一体,愈显风姿。

  

  微风送来了红豆树发出的呢喃,我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一如既往,她诉说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这段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耐人寻味,铺开去写4、5千字,我也无力叙述殆尽。大家尽可以去看俞小红著《虞山唱晚》的红豆山庄,这是我所见最为详述的一篇。我只想说的是红豆树否认其主人的称号。毋庸置疑,这颗红豆树极为珍贵,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北纬三十一度以北未见移植成功者。更何况这是1544年,顾耿光从海南移植至此。奇迹也好,天助也罢,如若红豆树遭遇普通的山庄,那么她的一切最高也就是记入《中国植物志》,可事实远非如此了了。

  

  1641年一代名妓柳如是因敬慕钱的才华,驾扁舟来虞,两人情投意合,遂冲破一切世俗枷锁,结为伉俪。自此红颜白发,琴瑟和谐,他们常常吟诗作画,流连于红豆树下。可好景不长,清军入关,一时血流成河,明朝的腐败注定了它的灭亡,清王朝登上了历史舞台,诚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钱柳暗结顾炎武、瞿式耜、郑成功,黄宗羲等,在山庄进行反清复明活动。钱柳倾其所有,往来与各地,仅为一份做人的真谛。正如是,一代红妆照汗青。。

  

  血雨腥风,无望挣扎中也有过一瞬欣喜——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12年未开花的红豆树一夜吐露纷芳,名流雅士纷至沓来,人人喜从言表,诗如泉涌。东南文宗钱谦益自是文采卓绝,做诗如下:草木为兵记岁华,平泉花木尽年华总计八首。红豆树自此声名远播,山庄亦改名红豆山庄。

  

  惊喜接踵而至,9月寿辰之时牧斋得红豆一枚,有诗云,红豆树二十年复花,九月贱降,时结子才一颗,河东君遣僮探枝得之,80岁的耄耋老人得见今生唯一山庄红豆,惜之爱之情理使然。钱遂诗兴大发,再做绝句十首,文友也纷纷赋诗,盛况空前传为美谈——常熟历史上第一次的雅集。

  

  机缘巧合,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格因得红豆山庄红豆一枚,有感而发,写下震惊国内外学术界的80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无奈文章憎命达,时年的陈老已是年老体衰病目膑足。

  

  钱柳夫妇逝去了,可他们也留下了,留下的如那江河万古流。沉甸甸的历史赋予了红豆树新的生命,而红豆树的存在也让我们更深的察觉那段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岁月。

  

  叽的一声,我睁眼抬头,一只鸟儿飞向远方。古梧上筑有一巢,吾心中窃喜,多么诗意的鸟儿啊,你竟在此浪漫满屋。只可惜,围墙铁门把我硬生生锁在外面,我愈发羡慕起那只得了自由的鸟儿。

  

  哎呀,黄黄的内在裸露于红豆树根茎处,我不忍再看。联想起西门大街的一棵银杏,时不时有供奉香火的人前去,久而久之,石碑瘫倒,银杏奄奄一息。若非自1985年来白茆镇党委、政府三番两次特请专家前来救护,红豆树怕也早已升天。围墙、排列整齐的落叶、连系树与木桩的绳索此中有真意,毁于存固然有许多偶然的因素,但我想当地人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是一个必然的原因。金曾豪已辨言。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红豆树姗姗走出围墙,吾将紧紧拥之,感受遥遥相思。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树下 寄相思 红豆寄相思下一句 红豆寄相思诗词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